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实施过程即教材不断被开发的过程。教师对教材开发的目的在于适应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教材开发必须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和情感需求。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 教材是为开展教学活动以使师生、生生互动生成新的教学资源和产生知识提供的一种范例和素材。教师离不开教材,因为里面有教学内容;学生离不开教材,因为里面有学习内容。教材内容本身并没有产生任何意义,它必须经过教师和学生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和认知水平进行主动建构、感悟和体验,才能获得其意义。对于中学化学教材,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有的教师是“教教材”,完全按教材的内容、结构及次序等进行教学,不敢越雷池一步;有的教师则是“用教材教”,根据大纲要求,根据学生实际,根据教学条件,进行想像、重组和剪辑.复习课的教学过程,是促进学生系统掌握化学知识,培养和发展学生学科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过程。为切实提高课堂的实效性,中学教师更应创造性开发和建构教材内容,充分发挥教材资源,以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大力倡导民主、开放、对话等现代课程理念的今天,教学过程已不再是教师对于教材的简单复制与灌输。从更为一般的意义上看,教学已成为师生在具体教学情境中,围绕教材所提供的材料和线索,共同合作、创造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即互动生成过程)。教师是教材的开发者,  相似文献   

4.
SCID(系统课程与教学开发)模式是一种高效的能力本位职教课程与教材开发模式。其目的是用尽可能低的成本,开发出高质量的CBE(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教材及相关产品。在SCID模式中,融入了CBE课程及教材开发中的关键性要素。它由23个部分组成,分为5个阶段:(A)分析;(B)设计;(C)开发;(D)实施;(E)评估。一、分析阶段分析是整个工作的开始阶段。该阶段中的需求分析部分是指确定实际需要或需求。这种需求可能是培训需求、改变管理或生产过程、新设备、技术更新或在以上各方面同时存在多种需要。在明确培训需求后,接…  相似文献   

5.
高质量的教材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基本保证.开发具有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特色的教材,是提高高职教育质量的美键.在编写高职教材《高炉炼铁设备》过程中,重视适应炼铁生产需求,结合教学经验,借鉴先进理念,增强实践环节,强化操作技能,不断总结改进,努力完善教材的内容和形式,保证教材质量,体现高职教育特色.  相似文献   

6.
开放式教学是政治课面临的课程改革热点问题之一。构建高中政治课开放式教学的要点是:开放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开发个性化课程;开放教学过程,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开放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放教学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地发展。政治课开放式教学需要教师整合教材内容,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精神。  相似文献   

7.
结合几年的经验,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立足课堂 开发教材 教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关键的作用,但《课程标准》提倡教师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取舍、调序、重组和再创造,让原本相对静止的教材活起来。  相似文献   

8.
有人问我,为什么能发现并培养出那么多尖子学生?为什么我的学生中有不少人得了奖?我想这是有多方面原因的。首先,华东师大二附中是上海唯一一所直属教育部领导的重点中学,其中不乏一些优秀学生。其次,在教学时,我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提供适合他们成长的环境,包括生活的和学习的。这里,我就结合我校近十年开发的理科班物理教材,谈谈我在教学和教材开发方面的经验。我将我的经验归纳成三句话:追根寻源“真”一点;实验研究“多”一点;能力要求“高”一点。  相似文献   

9.
认真审视目前数学教学的现状,无效劳动和低效劳动的现象较为普遍。如何有效地进行数学教学,是每位数学教师都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实施有效数学教学,可以从五个方面着手:把握课程标准的要求,灵活使用教材;调整教师的角色定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改变教学方式,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开发非智力因素,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重视教学过程的评价,关注师生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0.
张寅 《青海教育》2009,(5):38-39
“教材是根据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选择、组织的具有一定程度和广度的知识和技能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和教学工具,是学生所学知识的主要来源和学习指导。”教材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改革是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是在继承以往教材改革有益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的教材改革经验,使两者不断融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中职教材改革的基本方向已经明确,就是按照“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教材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对接的教改要求,更新教材内容,改革编写模式,增强实际应用性.本文根据“做中教、做中学”的职教新理念,结合网络专业建设过程中校本实训教材的开发经验,总结并探讨了校本教材开发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2.
“铁”的教学的几点体会安徽省合肥市第十中学(230011)龙孔霞根据自己的实践,搞好“铁”的教学,应注意以下问题.一、认真阅读教材,分析教材本章教材分两部分:第一是铁和铁的一些重要化合物性质;第二是炼铁、炼钢.前者是本章主要内容,后者为生产过程,作常...  相似文献   

13.
课程标准和《科学》教材以新的教学理念给我们教师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当前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是如何以教材为载体,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拓展课堂教学空间,使教学内容与学习方法最优化,使教学产生更大的潜能。显然,教学过程不只是课程的实施过程,更应该是课程的创生与开发过程;教师不只是课程的实施者,更应当是课程的创生与开发者。  相似文献   

14.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后,新教材的出现给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要求教师打破原有的教材观,从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综合优化的过程,是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的结晶,是教师智慧与学生创造力的有效融合。主要表现有: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重构”——改编、调整乃至增删、更换;教师自主开发教辅、教具;教师对课程内容的再创造;等等.究意该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呢?下面介绍的是本人在新教材使用过程中的一些具体想法与做法。  相似文献   

15.
《测量学》是高职院校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要搞好该课程的教学,必须根据课程的特点以及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注重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使之具备“双师”素质;必须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必须根据生产与测绘技术发展的需要,开发具有适用性与先进性的教材;必须增加仪器设备的投入并合理调配,提高教学设备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6.
教材是沟通已知与未知的桥梁,是学生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与价值观的载体,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参考和媒介,但教师决不能做墨守成规的执行,而是发现、开发.教师应凭借丰富的经验、职业的敏感、探索的精神,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深刻地挖掘教材资源,将教材资源分门别类,充分而灵活地运用于教学活动中.  相似文献   

17.
生活处处皆文章——作文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淑冕 《河北教育》2005,(10):13-14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方面,可以超越狭隘的教育内容,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让教学“活”起来;另一方面,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尽量发掘和利用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素材,使材料回归生活,实现教材的生活化,注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相似文献   

18.
在深化新课程实践的过程中,教师面临着诸多矛盾和困惑:教学目标创新与学生素质发展多样化;教学过程中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在课程结构调整中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多样化教材中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在实践中提高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等。解决这些问题,要求教师内化课程理念,善于反思教学,合作行动研究,做到既顺应课程改革,又促进专业自主发展。  相似文献   

19.
郑银凤 《现代语文》2006,(10):46-47
长期以来,“知识中心说”在语教学中占据统治地位。“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教学过程就是由教材向教师再向学生的单向知识传递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材是没有生命的僵死的材料,是不容置疑的范本,拥有确定性和真实性;教师是绝对权威,拥有对教材本的唯一解释权;而学生只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这些观念在语教学中被长期实践着。  相似文献   

20.
教师是否应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这在实际教学中已不是一个问题,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开发。老师在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树立科学的教材本质观人们对教材本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进过程。在古代,教材只是知识信息的仓库。直到近代,随着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发展,人们认识到教材编制必须考虑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但这种教材本质观仍未超脱知识本位的窠臼。我们认为,教材不仅要包括教材内容,而且要包括内容的组织及其呈现的形态;教材所反映的不仅是作为学习客体的文化,而且更重要的是反映作为主体的学习者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