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高职教育的飞速发展,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以及新课程改革所带来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变革需要教师认真对待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因此,有必要对高职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本质与功能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2.
王莉 《考试周刊》2012,(64):14-15
师资培养是教师职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作为教育行业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师资培养过程中有着不同于普通院校的特点。本文从高职教师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了高职教师职业发展的目标内涵及职业发展规划的重要性,并从教育发展规划、职业能力发展规划、终身学习发展规划三方面阐述了高职校职业发展规划管理对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论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能力培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培养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关系到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文章对高职教师职业能力的内涵做了界定,并进一步提出了通过能力结构培养、课程开发、课程体系等具体实施途径培养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职院校教师在教学经验、实践经历以及对高职教育的认识和理解上存在着较大差异,而以行政指令和专家指导为主的外部评价使教师模糊了自身角色定位与道德担当,造成教师职业发展中的纠结和困惑。高职院校教师发展的逻辑起点是明确符合高职教育特征的教师角色定位,以此促使教师在职业发展中树立职业自信以增强职业教育使命感,培养育人自觉以引领青年学生成长,形成道德自律以提升自身师德修养。在此基础上,为推进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发展从理论向实践转变,要以教师角色定位、道德担当与职业实践为基础,科学设计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发展理念并形成多层次立体化教师职业发展支持与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5.
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高职教师职业能力的发展是高职师资队伍建设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教师阶段发展理论,界定了高职教师职业能力的内涵,研究分析了影响高职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以山东某高职院校的教师职业能力发展为例,提出了健全教师发展制度机制,搭建校企一体化高职教师发展平台,引导教师反思性实践、激发教师职业能力发展内动力及培育教师的国际化发展视野的高职教师职业能力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6.
高职教师一方面具有与一般教师相似的职业特点;另一方面与普通院校相比,由于其教育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对象和活动环境不尽相同,教师素质的结构与内涵等多方面都表现出独特的特点。本文从高职教师专业发展、高职教师职业特点等基本问题切入,提出基于职业属性的高职院校教师培训的内容设计与培训策略。  相似文献   

7.
职业操守是本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教师职业操守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以及师德修养等。从诠释教师职业道德操守的含义入手,分析高职院校教师职业操守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提出了加强高职院校教师职业操守建设的路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已成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既给广大高职教师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国内外研究者对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结构已经进行了广泛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而对高校教师中的新群体——高职教师职业压力结构的研究还非常少。因此,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对山东省高职教师的职业压力结构进行研究,以了解高职教师职业压力结构的特点,期望能引起有关部门对高职教师的关注,以便改善高职教师的工作环境,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教师行业职业能力提升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的行业职业能力是教师职业能力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关键,直接影响到高职教育整体目标的实现。本文在对职业能力内涵解析的基础上,对高职教师的职业能力构成进行了分析,进而论证了行业职业能力在其构架中的重要性,最后提出了一套对行业职业能力培养提升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对湖州职业技术学院169位教师的调查分析,结合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的实践,提出了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以服务教师生涯发展为宗旨,关爱教师专业成长为导向,立足校本内涵建设促进教师职业发展的定位。  相似文献   

11.
高职教师的职业精神取向与实践自觉是高职院校建设实现由数量、规模扩张向质量、内涵发展转变的重要标志,一种积极、专注和卓著的职业精神取向与实践自觉的建立,关键在于提升职业境界、累积职业技能和追逐职业超越。对高职教师职业精神取向、实践自觉及其生态营造的研究,既有利于全面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也有利于教师成就职业、实现人生精彩。  相似文献   

12.
教育人工智能背景下高职教师职业价值变迁与角色重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人工智能(EAI)阶段即将到来,人机协同创新成为教育发展必然趋势。人工智能技术会对高职教育带来冲击,高职教师职业岗位面临新的挑战。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为高职教育发展指明方向。文章在分析教育人工智能(EAI)内涵的基础上,探讨教育人工智能变革对高职教师职业价值变迁和角色重塑的紧迫性。从高职基本特征特点出发,比较分析不同历史阶段高职教师职业价值的变迁。研究认为,回归教育本质,协同创新的"新工匠精神"素养培养将是教育人工智能(EAI)阶段高职教师职业的核心价值取向。在新时代背景下,高职教师的职业角色将体现引路人、传承者、伙伴者、训练者、实践者等多元化特征。  相似文献   

13.
滕跃  赵璟 《成才之路》2010,(20):3-4
随着国家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普遍开展,对既是高等教育又是职业教育的五年高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五年制高职教育的直接实践者一一教师,其职业素质的高低对学生的成长有着直接、重要的影响。教师职业素质不仅对学生形成具有终身性的重要影响,甚至对整个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五年制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内涵的分析,结合五年制高职学生成长的规律探讨教师职业素质对学生成长的影响,解决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改革是核心,基地建设是基础,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提升是关键。专业教师企业实践是高职院校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笔者以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高职院校专业教师企业实践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5.
基于职业教育的"跨界"特点,在强调实践创新的基础上,如何将教师的实践能力转化为学生的技术技能,是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内涵,也是职教发达国家的基本经验。这要求高职教师发展应以对职业教育教学规律的把握统整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理论水平。丰富职业教育学科内涵,加强高职教育教学规律研究,厚植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根基;建立高职教育教师专业资格标准,革新高职师资培养方式,健全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制度;修正职业回报政策,提升高职教师职业的专业吸引力,营造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氛围,是推动我国高职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6.
新教师是高等职业院校教育事业发展的动力,在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新教师培养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新教师的职业成长进行关注与研究,根据新教师的职业成长规律制定相应的新教师培养制度,采取有针对性的培养举措,能够大力促进新教师成长。本文在职业发展阶段理论的指导下,对高等职业院校新教师职业成长路径进行探究,从新教师职业成长的必要性以及职业成长的目标着手,根据新教师职业成长所经历的适应阶段、调整与成熟阶段、停滞与更新阶段、退出阶段等各个阶段的特征与需求,研究促进新教师职业成长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7.
提升高职教师的职业能力,打造一支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找出高职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的不足,借鉴国外教师职业发展经验,科学构建师资培养体系,制定高职教师专业标准,完善高职教师评价机制,促进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个人成长。  相似文献   

18.
总体生源质量下降和内涵建设要求使得高职教师的工作压力增大,科研压力更是居于首位。本文从高职科研的必要性和定位出发,从规范教师的职业能力发展机制、实施阶段性的教师职业能力发展规划和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探讨缓解高职教师科研压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我国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俗话说"师资兴则校兴", 可见教师的职业能力对职业院校的生存与发展意义重大, 文章从职业能力的基本内涵出发, 对我国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提出了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高职教育定位不准,社会支持不够,教师的职业认同度较低;院校内部管理欠缺组织公平和组织支持,教师的组织归属感和受重视感较低;教师对社会转型和教育变革要求的角色转换或适应困难、焦虑过度,是我国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一般原因。针对这些原因应采取的干预策略是:切实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社会地位,建立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加强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关注教师的职业发展和心理健康,实施可持续的职业生涯管理;教师应正确认识职业倦怠,注重积极的自我预防和调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