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 ,主导着课堂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而学生则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 ,是促进学生“学”的关键。也就是说 ,教师的主导作用如果真正落实到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上 ,学生就能掌握“善学”的金钥匙了。为此 ,教师必须致力于“导” ,服务于“学” ,即通过教师的诱导、引导、疏导、指导 ,促使学生乐学、活学、易学、会学 ,从而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一、善于诱导 ,变苦学为乐学所谓诱导 ,就是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正确的学习动机 ,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涨的学习热情 ,使探究新知的…  相似文献   

2.
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导者,设计者,组织者,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职责在于“引路”,而不是代替走路。施教之法,贵在引导,妙在开窍。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提出:“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施教之法,贵在启导。教师在授课时,着眼于对学生的诱导、引导、疏导、指导等方法,从而使学生逐渐过渡到,变苦学为乐学,变死学为活学,  相似文献   

3.
“施教之法,贵在启导”。教师是课堂活动设计者和组织者,主导着课堂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是促进学生“学”的关键,为此。“教”必须致于“导”服务于“学”,即,通过教师的诱导、引导、疏导、指导,促使学生“乐学、活学、易学、会学”,真正把提高学生素质落到实处。一、着眼于诱导,变“苦学”为“乐学”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正确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涨的学习热情,使探究新知识的认识活动变成学生的心理要求,其目的在于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例如,在教学“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时。上课开始,教师对学生说:“过去都是老师考你们,今天  相似文献   

4.
李喜 《陕西教育》2009,(4):41-41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教会学生学习,在语文教学中,怎样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呢?根据近几年的探索,我的体会就是正确运用“读、说、导、练”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使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变苦学为乐学。  相似文献   

5.
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对课堂教学活动起着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要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那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怎样主导?"导"什么?我认为,教师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即通过教师有效的引导,促进学生乐学、活学、会学。  相似文献   

6.
优化教学方法重在“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贵在启导。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主导着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是促进学生“学”的关键。教师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才能把提高学生素质落到实处。一、诱导:变“苦学”为“乐学”诱导,就是诱导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正确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涨的学习热情,变探究新知的认知活动为学生的心理需  相似文献   

7.
“施教之法,贵在启导。”《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引导着课堂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来促进学生的“学”。为此,“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即通过教师的“诱导、引导、疏导、指导”促使学生“乐学、活学、易学、会学”,体现新课程理念,真正把提高学生素质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8.
素质教育课堂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其重点突出一个“导”字。地理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动机、感知、理解、巩固、应用”的认识规律,在课堂教学结构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诱导学生学习兴趣,变厌学为乐学;诱导学生学习动机,变怕学为敢学;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变拙学为善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变死学为活学。在地理教学中,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翱翔,变“教”师为“导”师,变“教”课为“导”课。  相似文献   

9.
愉快教育的真谛在于让学生“乐学”。这就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出发,重视寓教于乐,使学生永远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减轻学习负担,变苦学为乐学。  相似文献   

10.
周爱杰 《考试周刊》2009,(34):196-196
课堂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其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我认为,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关键在于教师的“导”,“导”如得法,则事半功倍。但如何导?导什么?根据我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1.
培养学困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基本能力”是课堂教学的重点之一,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使学困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才能形成学生“愿学、乐学、会学、善学”的课堂,从而使学困生学习兴趣增加,学习能力变强。  相似文献   

12.
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统一的原则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原则之一。教师的主导作用最终表现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诱导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变死学为活学,变难学为易学,变学会为会学。那么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  相似文献   

13.
颜廷智 《考试周刊》2011,(91):86-87
情境,是指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知识和技能的发生、发展的过程所设计的学习环境,学生在这一环境内能自我产生强烈的探究、学习的内驱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教学过程精心设计,创设各种思维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变苦学为乐学,变学会为会学,真正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相似文献   

14.
学习小学英语最重要的是兴趣.兴趣是一种心理品质,是学生成功的内在起点和学生个性完善发展的组成部分.兴趣能唤起学生对学习,对知识的爱,能唤起学生的自觉性.要使学生乐于学习,教师要努力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要把课上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生动有趣,因为良好的课堂气氛有助于学生学习内在动力,智慧、潜能的充分发挥,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只有学生乐学,才能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15.
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充分享受到学习英语的快乐,让学生在“乐”中学,“乐”中练,变苦学为乐学,真正做到“乐而好学”.为此,教学设计要推陈出新;教学形式要丰富多彩;要及时避行合理引导;强调合作互助学习;课内外相结合。使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教师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6.
如何能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得心应手,挥斥方酋,变灌输为引导;使学生耳目一新,兴趣盎然,变苦学为乐学。是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以来反复思考的一个问题,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我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措施。这里,我谈三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不应只局限于教材,而应以教材为根本,结合教学实际,把知识、生活、趣味、游戏融入课堂教学。把语文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变苦学为乐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创造力。初中语文教学是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基础的重要时期,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他们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使学生面对现实,笑对人生。  相似文献   

18.
导助式课堂是以“诊—导—助”为基本内容的课堂 教学形式。在导助式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把学习的自主权 交给学生,通过课堂点拨等形式,使学生学习方式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将情境式教学引入导助式课堂中,教师通过 创建情境,让学生切身体验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达 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9.
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也就是课堂教学的效益。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最行之有效的办法:首先要提高教师的专业文化素养,认真钻研、博览群书、用心解读教材,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其次要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和个体差异。再次及时创设学习情景,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导读法举隅     
导读法的双主体(学生不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且兼有教育的主体因素)教学观及其教学结构模式和灵活多样的导读方法,构成了小学语文导读法的教学新体系。那么,如何在这一新体系下充分调动学生双主体意识的参与呢?本人在教学探索中采用以读导读以图导读以声导读等方法,诱导学生无意识地参与学习活动,有效地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