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次,我去听课,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讲课老师和学生正在语文课堂中亲切地“对话”。“对话”的内容是二年级教材《有趣的发现》,这篇课文是一个科学小故事,讲怎样才能将孩子们领入情境,哄着他们多读几遍书呢?讲课老师灵机一动“: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也来当一回‘达尔文’,去发现这个小岛上关于昆虫的秘密呀?答案就在课文里,赶快去读一读,找一找吧!”话音刚落,好奇心极强的孩子们早已打开课文,放声朗读起来。可是一个小姑娘没有读,举手示意有话要说。讲课老师轻轻地走到小姑娘面前,弯下腰,只听见小姑娘在讲课老师的耳朵边,慢慢说道“:老师,…  相似文献   

2.
第三次任教一年级,与数年前相比,一切都是新的:全新的教科书、全新的数学设计……真的令我有点激动。几个月实践下来,我和孩子们都尝到了新课改的甜头——是新课改、新课程让我和孩子们共享着师生关系的新境界:让我走下讲台,走进学生心中。我在教孩子们“边拍手边读语境歌”的时候,我对孩子们说:“哪个小朋友表情好,说得认真,老师就来和你拍拍手。”随即走进各个学习小组,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迎着孩子们期待的目光,看着他们专注的神情,触摸到他们嫩嫩的小手,我感觉甜蜜而温馨。很多次,我范读完课文,对孩子们说:“如果你是我的好朋友,那么就请…  相似文献   

3.
在沐浴课改春风的今天,孩子们需要什么样的课堂学习呢?在最近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小学的孩子们有许许多多不同寻常的新要求,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让我按我的需要来学”当今的孩子,希望在课堂学习中得到充分尊重。在调查中,有31.2%的学生希望课堂完全按自己的要求来独立学习,有56.4%的学生希望在老师指导下自学。“让我按我的需要来学”已成为大多数孩子的心声。例如,某教师教《一件运动衫》,教师让孩子读了题目后,说说想知道什么,孩子积极性很高,一下子提了六个颇有价值的问题:课文会写什么事?这件运动衫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课文要…  相似文献   

4.
《胖乎乎的小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的课文。课文以小见大,通过一张画巧妙地夸奖了兰兰从小爱劳动、关心长辈的好品德。赵志祥老师教学本课时,始终以“读”为本,一直为学生营造一种“我快乐、我喜欢、我学习”的学习氛围。一、激趣自读,初读感知教学伊始,齐读课题“胖乎乎的小手”以后,赵老师非常亲切地说:“小朋友,请你伸出自己胖乎乎的小手,举起来让老师和同学看看。”此时,学生的情绪马上被调动起来了,纷纷举起了自己胖乎乎的小手,向同学和老师显示。赵老师又适时地提出初读要求:“谁能读课文?认为自己读的好的可以…  相似文献   

5.
一、读出数学的“昧” 老师在教学中让孩子“读数学”,刚开始孩子们可能觉得很新奇,可是如果永远是那样“读题目”“读要求”“读口诀”……孩子们为了应付老师而读,于是“读”便具有负面效应.在教学中,教师应想办法让读更具有趣味性. 教学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时,“1米”比较长,我就让他们读音拖长点,“1厘米”比较短,我就让他们读音拖短点.孩子们也可以加上自己的节奏,俨然,数学课变成了音乐课,我听着孩子们那稚嫩的童声,觉得是一种享受.  相似文献   

6.
课文《落花生》是许地山先生的名作。课文内容我已经烂熟于心,讲起来自认为是轻车熟路,想不到一次上课时险些阴沟里翻了船。上课了,我首先给孩子们介绍一番许地山先生,孩子们还是蛮有兴趣的。课前,我让学生搜集有关花生和作者的资料。课堂反馈时,我发现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查找到的资料十分丰富,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调动起来了。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这一环节中,学生明确了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这几部分内容后,我提出一个问题:“这几个部分的内容中你最喜欢读哪个部分?为什么?”…  相似文献   

7.
<正>"老师,你又输了!"课堂上,跟孩子们比赛读英语课文,结果我又一次"输"给了孩子们。这是怎么回事儿呢?在兼职教英语的时候,我发现孩子们读英语课文往往很慢,而且磕磕巴巴的。很显然,这样读根本无法理解课文的意思。为了让他们能流畅地读英语课文,我常常跟他们比赛。怎么比呢?比读完同一篇英语课文的时间长短,在发音清晰可辨的前提下,用时短的一方赢,反之则输。  相似文献   

8.
快乐日记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多么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写出朴素但又不失华丽的文章啊。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刻意让孩子们加强训练,每天让他们记日记,通过不停地写、不停地练达到提高写作水平的目的。然而,效果并不好,孩子们似乎很反感。问题究竟出在哪儿了呢?经过反复地思考、观察和了解,我觉得关键还在于培养孩子们的兴趣,让他们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于是我决定让孩子们写“快乐日记”,即要求同学们以组为单位,每天一人,记下自己生活中、学习中最快乐的事,把他们“玩”、“乐”的内容写下来。这一想法受到孩子们的普遍欢迎,他们热情高涨,把自己组的日…  相似文献   

9.
胜负皆如意     
今天学的这篇课文,学生朗读起来有一定困难。课文篇幅较长,语句也复杂,内容对于孩子们来说是比较陌生的。我留了充裕的时间让学生自由练习,可是交流的结果还是不理想。学生读起来疙疙瘩瘩,或添或漏;断断续续,或破或缺。勉勉强强一遍读下来,学生有气无力,他们皱着的眉头告诉我———心里畏难了。我给学生找个借口,让他们不因困难而泄气,告诉他们别怀疑自己的能力,问题是课文的难度,给学生设了个台阶,让他们歇一歇,满怀期待地等待他们拾级而上。“蒋老师也不一定能读得好。要不这样吧,蒋老师跟大家来比一比。”我分明看到学生扬了扬脸,挺了挺…  相似文献   

10.
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和我的学生正在语文课堂中亲切地“对话”。“对话”的内容是二年级教材《有趣的发现》,这篇课文是一个科学小故事。怎么才能将孩子们领入情境,哄着他们多读几遍书呢?我灵机一动:“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也来当一回‘达尔文’,去发现这个小岛上关于昆虫的秘密呀?答案就在课文里,赶快去读一读,找一找吧!”话音刚落,好奇心极强的孩子们早已打开课文,放声朗读起来。可是,一个小姑娘没有读,举手示意有话要说。我轻轻地走到她面前弯下腰,只听见她俯在我的耳朵边,慢慢地说道:“老师,我不想当“达尔文”,也不喜欢研究科学……”咦…  相似文献   

11.
一段时间以来,听了一些新课程指导下的小学语文课,耳边总能听到年轻老师们说出的一些同样内容的教学语,给人的感觉就是这些课堂“时髦语”有一些中看,却不中用。 “用自己的方式读读课文” 在一节语文课上,老师请学生谈谈你“喜欢用怎样的读书读课文呢”。几个学生站起来声音洪亮地说:“我喜欢和×××一起读书”“我喜欢和小组一起读”“可我喜欢自己读”……坐在下面听着,我心里却在问:这是读书方式吗?这不是合作方式吗?老师面带微笑地告诉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吧。同学们齐声读了起来。明眼人一看便知道这是在演戏。在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2.
通过教师适度的启发引导,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求知,逐步走向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之路。这是教育最美好的境界,也是我们每一位课堂教学中努力追求的一种境界。我在执教《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首先让学生预习课文,再让学生自读课文,读完后,我告诉学生:老师要提出一个问题,请你猜是什么问题呢。这下孩子们的兴趣来了,读书的积极性高了。接下来争先恐后地发言:“老师想问课题为什么叫《只有一个地球》?”“您会问地球上的资源为什么不会再生?”“您会问我们怎样保护地球上的有限资源?”“为什么说地球是可爱的?”等等。学生们纷纷连续提出了十…  相似文献   

13.
记得第一次上这篇课文,我主要是抓住题目“番茄太阳”质疑,让学生读读找找文中几次写到“番茄太阳”,结合课文朗读感悟这三次“番茄太阳”的含义。这样上的结果是学生仍与作者有很大的距离。感觉是教师在硬拽着他们学习。而学生始终在文本之外看别人的故事.更不要说产生心灵的震撼了,而我自己读课文时,心里则涌动着一种感动、感激。那该如何将我这种成人式的感激与感动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与我一起走进文本、走进作者、走进人物的内心,真切地去感受一番,真情地为他们的欢笑而欢笑,为他们的悲伤而悲伤呢?  相似文献   

14.
“朱老师骗人 !”在孩子们的嚷嚷声中 ,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感到汗颜。在我们的教育中 ,“善意的谎言”太多 ,老师就是以这样的情境 ,拉着孩子往自己设好的圈套里钻 ,孩子们往往不易察觉。于是乎 ,我们的教育就成功了 ,教学目标就达到了。殊不知 ,这样一个又一个精心设置的“陷阱” ,忽视了孩子们内心的真实感受和体验。我们总是站在教师的角度去感受、审视学生的心灵。有一次听课 ,老师为了让孩子说出句中的重点词语 ,郑重其事地对孩子们说 :“下面老师来读这个句子 ,看老师读的怎么样 ?”孩子们非常认真地期待着。结果 ,老师读错好…  相似文献   

15.
快乐日记     
李彬 《甘肃教育》2004,(7):39-39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多么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写出朴素但又不失华丽的文章啊。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刻意让孩子们加强训练,每天让他们记日记,通过不停地写、不停地练达到提高写作水平的目的。然而,效果并不好,孩子们似乎很反感。问题究竟出在哪儿了呢?经过反复地思考、观察和了解,我觉得关键还在于培养孩子们的兴趣,让他们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于是我决定让孩子们写“快乐日记”,即要求同学们以组为单位,每天一人,记下自己生活中、学习中最快乐的事,把他们“玩”、“乐”的内容写下来。这一想法受到孩子们的普遍欢迎,他们热情高涨,把自己组的日记本封面打扮得格外漂亮,不但画面构思新颖,而且还写上了“理想屋”、“秘密心情”、“快乐老家”等话语。  相似文献   

16.
在新教材的实验过程中,我大胆开发教育资源,让孩子们在学习了课文后,尝试着编编课文,画画插图,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与发展的主体。如在学了《比尾巴》后,我对孩子们说:“小动物们的尾巴各种各样,你能不能学着课文一问一答的形式,自己也写一篇《比尾巴》,并且配上你画的画?”这样一个有难度的任务,需要孩子们付出大量的精力与耐心。课内课外,学校家里,大家都在动脑动手做着这件事。在交上来的“作品”里,我发现了这样的一段话:“谁的尾巴直?谁的尾  相似文献   

17.
初中语文教材每单元都安排有教读课文和自读课文。这两种课文之间是怎样的关系?自读课究竟该怎样上?我想,教读课无非是例子。老师“教”学生读课文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总结、归纳这一类文章的一般阅读方法,使他们能运用这种方法来自读教材中的“自读课文”及课外的同类文章,从而逐步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教”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授之以“渔”之后,敢于放手,把读书、质疑、讨论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渔”,把自读课上成名副其实的“自读课”。本着这一目的,我通常用四个步骤来完成一篇自读课文的教学。第一步:通过该单…  相似文献   

18.
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后课程标准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新的思想,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本人尝试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创造活力”的教学模式改革。一、小老师上课有一次国旗下讲话轮到校长,校长提前一周叫我班的一位女同学准备“我是学习的主人”讲话稿,这位女同学求助于我,可我让她和几个同学合作,结果演讲很成功。这给了我很大的启示,语文教学不也可以让一些语文素质较好的同学来帮助上课吗?人教版教材中的课文有讲读课和自读课,一般情况下,讲读课是以老师讲授为主,自读课是以学生自学为主(也有教师越俎代疱的)。那么,我就把比较容易的自读课分配给各小组,让他们自己合作探究,我给他们提供参  相似文献   

19.
韩颖 《湖北教育》2003,(1):21-21
又到了学期末,按照惯例我拿出孩子们的学生手册,给他们写一学期末的评语,回想起孩子们平时的学习和班级生活的点点滴滴,我认真地把他们的优点、不足、希望写在“班主任评语”一栏内,写着,写着,突然之间,萌发了一个念头,作为老师,我在孩子们的心目中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呢?如果让他们给我写个评语会怎样呢?平时,孩子们好像挺喜欢我这位老师,可是我从老远看见我的躲躲闪闪中感到了他们的一些惧怕,从挤出的“老师好”三个字里感到了一些距离,我真的应该让他们给我写个评语,了解他们眼中的我是个什么样子,真正成为他们的朋友。  相似文献   

20.
老师指导学生一遍遍读书,就像燕子妈妈鼓励小燕子一次次认真观察茄子和冬瓜一样,让学生体会怎样读懂课文,而且在学习过程中就能体会“认真”的好处,把学文和悟理统一起来。一、例行的“金话筒”节目,说说“找春天”的收获。老师在评价中有意识地渗透认真观察收获大的认识。(照应课的结尾)二、揭示课题,检查预习,指导识字。(略)三、学习课文。1郾听老师读课文,说说知道了什么。(反馈学生听的能力以及对课文的初步理解。)2郾引导:大家听到的有很大不同,理解得还不够。自己读一读课文,看看有什么新发现。学生自己读课文,谈发现。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