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刘军 《教育科学》2002,18(6):43-44
进行学校管理创新首先需要具有创新型的校长。研究和培养创新型校长,是根据国家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任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进行教育管理创新提出的。培养创新型校长需要促进校长的专业化建设、建立现代中小学校长管理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2.
校长管理行为是指校长遵循教育规律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按照科学的管理原则,运用适当的手段和方法,创造各种有利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挥管理诸因素的作用,带领员工顺利地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管理活动。校长管理行为有效性高,就能保证和促进学校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的实现。校长只有以身作则,树立威信,带领职工齐抓共管,才能实现管理行为有效性的最大值;校长只有以人为本,内外和谐,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理念,才能使管理行为更有效;校长只有树立动态意识,就能创造和挖掘管理行为最佳效果;校长只有与时俱进,勇于探索,不断学习,才能使校长管理行为有效性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  相似文献   

3.
一个校长的管理行为直接影响到学校管理效能.为了改进校长的管理行为,校长应该从学校管理过程中探索真理、反映真实、表现真情、检验真理;从管理道德规范中培育善心、与人为善;从校长管理艺术中寻找美的真谛、吸取美的精华、摄取美的营养、感受美的情趣.从而实现促进校长的专业发展、提升学校管理品位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校长管理意识是对学校管理活动自觉能动反映所形成的逐步稳定化了的思维方式和意志品质。校长的一切管理行为都受管理意识的支配。许多校长的实践证明,正确而稳定的管理意识,是促成校长正确决策、规范校长管理行为、优化学校管理过程、提高学校管理效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校长管理意识是对学校管理活动自觉能动反映所形成的逐步稳定化了的思维方式和意志品质。校长的一切管理行为都受管理意识的支配。许多校长的实践证明,正确而稳定的管理意识,是促成校长正确决策、规范校长管理行为、优化学校管理过程、提高学校管理效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马雪 《华章》2006,(11)
校长在整个办学过程中处于学校管理系统的核心地位、主导地位、决策地位,校长的思想、行为和作风在学校工作中影响全局。因此,做一个校长很不容易,做一个创新型校长更不容易。那么,作为创新型校长应具备哪些素质才能成为优秀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呢?一、思想品德素质思想品德素质是创新型校长素质的核心,是办好学校的关键。作为创新型校长,思想品德素质应包括:1.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敢于开拓创新这一点非常重要,有了这一条,校长在工作中才会有所创新,才会有工作的动力,才能言传身教,才能带出一支好的队伍,带出一种好的校风,有所成就,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7.
文化管理是继经验管理、科学管理模式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文化人"是其人性假设,以人为本是其本质.学校实施文化管理需要具备一系列核心要素,包括建设高品位的学校文化,塑造学校共同价值观,建设教职工的精神家园,构建有效的激励机制.在文化管理语境下校长的行为方式亟待转变,校长要做学校文化的积极构建者,树立符合人性的管理理念,按弃权力管理,坚持赏识管理.  相似文献   

8.
"情绪涵养"是一种行为,一种能力,一种历程。情绪管理是一名合格的专业管理人员必备的素养和技能。作为校长,需要了解哪些问题在影响学生、教师和校长的情绪,需要了解情绪管理的维度和方法。校长的情绪涵养和情绪管理,不仅关系到个人的专业发展,更关系到他所带领的团队的氛围和走向。  相似文献   

9.
学校管理即校长对学校的管理,主要是通过对教职工的管理来实现的。一般情况是:校长管理教职工,教职工管理学生,即校长——教职工——学生。在这个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系统中,学校管理行为作用的重心是人,学校管理对象的情感性,决定了校长管理行为的情感性。所以,以人为本用人文精神管理教师,实现由制度管理向人本管理的转变,这样才能使一定的管理行为收到预期  相似文献   

10.
校长管理有效性是指校长根据所处的管理环境采取相应的领导行为而实现学校组织目标效果的系统整合。校长管理有效性主要受校长自身素质、领导行为、被领导者和学校内外环境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1.
管理效应和管理质量是由校长的素质决定的,校长素质乃学校质量管理之本,没有良好的个人素质和管理经验,学校管理只能是一句空话,校长的管理行为、人格魅力,都是其内在素质的表现,校长如仅能贯彻上级指令,使指令得到落实,搞好常规管理只能说明步入初期境界。校长应当调动激励每位教师工作的创造力和激情,使整个集体具有强大的凝聚力,以高尚的人格力量去感染每个教职工,号召并带领一个研究型集体,这便是一种高境界。中国教育现代化和素质教育召唤出类拔萃的校长。  相似文献   

12.
怎样在常规管理中营造创新气氛呢?⑴扶持创新型人才。⑵鼓励实验,允许失败。一个鼓励创新的学校,必须建立起允许失败的环境。(3)尽可能为创新型人才开“绿灯”。通常,学校是不允许教师随便跨越本职工作以外的领域,这常使“潜在的教育家”在尝试创建新理论时受挫。(4)在资金和人力等方面支持创新。(5)鼓励不同背景的人参与创新活动。(6)创新型人才的智力投入应有所回报。当创新型人才的智力投入结出硕果时,校长应给予奖励。总之,校长必须全力支持和接受创新型人才的科研活动。在常规管理中营造创新气氛!江苏@房爱林  相似文献   

13.
影响力是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影响和改变他人心理的能力.校长的影响力则是指校长在领导和管理学校的过程中,影响和改变学校成员心理,使之按照校长的指令、要求、意图、示范等行事的能力.它由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两部分构成.一个校长的影响力的状况如何,会直接影响到校长管理行为的有效性.显然,校长的影响力越大其管理的有效性就越好,二者成正比关系.而其中的非权力性影响力对管理的有效性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一、“研究———创新型”教师的定义我们知道 ,培养适应新世纪要求的高质量人才———“创新型”人才需要校长和教师的共同努力 :既需要校长强有力的领导 ,又需要教师具有一种创造性教学的能力。缺乏合格的校长或者高素质教师任何一方面 ,都是不可能完成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的。我们认为 ,教师的素质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基础 ,对培养创新型人才作用更为直接。对此 ,我们必须有充分的认识。要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素质 ,教师首先必须具有一种创新能力。我们进一步认为 ,教师的创新能力与他所具备的研究素质是分不开的 ,因此我们把这种教师称为“…  相似文献   

15.
以前,中小学校长培训班的授课内容大多涉及直接影响校长管理行为的方针政策、教育理论和管理理论。其实,与校长先天素质关系密切的诸多个性因素以及自我概念、价值取向等心理因素也在相当大程度上影响着校长的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16.
所谓民主管理,是教职工群众参加的采取民主方式进行的行使主人翁权利的一系列管理行为.如今,高等学校肩负着培养创新型人才,建立创新型国家的重大使命.  相似文献   

17.
道德管理是指在学校管理中,管理者充分利用伦理道德的力量,把伦理道德既作为管理的目标,又作为管理的手段,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格影响力的一种管理理念和策略。道德管理,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①强调校长的人格影响力。校长必须讲诚信,廉洁奉公,敬业乐群,行为公正,符合道德规范。校长的言行、学识、人格就是一本教科书,成为师生学习的榜样。  相似文献   

18.
学校常规管理行为自我诊断方法 (一)学校常规管理行为自我诊断表 1.学校常规管理行为自我诊断表的目的 (1)有助于校长查找出学校工作运行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以便加以强化,提高常规管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校长的管理意识,是校长对学校管理活动自觉能动反映所形成的逐步稳定化了的思维方式和意志品质的总和.校长的一切管理行为都受管理意识的支配.许多校长的实践证明,正确而稳定的管理意识,是促成校长正确决策、规范校长管理行为、优化学校管理过程、提高学校管理效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0.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已经成为教育大国并朝着建设教育强国方向努力。传统的管理方式已难以适应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因而应按照建设创新型国家赋予高校的重要使命,更新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努力加快高校管理向战略管理迈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