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分层项目教学的项目设计、实践与监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项目和实践项目是分层项目教学法的关键。接合近年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项目教学,提出了一种项目选择和模块分解的方法、项目设计流程及监控、检查的新方法。该方法完善了项目教学的实现,提高了学生的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传统C++程序设计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针对我院教学对象,在深入研究C++程序设计教学基础上,结合多年教学实践,探索C++教学改革,并将改革后的教学模式成功应用于我院C++程序设计教学实践中,实践表明教学效果明显,提高了我院学生的C++程序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3.
在软件编程类课程的深化改革中,程序设计类课程实践教学可采取"三步教学"的模式,采即"入门+提高+应用",建立典型的且为技术精髓的模块库、案例库、素材库,通过运行项目,使学生在初级、中级、高级阶段都能体验编程带来的成就感,为开发专业软件项目储存必备的知识,并通过学习一个大型项目的完整开发过程,为以后的实际项目开发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4.
财经类院校英语专业的商务英语课程教学研究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通过试点商务英语课程模块教学,即运用"A+B+C+D模式",模块A为商务专题,模块B为ESP训练,模块C为实验实践,模块D为测试,发现这种模式有助于打破英语专业学生缺乏商务知识,无法将英语语言技能在商务情境中自如运用的僵局和困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应变能力,同时为商务英语的师资培养提示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融入企业软件项目开发模型,将"项目调研、项目开发、项目测试与整合、项目评审与验收"四个环节(四段)分解到日常实验与课程实训两个阶段(两级)中,形成"两级四段"式实践教学模式。在该模式的实施中,要求学生组成开发小组,并自由选择角色,在日常实验中对项目进行调研、开发,在实训期间对项目进行测试和总结。  相似文献   

6.
案例教学、项目驱动、任务分解的教学方法有各自特点,针对"软件工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市场需求,将工作过程的职业环境融入到学习过程中,从工作任务、工作过程、知识结构对软件工程课程进行工作岗位定位。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将"案例教学、项目驱动、任务分解"三元整合,进行创新教学与探索。实践表明,该教学方式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知识的表现形式、任务的完成、能力的培养提高到实践层面,进而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研究、创新性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7.
平面设计软件(IIIustrator)教学的有效性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面设计软件(Illustrator)课程是艺术设计领域的专业技能课程,是学科的基础课程,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文章结合Illustrator软件课程的教学实践,通过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积累,就如何提高Illustrator的教学效果,探讨了激发学习兴趣教学法、实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的有效性。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这些方法,能够将理论和实践加以整合,有助于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模式,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采用项目教学法或模块化教学已在不少学校运用,但基本上都是单独运用其中之一,单独运用项目教学法存在着由于项目相对较大,难以展开教学;而模块化教学中的模块相对没有项目教学法中的项目的完整性及与实际工作中的岗位的一致性。笔者尝试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运用,以期提高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业务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9.
魏哲  杨小平 《考试周刊》2014,(7):121-121
在C语言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学方法都是将其进行分解,强调注重语言的数据类型、运算符、表达式及语法规则等,这些都导致初学者觉得概念抽象难懂,理论与实践脱节,上机实际动手编写程序时感到无从下手等。一些学生学完C语言课程后,对程序设计没有一个较为完整的认识,进行小规模的软件项目开发感到非常困难甚至不可能。项目教学法的引入为上述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效途径。本文分析了项目教学法的构成并在此基础上对项目教学法在C语言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0.
平面设计软件(Illustrator)课程是艺术设计领域的专业技能课程,是学科的基础课程,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文章结合Illustrator软件课程的教学实践,通过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积累,就如何提高Illustrator的教学效果,探讨了激发学习兴趣教学法、实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的有效性。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这些方法,能够将理论和实践加以整合,有助于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模式,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1.
案例教学法与项目教学法均是目前计算机语言类课程教学中十分常用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侧重于课堂理论教学,而项目教学法则在实践教学中更为适用。对二者进行结合,通过教学思路、模式的不断改革、优化,并应用于高职Visual C++程序设计、VB教学、C#程序设计等计算机语言类课程教学中,可以产生"1+12"的理想效果[1]。  相似文献   

12.
C语言程序的函数结构十分有利于把整体程序分割成若干相对独立的功能模块,并且为程序模块间的相互调用以及数据传递提供了便捷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基于Web Services的校园信息系统整合方案。该方案能够让原有的应用程序、传统的组件模型、关系数据库等,通过Web Services结合形成完整而且稳固的Internet/In-tranet系统。以学生信息数据库为案例,利用SQL Server2000、C++Builder 6和UDDI SDK,完成了校园信息系统集成架构中主要模块的编程实现和测试。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Qt/Embedded图形用户界面(GUI)的软硬件开发平台,并结合具体实例,详细阐述了Qt/Embedded GUI的移植和应用开发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以印刷图文信息处理专业实践教学为例,按照能力递进的原则,将实践教学进行改革,划分为课程实训和项目实践两大模块,两者紧密结合,协同发展,积极探索印刷图文信息处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6.
《C++编程技术》是计算机及软件工程专业最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C++编程技术》中引入"案例教学法",利用实用性强、趣味性强的案例来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从而真正的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Educational technology has attained significant importance as a mechanism for supporting experiential learning of science concepts. However, the growth of this mechanism is limited by the significant time and technical expertise needed to develop such products, particularly in specialized fields of science. We sought to test whether interactive, educational, online software modules can be developed effectively by students as a curriculum component of an advanced science course. We discuss a set of 15 such modules developed by Harvard University graduate students to demonstrate various concepts related to astronomy and physics. Their successful development of these modules demonstrates that online software tools for education and outreach on specialized topics can be produced while simultaneously fulfilling project-based learning objectives. We describe a set of technologies suitable for module development and present in detail four examples of modules developed by the students. We offer recommendations for incorporating educational software development within a graduate curriculum and conclude by discussing the relevance of this novel approach to new online learning environments like edX.  相似文献   

18.
根据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进行课程整合改革,是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建筑施工材料与施工工艺》课程整合改革,以学生为主体,项目引领、任务驱动,将课程内容设计为八大项目模块、二十个学习性工作任务,将"教、学、做"融为一体,采用理论、技能双考核制度。实践证明,施工材料与施工工艺课程整合改革有利于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9.
运用多种媒体、多种形式进行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关键。为此,课程教学可以分为四大模块,即课堂教学、虚拟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小组学习。科学地设计四模块,使四模块有机地融为一体,方能搞好开放教育的课程教学,实现课程模式真正的改革。  相似文献   

20.
在<使用加工中心(铣)的零件加工>课程教学设计中,选取企业典型零件作为项目载体,将加工所需职业能力进行细分,并通过去除零件烦琐、重复特征,设计出具有普适性、适用性的教学项目.最后将具有区域特征的零件加工作为综合性项目.依据能力进阶规律和认知规律,将学习单元及其对应的工作任务进行序化,且每个学习单元都设计引导项目、讨论项目和自主项目.同时.开发面向教师的教学指导文件资料和面向学生的学习资源,作为课程与教学的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