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名著整本书导读客观上是个庞大的工程,内容浩繁。而师生长期缺乏整本书意识和策略,陷入浅表化和碎片化的困局。笔者将结合教学实践,以初中名著《水浒传》整本书导读为例,阐述滚动式深读的导读新范式,让学生动态真读名著整本书,真正走进多彩深邃的文学殿堂。一、初中名著整本书导读的深层痛疾根据2022版新课标的理念,来审视当前大多数老师的名著导读课,笔者认为当前名著导读潜藏着如下“深层痛疾”:(一)名著阅读越来越功利化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积累整本  相似文献   

2.
刘铁芳 《中国教师》2008,(15):22-23
<正>2007年10月16日,我在清华附小听了窦桂梅老师讲的《三打白骨精》一课,感受非常深刻。这是一堂名著导读课,窦老师从引导学  相似文献   

3.
湖北省实施高中新课程快两年了,虽然有先期进入的其他省份的做法可供借鉴,老师们也参加了上岗和跟进培训,但对如何实施新课程还是有很多困惑。特别是对新教材新增的梳理探究和名著导读板块如何操作,更是迷茫。大部分教师对这两块的处理是轻描淡写甚至置之不理。有鉴于此,荆州市高中语文在2011年3月对这两个板块以赛课形式展开了集中研究,即使对照其他省份的做法看,这也是一种创举。按市里的统一部署,我们领到了梳理探究之优美的汉字和名著导读之《巴黎圣母院》两项任务,这里,我单说一说在准备《巴黎圣母院》名著导读课中我们遇到的困惑和思考。寒假来临之前,我们特意布置了学生阅读  相似文献   

4.
名著导读是新课改之后增加的一个新版块,其教学意义深远,上好名著导读课大有必要。但尴尬的是它往往没有受到重视,教学功利性、随意性强。本文以《莎士比亚戏剧》为例谈谈"名著导读"的教学。名著导读不同于名著本身,它的主要作用在"导",老师如果从导的方法上下工夫,导读方法灵活到位,就会激发学生对名著的喜爱,为学生种下一粒终身阅读的种子。  相似文献   

5.
“名著导读”板块设计是人教版课标教材的一个创新,它将一部部鸿篇巨制完整地呈现出来,在师生与名著之间搭建了沟通的桥梁。然而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只是带学生读一读导读,了解一些故事梗概,甚至一些教师对这一板块忽略不计。如何突破导读之法是解决此板块教学的关键。为此笔者主要在名著导读的“导”上着力探索。  相似文献   

6.
教育名著导读课是目前在我国高等教育师范专业中广泛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教育名著往往浓缩了特定时代的教育精华,探讨了人类教育中最本质,最普遍的问题。因此,阅读教育名著对于每一位有志于从事教育事业的理论研究人员和实践教学工作者都是不可逾越的一门必修课。高等院校师范专业开设教育名著导读课,对于即将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学生今后的工作、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上好《导读》课关系到高等院校师范专业未来的发展。如何上好导读课?教育名著的选读、解读、阅读、讨论就成为四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学生名著阅读有明确的要求,各地每年在语文中考中也强化了对学生名著阅读情况的考查,但是,当前初中生名著阅读的现状并不令人乐观。在名著阅读的低迷状况下,为了引导初中生更好地阅读名著,名著导读课成了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课型。本文以《水浒传》导读课为例,从“课前改变教学的观念,提高教师素质”、“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回归名著阅读”、“课后落实阅读的任务,加强辐射探究”三个方面探究初中名著导读课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名著导读一向是广大一线语文教师难以把握的教学内容,很多教师采用平时"放羊"式阅读,考前"临阵押宝"式复习的模式,到头来"广种薄收",学生苦不堪言.名著导读,教师不能停留在熟悉内容、了解主题的层面,关键是要训练学生学会思考,实现思维的进阶.笔者观摩了若干堂名师的名著导读课,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谈谈如何在名著导读课中帮...  相似文献   

9.
名著阅读导读课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读名著的兴趣,打破与名著的隔阂。我通过《三国演义》导读课的设计,引导学生学会读名著的方法。初中阶段的名著阅读重点在分析人物形象,本节课教会了学生多角度解读曹操的形象。  相似文献   

10.
正名著作为阅读教学不可或缺的"主角"之一,其作用不容小觑。如何让初中生学会正确阅读文学名著,如何克服这些名著教学中的问题,名著教学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上好名著阅读课呢?案例:一位陆姓骨干老师上了《西游记》名著导读,现在把陆老师的教学设计问题初步整理如下。问题1:《西游记》中的人物,你喜欢哪一个?问题2:孙悟空有哪些名字?这些名字的由来,你了解吗?  相似文献   

11.
正6月5日,余映潮老师在语文报社云直播平台讲授了一节名著导读示范课:《朝花夕拾》名著导读与备考指导。这堂课堪称名著导读教学的标高。余老师的关键词为"角度"。他从导读和考查两个大的"角度"出发,分别提炼出8个具体的角度——8个阅读角度,8种考查角度。其中阅读的角度是余老师讲解的重点。余老师提炼的8个阅读角度是:基本常识理解、全书整体概说、纵向浏览发现、各篇文意把握、篇段选点精读、写作手法赏析、专题阅读探  相似文献   

12.
<正>我的学生中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鲁迅)。其实,只要找准切入点,就能读懂文章,了解鲁迅。那么,如何才能让中学生"爱"上鲁迅呢?下面以《朝花夕拾》名著导读课为例,谈谈对这一问题的实践与思考。一、找切入点,扣落脚点《朝花夕拾》共有10篇文章,看似松散实则连贯。比如,《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5篇文章都对鲁迅童年生活有所叙述,可以把这些内容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3.
“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名著选文更是一个“引子”。只有借助选文将名著引进课堂,培养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兴趣与习惯,才是对名著选文的高质量教学。 下面,笔者以长春版六年级教材《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节选)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对名著导读教学模式的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4.
<正>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我们可以通过名著导读致力于学生内在精神的构筑,所以开展名著导读意义重大。一、多措并举,激发阅读兴趣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调动学生的名著阅读兴趣是名著导读课的根本任务,提升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缺少不了老师的激发和引导,具体可采取如下方法:1.充分利用教材,以点带面  相似文献   

15.
新一轮的课改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但新设置的一些课程(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到底该不该上,该怎么上,对于这一问题,老师们一直争论不休。经过高一语文组全体老师的研讨,我们推出了一堂梳理探究单元的《优美的汉字》研讨课,用实际行动去参与课改。并为后面的课改的进一步实施与深入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6.
名著导读法是进行"基础"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有效尝试,本文以"基础"课"大学生恋爱观教育"这一内容为例,探讨名著导读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20,(7):5-6
文学名著就是经过时间考验经久不衰且被广泛流传的反映客观现实的文字作品。名著导读的基本思路:确定书目、进行通告、设计导读、品味赏读、交流提升、实践拓展等。名著导读的几种基本课型有:引读课、读中推进课、交流提升课、重读课等。当下所述的名师导读课的几种课型,无论哪一种,都对我们的老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我们老师也深读细读,并尊重孩子的个性化阅读,但又要做好有效的课堂和课外管理,争取家长的支持,一并加入国家的整体阅读中来,培养孩子们读书的习惯,发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8.
<正>2012年10月,"国培训计划"中小学骨干教师研修项目云南师范大学初中语文班的学员们到昆明十中跟班研修,聆听了昆明滇池渡假区实验学校张莉敏老师的名课《名著推荐与阅读:阅读方法之人物评析三字经》,收获颇丰,以课例研修志之。【主题描述】"名著导读"是人教版语文的重要栏目。古人云: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名著  相似文献   

19.
正为了让学生学会阅读经典名著,喜欢阅读经典名著,笔者所在的学校开设了阅读室,要求教师每周利用一节语文课带领学生在阅读室阅读经典名著。然而,笔者发现,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够投入地阅读,大部分学生只满足于完成读书笔记的任务,有的学生则捧着书本发呆,有的学生会悄悄地问我:"老师,我能拿《老夫子》来看吗?"有的学生说:"这些书读来有什么用呢?"确实,《昆虫记》《童年》《骆驼祥子》  相似文献   

20.
一、导入 师:我们年级每学期都开展“亲近文学,走进经典”阅读活动.现在,老师特别想知道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读过哪些名著.请同学们分享一下. (生分享交流.) 师:看来,同学们都很喜欢阅读哦!大家在阅读名著时有没有自己独特的方法呢? (生分享交流.) 师:同学们真有妙招.今天,我们就一起上一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著导读课,学习由读节选到读整本名著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