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从运动心理学的角度做为出发点,结合运动训练学的训练方法,从而总结出适用于青少年运动员情绪调节、针对比赛的多种心理训练方法,有助于增强运动员的心理技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使青少年运动员在比赛中保证自己技术、战术水平的发挥。  相似文献   

2.
心理技能训练可以作用于运动员的心理能量储备释放和个性特长技术,也可使它的作用发挥于竞技体育比赛之中。心理技能训练模式心理能量特征明确了专项特长技术训练比赛活动对心理技能的要求。心理技能训练丰富了训练内容,运动员在比赛中最大限度释放心理能量可以促进专项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散打运动员在比赛中良好的心理素质对比赛的结果产生重要的影响。教打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分为长期心理训练和赛前比赛心理形成训练两种类型,散打运动员心理训练的方法包括放松训练、模拟训练、意志训练等。在散打运动员心理训练中要更注重目标设置技能训练、紧张应激控制技能训练、情绪和自信心的调控。  相似文献   

4.
小金属地掷球运动员在比赛中进行的是技能、智能、体能及意志品质、心理状态等方面综合能力的全方位较量。随着技战术的提高,对运动员在场上智能、意志品质、心理状态的因素越来越重,教练员要把心理训练方法贯彻到技术训练和比赛中的每个环节,实行心理和技术共同突破;培养运动员端正比赛心态,保持技术和心理的稳定,达到学会自我意识和独立思维,自我调控系统化,提高运动员的综合竞技能力。  相似文献   

5.
竞技能力是运动员参加训练和比赛所必须具备的本领,是运动员体能、技能、智能和心理能力的综合.撑竿跳高运动员运动成绩的提高离不开充沛的体能、精湛的技术和良好的智能和心理品质.本文根据影响撑竿跳高运动的主要因素,从体能、技能、智能及心理能力入手探讨撑竿跳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特征.  相似文献   

6.
李斌 《华章》2011,(34)
运动心理训练是有意识、有目的地对运动员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施加影响的过程.其目的是培养和发展运动员在紧张的比赛和训练中所必需的心理品质及个性心理特征,使运动员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争取在比赛中长时间保持最佳竞技状态.本文通过对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问题进行简单分析,旨在为基层教练员的训练提供一些建议和帮助.  相似文献   

7.
德州市青少年散打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甄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德州市从事武术散打项目的青少年运动员进行调查研究,旨在了解德州市青少年散打运动员非智力因素发展的现状,总结其特点和规律,为教练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训练,提高德州市青少年竞技武术散打运动员的心理能力以及获取更优异的比赛成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篮球运动在世界各地的不断普及,以及各级别篮球联赛的广泛开展,给篮球运动注入了新的气息。如今,一场比赛胜负已不仅仅是依靠运动员的身体、技术,心理因素在比赛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对正处在成长期的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如何进行心理素质训练将成为篮球人才培养中的一个重要的课题,文章就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心理训练的概念和作用、内容、心理特点及其表现、影响心理的主要因素、提高心理素质的途径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正注重青少年射击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训练,不仅仅只是理论上的,同样也要有实际行动,需要每天训练来不断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尤其是在比赛前夕,要使运动员有一个较为放松的心理,这样有利于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在训练过程中,教练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教练可以在运动员之间安排一  相似文献   

10.
当前篮球运动在体力、技术、战术等方面的对抗越来越激烈,打法越来越凶猛,运动员参加比赛不仅消耗很大的体力,同时也消耗很大的心理能力。因此对运动员心理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在比赛中心理能力发挥不好,即使技术、战术很好的运动队也会在比赛中出现失败。运动员心理能力是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篮球运动员心理能力训练应纳入到篮球训练之中。  相似文献   

11.
乒乓球比赛对运动员心理素质要求极高,心理训练是乒乓球运动训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青少年成长阶段性出发,挖掘运动员比赛过程中不良的心理状态,并提出相应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2.
张敏 《考试周刊》2011,(74):142-143
乒乓球比赛对运动员心理素质要求极高,心理训练是乒乓球运动训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青少年成长阶段性出发。挖掘运动员比赛过程中不良的心理状态,并提出相应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3.
心理技能训练是现代竞技运动训练系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根据中长跑运动员在训练中和赛前不同时期的心理表现,应有针对性地采用一些心理训练方法。在训练期可采用环境变换法、自我暗示法、精神转移法、想象训练法和模拟训练法等;在赛前应针对比赛环境、比赛对手和运动员本身进行训练。  相似文献   

14.
王鑫 《成才之路》2013,(19):36-36
速度分配管理差和起跑犯规,是短跑运动员较普遍存在的问题,而心理素质差是最主要原因之一。在加强身体素质、技术、技能训练的基础上,遵循比赛的客观规律和短跑运动员参加比赛的复杂心理变化特征,科学地抓好心理训练,可以使  相似文献   

15.
影响游泳比赛的成绩除了运动员的体能之外,其战术技巧也有积极的作用。在比赛的过程中,运动员的转身技术直接影响着比赛成绩,因此为提高运动员在游泳比赛中的成绩,需要建立系统的训练体系,增强针对性的转身技术技能培训,提高运动员掌握转身动作的技≯芎,节约比赛过程中的转身时间,以此取得优异的成绩。本文就是通过体能、技能、战术、心理和智能五个方面对游泳比赛中转身技术进行运动训练学分析,并从中探究比赛制胜的规律。  相似文献   

16.
影响游泳比赛的成绩除了运动员的体能之外,其战术技巧也有积极的作用。在比赛的过程中,运动员的转身技术直接影响着比赛成绩,因此为提高运动员在游泳比赛中的成绩,需要建立系统的训练体系,增强针对性的转身技术技能培训,提高运动员掌握转身动作的技巧,节约比赛过程中的转身时间,以此取得优异的成绩。本文就是通过体能、技能、战术、心理和智能五个方面对游泳比赛中转身技术进行运动训练学分析,并从中探究比赛制胜的规律。  相似文献   

17.
心理技能训练是现代竞技运动训练系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根据中长跑运动员在训练中和赛前不同时期的心理表现,应有针对性地采用一些心理训练方法。在训练期可采用环境变换法、自我暗示法、精神转移法、想象训练法和模拟训练法等;在赛前应针对比赛环境、比赛对手和运动员本身进行训练。  相似文献   

18.
表象训练是体育运动领域最为常用的一种心理技能训练方法,能很好地帮助少儿体操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并有助于运动员在训练、比赛中克服恐惧心理。表象训练方法在运动训练周期的调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单振东 《成才之路》2020,(10):48-49
文章对青少年射击、射箭运动员比赛心理调整及力量训练策略进行研究。要讲解心理训练的必要性,提高心理训练针对性,加强抗干扰能力与应对挫折能力训练,同时重视赛前动员,加强心理疏导;要认识到体能与运动素质密切相关,提高力量训练针对性,发展运动员身体素质,同时体能训练要注意年龄段,注意劳逸结合,遵循既定流程。  相似文献   

20.
高水平运动员在大型比赛中 ,在身体、技能方面几乎没有差距的情况下 ,运动员心理状态的控制、调整能力显得尤其重要。通过“四城会”体操成绩分析 ,提出了技术训练中融入心理素质训练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