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狄得禧 《成才之路》2020,(11):79-80
要培养学生语文良好学习习惯,首先,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阅读意识,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其次,培养学生良好的做笔记习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第三,培养学生良好的检索习惯,提高学生检索意识。第四,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背诵习惯,丰富学生知识储备。  相似文献   

2.
李琳 《文教资料》2010,(14):146-148
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学生良好品质形成的最早起点,学校是学生良好品质形成的基地,社会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熔炉。三者有机结合,相互影响.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离开了任何一方都不可能。  相似文献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一要加强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奠定良好心理素质的基础;二要增强学生的竞争能力,充实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三要引导情感沟通,健全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四要进行意志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4.
良好的品德能够对学生的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良好的习惯能够让学生受益终身。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强化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让学生成长为品德优良的高素质人才。在平时的教学与生活中,教师与家长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培养小学低年级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可以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表达习惯等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大力提倡读书与积累,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条件,让学生有书可读;教给学生良好的阅读方法,让学生会读书;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学生爱读书。  相似文献   

7.
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而且有利于学生今后的成长。从三方面谈谈培养学生良好素质:在教学中贯穿人文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在教学中体现意志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8.
培养小学低年级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可以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表达习惯等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
小学班主任任重而道远,而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小学阶段除了学习以外的一个很重要的举措。文章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班主任是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观学生实际,设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计划;重学生意识,有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观念;定学生干部,有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助力;树学生楷模,有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风帆;开学生活动,有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舞台;引多方共助,有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合力。  相似文献   

10.
刘红梅 《考试周刊》2011,(65):131-131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使学法指导有效进行,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掌握有效学习方法的前提条件和必要保证。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11.
良好的班集体是学生成人成才的摇篮,班级管理中创建良好班集体作用巨大,尤为重要,班主任需要关爱学生、宽容学生、尊重与信任学生,"以生为本",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创建良好的班集体。从良好的班集体创建的几个方面,谈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2.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应该及时纠正学生不良的数学作业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作业习惯,使学生学好数学。本文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对小学生良好数学作业习惯的培养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前有一部分学生对作文怀有畏惧和厌倦的心理,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学生缺少一个良好的习作心境。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形成良好的习作心境。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畏惧心理,丰富学生的生活;帮助学生克服厌倦心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指导学生练笔,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这样,才能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习作心境。  相似文献   

14.
我国教育改革明确提出,要逐渐培养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优化课堂教学活动,有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品质,良好的习惯可提升学生自觉性、自主性,使学习更规律、高效,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大幅度提升和发展。本文阐述了在小学信息科技学科教学中培养良好习惯的策略,包括构建良好教学环境,推动学生形成良好习惯;深度结合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形成良好习惯;设计主题训练教学,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构建自主学习课堂,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5.
李兴虎 《学周刊C版》2019,(8):111-111
在初中物理学科的教学中,为了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物理思维,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能力,这不仅是学生学习需要具备的基础能力,也是最为关键的能力。只有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自学能力,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并为吸收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现阶段,我国的教育工作者十分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希望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形成更加广阔的思维领域。小学数学教学便担负起了这样一个重任,力图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因为良好的思维习惯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其对各种事物的认知能力以及运用能力。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使其利用自身的创新能力在学习中进行不断创新,鼓励学生爱学数学、学好数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具有重要意义,提出做好培养学生良好思维习惯工作的有效策略,希望为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周丕  孙蕾 《新疆教育》2012,(5):23-24
良好的情感智商,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能发展和丰富学生对数学的良好情感,能形成学生对数学追求的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一句话,良好的情感智商,能帮助学生学好数学。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21,(20):109-110
体育教学对于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为有效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就要注意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概念,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19.
良好的学习方法比知识重要,而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学习方法更加重要。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保证学生知识水平的充分提高和学习能力的充分发展。学习困难的学生最主要的成因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校的教学,不仅仅是帮助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其中最重  相似文献   

20.
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最佳时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促进学生取得较好成绩的重要因素,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