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冰球比赛中,队员经常因犯规被罚出场,这就导致比赛双方场上队员人数不等。在一些重大比赛中,队员被罚出场总时间往往超过比赛时间的15%。例如:1979年世界冰球锦标赛,八个队在三十二场1920分钟比赛时间里,队员受罚总时间681分钟,平均每个队每场比赛队员被罚出场10分38秒,占正个比赛时间的17.7%(表一)。  相似文献   

2.
第一节 球队 1.每个队(上场)应由5名队员组成。场上队员每队不得减少到少于5名。如果比赛中一名队员接受第6次侵人犯规并且所有的替补队员都已经被取消比赛资格,该队员应留在比赛中并且登记一次侵人犯规和全队犯规。还要判该队一次技术犯规。所有后来的侵人犯规包括进攻犯规应同样处理。所有已6次或6次以上侵人犯规并留在比赛中的队员们,应同样处理。 2.如果只剩下5名合格的队员,其中1名队员受伤且必须离开比赛或是被逐出,他必须由最后的由于6次侵人犯规的原因而被取消比赛资格的队员来替换。随后每一次替换一名受伤的或逐出的队员,需按此相反的次序来处理。任一取消比赛资格的队员再进入比赛,应判罚一次技术犯规。 3.如果比赛中一名队员病了且必须离开球场,裁判员应在该队获得新的球权时立即停止比赛。该队员被替换并且不判技术犯规。也允许对方队替换一名队员。  相似文献   

3.
全国第八届冬季运动会冰球比赛于1995年1月9日至17日在吉林市举行;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吉林、大兴安岭、航空体协和鹤岗共七支队伍参赛。经过7轮21场角逐,哈尔滨队获得冠军。 冰球比赛对抗性强,在比赛中经常发生犯规情况;队员要离场受罚,因而犯规对各队的战术打法产生影响,这样就要求各队尽量少犯规和努力减少不必要的犯规。我们对本届各队在比赛期间的犯规情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2004年亚洲杯与欧洲杯比赛中,队员犯规的规律和特点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在现代足球比赛中亚洲队员、欧洲队员犯规均是以直接任意球的犯规为主,犯规都带有一定的攻击性;中路犯规最多,亚洲杯比赛中后场犯规多,欧洲杯比赛中前场犯规多,红黄牌主要集中在中场的中路;亚洲队员下肢犯规多于上肢,且主要集中在下肢的踢和上肢的拉;欧洲队员犯规上肢多于下肢,主要集中在推人犯规和绊人犯规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我国篮球运动员的远距离投篮技术和命中率,更快、更多地培养出远投能手,并促进防守技术的发展。最近,国家体委对篮球竞赛三分区投篮得分作出了新规定(国内比赛):在每场比赛中,任河一队在三分区投篮得分累计四次后,再在三分区投篮中篮可得四分。因此在执行规定的比赛中,假如某队犯规,在判罚中可能使另一个队在这次犯规中所得到的分数出现以下情况,如甲队5号队员正在三分区投篮,这次投篮是甲队三分区投篮得分累计四次后,乙队5号队员在甲队5号队员身上犯规,投篮不中,应判给甲队5号队员罚球四次。如果投中篮,应判四分有效,加罚一球。如果判这次犯规是乙队5号队员的故意犯规,甲队5号队员投篮不中,应判给甲队5号队员罚球四次,双方队员不用站住,不论罚中与否,均  相似文献   

6.
一、判罚严重犯规和暴力行为的依据是什么?裁判员应如何判罚?答:严重犯规是指队员在比赛抢球的过程中对对方队员施加的故意的暴力性犯规行为。暴力行为是指比赛进行中或比赛成死球时队员目的不是在球,而对对方队员施加的暴力性犯规行为。如有意识地用肘部击打对方队员...  相似文献   

7.
第四节 严重犯规 1.如果对持球或不持球队员发生的接触被看做是不必要的,应判罚一次严重犯规——罚则(1)。给犯规队员登记一次侵人犯规和给该队登记一罚球队犯规。 罚则:(1)执行两次罚球和将球判给被侵犯的队在罚球线延长部分的任一边线处掷球入界。(2)如果被侵犯的队员受伤并不能执行罚球,对方教练员应从球队席中挑选任一队员执行罚球。(3)此替补队员在球被场上队员合法触及之前不得被代替(例外:第三章第五节5.)。(4)受伤的队员不得再返回比赛。(5)如果一名队员在同一比赛中犯了两次严  相似文献   

8.
(续上期)第八章侵入犯规第35条犯规犯规是违犯规则的行为,含有与对方队员的身体接触或违反体育道德的举止。第36条罚球一次罚球是给予一名队员在罚甘线后的半圆内得1分的特权。罚球要由受到侵犯的队员执行;由于一名队员连续的违反体育道德行为而被取消比赛资格,将由对方任何一名队员执行罚球。第37条没人犯规侵人犯规是与对方队员接触的队员犯规。队员不准通过伸展他的臂、肩。髓、膝或将他的身好弯曲成反常的姿势来阴挡、拉。推。撞、绊对方队员以阻碍其行进,也不准使用任何粗野的方法。如果侵人犯规发生了并在规则不允许的情况下出…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临场统计,以50场比赛中1496次防守犯规动作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篮球运动基本理论和对规则的理解,较系统的分析了三个层次水平的球队在比赛中防守犯视情况的趋势、防守犯规多少对比赛的影响、防守犯规动作现象特征、不同位置队员防守犯规动作特征、不同情况下防守犯规动作特征等五个方面问题,试图为篮球防守教学训练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手测?手测是防守队员在防守状况中的动作,是防守者在比赛中用单手或双手接触对方队员,或阻碍其移动,或帮助防守队员达到有效防住对手的目的。在现代的篮球比赛中,进攻队员不管在防守队员视野之内,还是在防守队员视野之外,不管进攻队员控制球,还是进攻队员不控制球,不管是对内线防守,还是对外围防守,防守者采用手测的方式来防守,已形成习惯。手测的次数越来越多,手测的速度越来越快,手测的力量也越来越大,区别和判断手测中的犯规,也越来越困难。怎样抓准手测中的犯规,是裁判界一再重视和强调的问题之一。 那么如何判断手测和手测中的犯规呢?走访和调查了很多有经验的裁判员,他们一致认为:要根据比赛中队员手测动作的实际情况,坚持区别对待,坚持运用规则的精神实质,坚持有利与无利的原则,坚持宽容、提醒、警告与判罚的原则,这“四坚持”的原则,是判罚和处理手测和手测动作中犯规的关键。下面列举比赛中  相似文献   

11.
七运会篮球赛早已结束了,各队篮球健儿在比赛中的精彩表演给篮球爱好者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使人们仍记忆犹新。但比赛中的犯规现象可能却早已忘到九霄云外。因为我们广大的教练员,运动员,甚至观众等都对比赛中的犯规现象司空见惯,习以为常,好像队员在比赛中犯规是一种正常现象,无可厚非。然而从表面现象看,队员是可利用犯规暂时起到了限制和破坏对手进攻得分的作用,但如不对队员的犯规动作加以控制,提高对防守的正确认识和能  相似文献   

12.
冰球比赛中不必要、无价值和报复性犯规过多是影响比赛成绩的最大障碍。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中国队在2008~2012年世锦赛B组、C组的犯规情况进行分析,中国队犯规次数与处罚时间位列前茅,犯规性质种类主要表现在抱人、钩人、粗暴、干扰四个方面;造成中国队犯规多的主要原因是运动员的阻截技术动作不规范,集体主义观念与责任心不强,对规则理解不够深刻,这与平时训练对技术要求不严,思想教育不够有直接关系;从学习规则、理解规则和利用规则开始学会尊重规则、尊重裁判、尊重对手与尊重自己,借鉴国外先进的训练方法加强技术动作的合理性和规范性,控制比赛情绪、避免报复行为等方面入手降低运动员在比赛中不必要犯规动作的出现。  相似文献   

13.
登记犯规人员一次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或取消比赛资格的犯规。取消比赛资格的犯规队员的比赛权必须被剥夺,他应在剩下的所有比赛时间内均停留在球队的更衣室,如他愿意的话,也可选择离开体育馆。  相似文献   

14.
第三章侵人犯规第十四条侵人犯规的种类一、球员采用推、撞、踢、打、绊、摔的动作触及到对方球员的身体。二、球员抱住、拉住、拦住对方无球球员。三、球员抱住、拉住、拦住对方持球球员的头颈、下肢。第十五条合法接触球员在比赛时间内,抱、拉、拦住对方持球球员的躯干和上肢,发生了身体接触是合法的。双方均为了获得球未有不合法的动作,发生了身体接触也是规则允许的。第十六条发生侵人犯规后继续比赛的方法一、防守队员对进攻队员发生侵人犯规,射中的球有效,射中某方球门,某方在禁区内发球继续比赛。未射中或未射门,则由进攻方在犯规地…  相似文献   

15.
一、队员处于越位位置而暂时跑出场外,以向裁判员表明他不参与比赛,是否犯规?答:犯规。因为规则规定,比赛开始后,队员进场或重新进场加入比赛或在比赛进行中离场(意外事故除外),无论哪一种情况,事先未经裁判员示意允许者,应被视为犯规并出示黄牌予以警告。二、...  相似文献   

16.
规则问答     
张雄 《篮球》1996,(10)
山西交城县交城中学张欣:某一场比赛中,甲队在比分落后的情况下采用“犯规战术”(当然是对罚球不准的队员犯规),以此来阻止乙队得分,我觉得这对乙队有点不公平。建议国际篮联修改规则,让受到侵犯球队的教练任选本队场上一队员执行罚球? 答:首先,我觉得你的出发点是好的,以求公平竞争。但是,在规则还没有修改之前,那些遭到不公正“待遇”的球队(例如你所述的乙队)的球员只有靠提高自己的罚球水平来回击对自己“故意”犯规的行为。当然,若对手对本队某些罚球不准的球员故意犯规(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的话,那么,按照'94—'98新规则,被侵犯的队员除了罚球两次外,还要获得一次球权,即由该队从边线中点处发球进攻。  相似文献   

17.
<正> 队员人数一、比赛时每队上场队员不得多于11名。比赛开始或进行中,某队如少于7人时作弃权论。二、在比赛中,守门员可以与其它场上队员调换位置(包括比赛成平局、打延长期、罚点球决定胜负时),但必须报告裁判员,并应在比赛成死球时互换。三、一队的替补员不许多于2名(国内比赛允许有3名),在全场比赛的任何时间均可替补(包括延长期)。基层比赛替补员人数可酌情规定。四、替补员替补前应通知替补巡边员。替补员在死球时等待被替补的队员离场后,并得到裁判员许可,方可从中线进场参加比赛。基层比赛不设替补巡边员时,替补员替补前应通知第一巡边员。五、被替补出场的队员不得再加入比赛,被罚出场的队员不得由替补队员来替补。  相似文献   

18.
国际排联为了达到减少比赛中断的次数,使来回球增多,增加比赛的精彩程度,更加吸引观众等目的,放宽了对触网犯规的尺度,对1993—1996年排球竞赛规则16.4关于触网条款作了较大的改动。将原来的“不得触及球网的任何部分或标志杆”改为“只有击球活动在进攻区时,队员触网方为犯规。根据“只有击球活动在进攻区时,队员触网方为犯规”这一条款的精神,在临场判断中要明确、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当运动队的比赛行为违背规则时(或其他方式的犯规),裁判员按以下规则进行判断和作出决定。如果两人或更多的犯规先后发生,则只判罚第一个犯规。如果双方队员同时犯规,则判“双方犯  相似文献   

20.
2008年欧洲足球锦标赛决赛阶段运动员犯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8年欧洲足球锦标赛决赛阶段的16支球队全部31场比赛中犯规动作进行技术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本届杯赛的犯规主要以推、拉、绊、铲、踢人5种犯规为主,并体现出上肢的犯规次数多于下肢,犯规发生的主要地点在中场区域的特征.研究和了解当今国外高水平足球运动员的犯规特征,对提高我国裁判员的业务水平、保证比赛的进一步进行、促进技术的健康发展以及队员在训练中有针对性地提高个人防守抢截的实效性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