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爸爸与鸟     
爸爸有个爱好--养鸟. 我的家简直就是鸟的世界,南北阳台挂满了鸟笼还不说,连客厅里都挂了好几个.鸟的种类也多,什么翠衣、黄鹂、鹦鹉、蓝背、山玲子、红肚、"福婆子",有的鸟名我都叫不上.  相似文献   

2.
人教社将"西当太白有鸟道"的"西当"释为"(长安)西面"欠妥,"释为"太白山的西侧"更胜一筹。笔者从"太白"、"鸟道"、地理位置、文风等角度论述该观点。  相似文献   

3.
六盘山区是中华文明多元文化形成的源头之一,留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作为彰显人类文明成果之一的交通道路在商周之际就发展起来。在丝绸之路畅通前,已形成了鸡头道、回中道、茹河道、萧关道等著名线路,丝路东段北道全线贯通后,萧关道、六盘鸟道作为途经宁夏的丝路组成部分,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六盘鸟道在丝路后期为翻越六盘山提供了便捷途径。  相似文献   

4.
正一、问题的提出:鸟儿能飞过"蜀道"么?李白《蜀道难》为了突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说"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极言太白峰的高,鸟儿只有从山的低缺处才能通过。后面又说"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用千里翱翔的黄鹤也不得飞度,轻疾敏捷的猿猴也愁于攀援来反衬山之高。"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与"黄鹤之飞尚不得过"两句放在一起,鸟儿能不能飞过"蜀道"呢?笔者以为,二者存在矛盾,少  相似文献   

5.
呱呱鸟语林     
【呱呱鸟的呱呱】有一次语文课上学习《刻舟求剑》,老师提问呱呱鸟:"呱呱鸟,你认为刻:舟求剑这个故事中的主人公犯了什么错误?他应当怎么做?"呱呱鸟回答道::"我认为他不应该刻舟,因为刻坏了船家会要他赔的。他要是用笔画就好了!"结果呢?结果很严重,呱呱鸟实在不好意思说。我们还是一起分享一下:小呱呱鸟那些和阅读有关的笑话吧!  相似文献   

6.
小呱呱鸟的一位老师喜欢提问上课不注意听讲的同学,有一次,这位老师在讲试卷时,发现小呱呱鸟正在睡觉,就故意提问他:"小呱呱鸟,这道题答案是什么?"同桌小鹦鹉捅了他一下,他反应很快,立马站了起来,很沉着地回答:"老师,这道题应该选C。"全班哄堂大笑,老  相似文献   

7.
有一道地老天荒的趣味数学题:树上有三只鸟,猎人开枪打死了一只,树上还有几只鸟?我上小学时,老师也讲过,现在孙子上小学了,老师不讲这道题了。我  相似文献   

8.
"道不可言、言不尽意",为清晰地将抽象的"道"传递给人们,庄子采用了"立象以尽意"的方式,飞鸟便是其中一种典型的意象。飞鸟展示出了超越世俗的"自由"境界、顺乎天道的"自然"生活、象征智慧的"全生"思想、追求道境的"虚无"意蕴、以道为鸟的"虚灵"之鸟等各种特征,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呱呱鸟语林     
一次代数课上,老师问小呱呱鸟:"代数是很有用的学科,学习代数,我们的目标是……"小呱呱鸟当时在开小差,可能是广告看多了,遂不假思索高声道:"没有蛀牙!"全班爆笑。呵呵,上课接话把儿,尤其对男孩子,也许是在所难免。偶尔还行,那可以说成是思维的浪花,客观上也可能活跃课堂气氛,可要老是接话把儿,那浪花就不叫浪花了,该叫洪水泛滥。下面咱们来看看小呱呱鸟接话把儿的糗事儿吧。  相似文献   

10.
小时候,老师曾让我们回答一道脑筋急转弯题:一条毛毛虫要到河对岸去,可是既没有桥,也没有船,那它怎么过去呢?我回答:"一只鸟把它带过去啊."老师感慨道:"你遇到了一只多有爱心的鸟啊!"于是同学们哄堂大笑.在笑声中,我连耳朵都红了.  相似文献   

11.
猫(节选)     
<正>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婶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呢?"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有一只鸟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说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会是什么?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婶要小心了。张  相似文献   

12.
曾子云:"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亡,其鸣也哀"。司马迁也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人在濒临死亡时,会发出由衷之叹,会诉出肺腑之声,会议出巧妙之论,会道出百感之诚。  相似文献   

13.
在《半月选读》上看到,有位来中国支教的南非老师临走时说中国的孩子"最聪明最好教"。为什么呢?因为同样一个问题,在十六个国家中,中国孩子的回答最标准。这是道并不陌生的智力测验题:树上有十只鸟,开枪打死一只,还剩几只?别国的孩子思考这道题时,  相似文献   

14.
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是中国现代文坛的名诗.其中"鸟"之意象生动感人,却无人道及鸟为何鸟.文章引用古今中外的文学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得出鸟为"乌鸦"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正>周瑜与诸葛亮有一段精彩的对话。周瑜十分嫉妒诸葛亮的才智,总想找借口杀他。在一次宴会上,周瑜对诸葛亮说:"孔明先生,我吟首诗你来对,对出来有赏,对不出杀头问罪如何?"诸葛亮从容笑道:"军中无戏言,请都督说。"周瑜大喜,开口便道:"有水便是溪,无水也是奚,去掉溪边水,加鸟便是鸡  相似文献   

16.
董其昌的美学思想深受儒、道、禅思想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于他的"南北宗论"中,也体现于他在自己的艺术创作及画论对三家思想的融汇中。  相似文献   

17.
绿色处理     
正读高中时,学习《水浒传》,"李逵大骂:你个鸟人。"老师读至此,一个憨得可爱的女生纠正道:"老师,这个字不念鸟。"班里哄堂大笑。这个同学继续喃喃自语:"是不念鸟嘛。笑什么?"古人雅,连充满了江湖气的《水浒传》,也避开粗话,用"鸟"替代。今天可不这样,打开网络,"屌丝"满天飞,并登上主流媒体,被认为是庶民的胜利。  相似文献   

18.
自从渔夫把鹬鸟和蚌抓回来之后,就把它们牢牢地兜在鱼网里,不仅鹬鸟有翅难飞,蚌也因为离开水太久而渴得眼冒金星。为此,它们俩互相埋怨个不休。鹬鸟说:"都怪你,要不是你夹住我的嘴不放,我会被渔夫抓到这儿来吗?"蚌听了,好不气恼,怒气冲冲地讥讽道:"凭什  相似文献   

19.
沈湘 《初中生》2007,(3):49-50
在北美洲西北角有一个地方,东面是加拿大,西面是白令海峡,南北分别是浩瀚的太平洋和寒冷的北冰洋.因为这个地方布满了森林,所以吸引了大量的鸟类来此居住.其中被土著人称为"慈悲鸟"的鸟类数量最多.之所以称它们为慈悲鸟,是因为它们在抚养幼鸟时,只要听到哪儿发出和幼鸟相同的"饿啊饿啊"的叫声,鸟儿便会将口里的食物向叫声方向投去.  相似文献   

20.
对人类来说,义务植树造林是一件利在千秋的事。有趣的是,在动物世界里也有"义务造林"的模范呢!植树鸟生活在秘鲁的植树鸟,被当地人称为"卡西亚"。这是一种白脑袋、黑身子、形如乌鸦的鸟。它长着一张长嘴巴,行动灵活,并很有力气。这种鸟喜食甜叶柳的叶子。它吃甜叶柳的习性十分特殊,不是在树上直接啄食,而是折断树枝,将它插进泥土中,然后有滋有味地啄食树枝上的叶子。这样,插在地上的树枝一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