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位母亲说半年前买了一些陶瓷餐具,最近孩子喊头疼,到医院检查,发现是慢性铅中毒。医生说。罪魁祸首很可能就是陶瓷餐具。在饮食营养日益受到关注的今天,餐具的合理使用对家庭尤其是对孩子的成长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2.
奇迹     
孩子再有一年就要参加高考了。而医生告诉孩子的母亲,她得了绝症,并且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了。  相似文献   

3.
很多心理杂志都曾引用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位母亲带着一个八九岁的男孩来看心理医生。这位母亲说:“我生这孩子的时候不太顺利,医生不仅给他吸了氧,还告诉我这孩子以后可能会出现智力问题。这不,这孩子9岁了,和别的孩子确实不太一样。因为先天不足,他脑子太慢,有学习困难,成绩一直倒数。我真担心他会有智力低下的问题。”母亲越说越激动,“我带他去过好几家医院,做了很多检查,可都没查出什么毛病。”“但他肯定是脑子有问题,我生他的时候落下的病根。”母亲一直在反复强调。而当医生向孩子本人询问时,孩子竟也不假思索地说:“我脑子有问题,所以学习不好。”  相似文献   

4.
有的母亲喜欢边看电视,边给孩子喂奶。这样做,对孩子的成长很不利。日本小儿科医生伊藤助雄曾在1983年对日本5所幼儿园的523个4~5岁的孩子及其母亲作过调查,发现在幼儿园中情绪表现很不安定的孩子,他们的母亲在妊娠期一天看电视超过5个小时的达46%,在哺乳期  相似文献   

5.
昂贵的代价     
正[汉语翻译]昂贵的代价医生:对不起,夫人,为给您的儿子拔牙,我得收二十五美元。母亲:二十五美元!可是我知道您拔一颗牙只要五美元呀?医生:是的。但是您儿子这么大声地叫唤,他都吓跑四位病人了。[留言板]医生要求母亲为孩子支付五倍的拔牙费用,妈妈不知缘由,原来是孩子拔牙叫声太大吓跑了另外四个病人,让医生损失了拔四颗牙的收入。(小淘气)  相似文献   

6.
天使的心     
天使这一次来人间,仅有短短15天。
  他还在母亲的肚子里时,人间就起了争议。那时他才长到第10周,小手小脚刚刚可以分辨,医生告知母亲,你的孩子,其他器官发育良好--除了大脑,他很可能是个无脑儿。
  是否选择终止妊娠?商量很久,父母决定把孩子生下来,这一选择意味着继续接受怀孕分娩的痛苦以及面对终将骨肉分离的伤悲。但父母说,生下他,他的有用器官可以捐给那些需要的孩子。  相似文献   

7.
世上没有哪个母亲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活泼,但是上苍恩赐这个世界一个个完美生命的同时也给了一些残缺的生命,我的儿子姚登峰就是在他1岁多时因为一次感冒,医生给他注射了几剂链霉素而成了一个双耳全聋的孩子。在医生毫无办法的情况下,我以一个母亲最顽强的信念,带领儿子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闯过了一个  相似文献   

8.
神秘的耳朵     
冰夫 《小学生》2008,(5):12-13
一天清晨,一个婴儿在美国纽约市一家医院里呱呱坠地了。"我可以看看我的孩子吗?"孩子的母亲幸福地向医生请求道。随即医生就把裹着婴儿的小被包递进了她的怀里,移开被布,看见了婴儿的小脸,她不禁倒抽了一口  相似文献   

9.
母爱与婴儿的依恋安全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婴儿生来就有依恋亲近的人(通常是母亲)的情感需要。大约从6个月开始,婴儿就产生了对母亲的依恋。这种婴儿与母亲的情感联结既是母亲所需要的,更是婴儿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获得稳定的安全的依恋,如果母爱的质量低劣则势必导致婴儿与母亲形成不良的依恋关系,并给孩子的发展带来消极影响,埋下“隐患”。因而,协助婴儿建立安全的依恋,对儿童的人格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你的孩子有依恋安全感吗 本世纪70年代末,美国心理学家玛丽·安斯沃思运用“陌生情境测验”的研究发现,1~1岁半儿童依恋行…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场火灾之后,满目疮痍,人们在火场中救出一位妇女,她整个人已被大火烧焦了,却保持着一种奇怪的姿势,她紧紧地缩成一团,双手牢牢地护住腹部--因为她是个孕妇,是一位准母亲。在熊熊的大火之中,她最大的牵挂就是她腹中的孩子。后来,医生惊奇地发现,她肚子中的孩子居然还活着,在医生的帮助下,这个孩子顺利地来到了人世间,是他的母亲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挡住了火魔,为未出生的孩子  相似文献   

11.
(一)变重的母亲 凤凰 在医院的病床上,躺着奄奄一息的母亲。母亲已经住院半个多月了。虽然这是一间全市最好的医院,虽然最好的医生用了最好的药,可是她的病却一直不见好转,而且呼吸一天比一天微弱,医生说她随时都有可能离开这个世界。  相似文献   

12.
相伴风雨路     
王婷 《家教指南》2004,(8):52-53
噩运41岁的郝淑洁,已经有30年没到室外去看美好的景物了。在她11岁的时候,噩运就向她袭来!一天,郝淑洁的母亲发现女儿的脖子上长了成片的红疙瘩,她以为孩子可能是受了风寒,就找了一块膏药给孩子贴上了。可一个月后,孩子从头到脚都长了这种令人很痒的红疙疸。母亲领着女儿去医院诊断,医生告诉母亲:孩子患的是一种极其罕见的皮肤炎,发展下去将导致全身肌肉萎缩直至呼吸功能萎缩,最后死亡。医生偷偷地告诉母亲:“目前,国内还没有药物可治疗你女儿的病,她最多还能活15年。她可能很快就不能下地走路了。”医生的话不啻是一个炸雷,让母亲差一点儿…  相似文献   

13.
神秘的耳朵     
一天清晨,一个婴儿在美国纽约市一家医院里呱呱坠地了。"我可以看看我的孩子吗?"孩子的母亲幸福地向医生请求道。随即医生就把裹着小被的婴儿递进了她的怀里,移开包被,看见了婴儿的小脸,她不禁倒抽了一口冷气。医生不忍心再看,迅速转过脸去。原来这个婴儿生来便没有耳朵。  相似文献   

14.
姨娘是我母亲的亲妹妹,小我母亲3岁。她从小就很聪明,特别是那一双水灵灵的眼睛,人见人爱。不知道的人,根本就看不出她是一个既聋又哑的残疾人。姨娘心地善良,她常常把自己穿半旧的衣衫,送给衣不遮体的乞丐,也常常把到嘴的饭菜,送给那些孩子多、吃不饱的母亲。她知道,孩子嗷嗷待哺的母亲若是吃不饱,哪来的奶水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图片故事     
《教书育人》2007,(1):2-3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西南街道健力宝南路出现这一幕,母亲找着因沉迷游戏离家出走5天的儿子,儿子却不愿回家,为不让儿子再跑掉,母亲把儿子紧紧摁在地上达半小时。有围观市民向这位母亲说,家长管教孩子重在平时教育,还是先把孩子“放”了。这位母亲则含泪表示这么做是逼不得已:“他离家出走也不是第一次了,手一松,准又跑掉。”  相似文献   

16.
今天送儿子上学,我见到了这样的一对母子——孩子撅着嘴,手里拿着一个只啃了两个小缺口的大面包。母亲轻声细语,劝孩子将它吃完。孩子不依,把面包狠狠地扔在地上,扭头便要进校门。母亲拉住孩子,命令他把地上的面包捡起来,那神情,绝没有半点讨价的余地。  相似文献   

17.
大爱不爱     
这是两个母亲的故事:一个聋哑孤母生了一个孩子,为了让孩子有一个完整的家.让孩子不失去语言能力,她忍痛将孩子送给一个没有子女的人家.在母亲的泪珠和比划之中.孩子被抱走了。母亲为此招来了周围非议.二十年后,说着三种流利外语的孩子成功申请了留学奖学金.在母亲的割爱下有了一个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18.
母亲     
生我的时候,母亲已经到了四十岁。我是母亲生下来的第七个孩子,也是活下来的四个孩子当中最小的一个。那个年代的农村,一家六口人当中,有四个娃娃要吃要喝,家里面只有一个半劳力--我的母亲身体一直有残疾,只能算是半个劳力--我的家,在那每个劳动日的日值只有五毛钱的日子里,生活起来,不容易啊。  相似文献   

19.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逃难的人流中,一位母亲带着她3岁的孩子,随着人流向远方走去。这位母亲把最后一点干粮磨碎,喂给孩子吃,看着孩子瘦弱的小脸,禁不住落下泪来。她知道,自己已经两天没吃什么东西了,半个月的饥寒交迫,令她的身体极为虚弱。她怕自己支撑不住,最后孩子也无法活命。想来想去,  相似文献   

20.
小心我揍你!     
一个黑人孩子出生后,体弱多病,他的母亲到处去为他求医问药,也无济于事。后来,孩子的母亲听从一位乡村医生的建议,让他去学拳击,以增强体质。学习拳击之后,黑孩子的身体渐渐强壮起来,但他的脾气却非常暴烈,常常惹是生非,妈妈也常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