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 列·尼·尤罗夫斯基是苏联新经济政策时期著名的经济学家,曾担任过苏维埃政府经济领导职务。他一生著述甚多,主要的有《币制改革的途径》(1924年)、《1914—1925年俄国货币流通的变迁》(1926年,日译本名《苏联货币史》)、《苏维埃经济制度中的计划与平衡问题》(1926年)、和《苏维埃政权的货币政策,1917—1927年》(1928年)等等。  相似文献   

2.
创造的权利     
当前,苏联围绕《合作教育学》问题正在进行着热烈讨论。 本刊第四期登载了苏联《教师报》1986年10月18日发表的题为《合作教育学》的座谈纪要。这里继续公布苏联教育舆论界对《合作教育学》持扬赞态度和反对态度的有关材料:(1)《教师报》1986年12月13日编辑部文章“创造的权利”:(2)《教师报》1986年12月18日苏联教育科学院8位院士的联名文章“科学与实践的结合”;(3)《真理报》1987年4月4日社论“学校的革新活动——希望、欢乐和担忧的源头”;(4)《苏维埃教育学》杂志1987年第2期Ю·K·巴班斯基的文章“教育科学与教师的创造”。 这场讨论仍在继续中,讨论结果必将对苏联普通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苏联经济学副博士Ш·沙雷勒加诺夫和З·若拉维科娃在苏联国家计委《计划经济》1987年11期发表了题为《今天的经济思维》的书评。该文介绍了莫斯科青年近卫军出版社1986年出版B·D·波波夫所著的《经济学加教育学》。 书评说,目前在苏联生命活动的一切领域首先是在经济领域发生着根本的变化。这要求对社会意识的新问题改变认识方针,培养现代经济思维。经济学的教育对于青年尤其迫切.B·D·波波夫的《经济学加教育学》正是贡献于此。这本书的宗旨  相似文献   

4.
约·维·斯大林所著“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等书,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宝库所作的宝贵贡献,所以成为一切科学领域内进一步发展的基础,特别是社会科学进一步发展的基础。约·维·斯大林的这些著作对於历史和苏联宪法的教学有著巨大的意义。苏维埃的教师们以极大的兴趣去钻研约·维·斯大林的著作,并在著作中获取知识以运用於少年一代的教育中。  相似文献   

5.
苏联《苏维埃教育学》杂志1988年第3期公布了苏霍姆林斯基1958年致赫鲁晓夫的一封信,并附有简短的按语,指出这封信“反映了当时的特点”,但其“内容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它迫使人们再一次从历史的角度思考今天的问题和进行争论,也许有人不同意这位教育家的看法,但问题的提出本身以及苏霍姆林斯基所提议的解决办法值得认真注意”。众所周知,苏联当前的改革是在“新思维”的旗帜下发动的,对各个历史时期及其领导人物的功过正在进行看法不一的重新评价,而苏霍姆林斯基的信恰恰涉及斯大林和赫鲁晓夫在教育方面的功过这个敏感问题。所以这封信的公布,是一种可能会引起不同的反响,值得我国读者注视动向。今年是苏霍姆林斯基诞辰70周年。为了使读者了解上面提到的动向,也为了纪念这位教育家诞辰70周年,我们把他致赫鲁晓夫的信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6.
1986年10月苏联《教师报》发表了教师—实验家第一次座谈纪妥《合作教育学》(译文载本刊87年第4期)之后,引起苏联报刊和舆论界的极大关注。其间,出现了第一次针锋相对的论战,反映在本刊1987年第5期译载的《创造的权利》和《科学与实践的结合》等文章中。1988年10月苏联《教师报》又发表了第二次座谈纪要《个性的民主化》(译文载本刊88年第4期),再一次引起论战,反映在本期所载的两篇文章中。一篇题为《合作教育学的现实性与虚构》,作者是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 В·Т·利乔夫;另一篇题为《合作教育学的现实性与利哈乔夫的虚构》,作者是苏联《教师报》主编В·马特维耶夫。现将两文同时发表,供读者参阅。  相似文献   

7.
当前,苏联的普通教育改革出现了一个新的势头,这就是从宏观深入到微观的改革,即深入到教学、教育过程的改革。其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围绕“合作教育学”问题正在进行的热烈讨论。 所谓的“合作教育学”,其核心思想,就是强调把教学、教育过程建立在师生合作这种新型关系之上。《合作教育学》一文发表于1986牟10月18日的 苏联《教师报》。在此之前,一批从事教育实验长达25—4O年的教师和学者,如 B·φ·沙塔洛夫、ш·А·阿莫纳什维利等,应《教师报》的邀请,在莫斯科进行了为期两天的会晤,与会者还根据这次会晤取得的共同认识和共同体验就写了题为《合作教育学》的座谈纪要。 这一纪要发表之后,引起了苏联报刊和舆论界的极大关注。人们认为“合作教育学”是创造与革新的象征。 就目前情况而言,“合作教育学”已得到广大社会舆伦的支持。这反映在苏联教育部长 С·Г·谢尔巴科夫的讲话中,反映在《真理报》和《共青团真理报》刊载的有关文章中,尤其反映在“合作教育学”的全力支持者《教师报》所发表的大量文章中。只是在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中存在着不同意见。一部分院士认为“合作教育学”言之成理,并指出,凡带普通性的东西无疑地都应在经过科学检验之后加以推广,凡带特殊性的东西应视不同条件予以采用,凡  相似文献   

8.
苏联的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改革已进行三年多,人们对改革中的一些问题以及苏联教育界对改革的看法,都十分关心。不久前,苏联《莫斯科新闻》记者娜塔莉娅·巴甫洛娃就普教改革的实质、劳动教学、学校与企业的关系、六岁儿童入学及新编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等问题,访问了苏联教育科学院副院长伊万·兹韦列夫,请他对上述问题发表意见。现将这次专访内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苏维埃教育学》杂志1988年第7期刊登文章,向合作教育学发起了挑战。这一挑战在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Б·利哈乔夫的《合作教育学的现实性与虚构》一文中能够见到。实质上,这是继八位院士的公开信(指《科学与实践的结合》一文),之后,首次展开性地发表反对合作思想的言论。毫不奇怪,它已经引起,并无疑还将引起许多读者对此作出反应。 看来,应当感谢作者发表这篇文章。如今每天都在证明,合作教育学的一整套思想和做法正得到日益广泛的承认,得到国内外学术界和广大教育界的高度评价。至于它的论敌的反驳,其迟缓程度令人不甚理解。  相似文献   

10.
尤·邦达列夫是苏联当代著名作家。他自1949年开始发表作品,多以卫国战争为题材,被称为“战壕真实”派作家之一。七、八十年代,邦达列夫发表了三部长篇小说《岸》(1975,荣获苏联国家奖)、《选择》(1980)和《人生舞台》(1985),引起文学评论界和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研究和探讨尤·邦达列夫的创作,尤其是他的八十年代的创作,对了解当代苏联文学发展的趋势、倾向和特点具有重要的意义。长篇小说《人生舞台》是尤·邦达列夫近期创作的主要作品,它体现了邦达列夫文学创作进程的新拓展,新成就。邦达列夫在《人生舞台》中提出了当今世界、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11.
苏联《中世纪》论文集第42卷(1978)发表E·B·古特诺娃《苏联中世纪学十年(1968—1977)》一文,对这十年当中苏联研究西欧中世纪史方面的工作情况做了总结。文章内容大体分为概况、学术成就、新动态、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任务等四部分。这里仅就前三个问题向读者作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2.
185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镇压“黑奴”的所谓《逃奴法案》。此后不久,哈丽哀特·比彻·斯陀(美国女作家,1811-1896)收到了一封信。信是住在波士顿的弟媳爱德华·比彻夫人寄来的。“哈蒂,”信上写道,“要是我能象你那样动笔写文章的话,我一定要写点东  相似文献   

13.
据1987年8月13日苏联《教师报》报导,苏联教育科学院副院长、教育科学院院士、教育科学博士、教授尤·克·巴班斯基猝然去世,终年61岁。由苏联教育部、教育科学院等单位联合发出的讣告详细介绍了巴班斯基的生平:他毕业于罗斯托夫—顿河师范学院,当过中学教师,担任过罗斯托大—顿河师范学院教育学教研室主任、学院副院长等职。1971年被选为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74年选为院士,1979年起任教育科学院  相似文献   

14.
爱因斯坦与友人的几封未标明日期(被认为是写于1937年深秋)的信,新近首次在美国杂志上发表,我国的《数学译林》曾予译载(《数学译林》10卷3期260—264页)。这几封信都与数学有关。在信中,爱因斯坦与友人沃特莫(M·Wertheimer,著名的心理学家)讨论数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怎样的数学证明才是好的证明。从信中,我们还看到爱因斯坦同另一友人布克(G·Buck,著名的放射学家)一起。为沃特莫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同志对子新诗的发展,是很关怀的。记得一九五七年一月,他和我们谈话的时候,有一部分话题是关于新诗的。在新诗创作的具体问题上,毛泽东同志表示了这样的意见,那便是:‘精炼·大体整齐·押韵’。”(臧克家:《学诗断想》第一页)毛主席又说过:“用白话写诗,几十年来,迄无成功。”(《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白话诗确有散漫、拖沓的毛病。毛主席强调“精炼·大体整齐·押韵”,和鲁迅先生反复论述过的“诗须有形  相似文献   

16.
安·谢·马卡连柯(1888—939)是苏联著名的教育理论家、教育实践家、教育革新家和教育艺术家。他在教育活动中为苏维埃国家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他的教育理论成为苏维埃教育学的必要的组成部分。生产劳动教育在马卡连柯教育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马卡连柯关于生产劳动教育的理论基础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理。马卡连柯说:“一般地说,我不仅是劳动教育的拥护者,而且是生产教育的拥护者。马克思直爽地说过:所  相似文献   

17.
“发现法”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杰罗姆·S·布鲁纳在本世纪六十年代初期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1957年,苏联的人造卫星上天后。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派了大批专家、学者到苏联去进行教育考察,尔后又成立了各种教材编写机构,先后动员了包括11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内的一批专家、学者与教授,参加中学数学和自然科学教材的编写工作。此间,教育理论也有相应发展。从六十年代初期开始,布鲁纳相继发表了《教学论》、《认识生理学》、《教育过程》、《教育过程再探》等一批专著,系统地  相似文献   

18.
恩格斯1888年4月初写给玛·哈克奈斯的信中,恰如其分地分析评价了《城市姑娘》的成败得失。为了帮助哈克奈斯克服创作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恩格斯除了把自己的著作《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送给她以外,并在这封信中把巴尔扎克和左拉作了对比,高度评价了巴尔扎克及其创作的价值,告诫哈克奈斯不要象左拉那样自然主义地去反映工人生活。  相似文献   

19.
列·符·赞科夫(1901——1977)是苏联教育科学院正式院士、心理学家、教育科学博士,著名的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教育家。他先后发表了150多种著作,有的已在美、英、日等十几个国家翻译出版,有的已成为苏联广大教师的“必读书”。《和教师的谈话》、《教学论与生活》、《教学与发展》是他的代表作。在他著作中,根据他多年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20.
良师·益友·知音南宁市师范学校党总支书记邹节华《广西教育》杂志走过了四十年的光辉路程。四十年来,《广西教育》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及进报道我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经验,热情宣传优秀教育工作者的先进事迹,努力探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为广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