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9 毫秒
1.
植物精油在植物体内的分布范围及含量因精油种类不同而不同,有的整株分布,有的则主要分布在花、叶、根、果、茎等某个或某几个部位,需要通过相应的方法从植物体内提取出来。随着化工分离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植物精油提取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很多新的提取技术和方法。文章介绍了植物精油的提取技术,包括传统的提取方法和新型的提取方法。其中,传统的提取方法包括压榨法、水蒸气蒸馏、有机溶剂萃取和吸附法,新型提取技术如超临界流体萃取、固相微萃取法、酶提取、无溶剂微波提取、超声辅助提取和分子蒸馏。文章对植物精油提取相关技术研究进展的综述,可为植物精油提取关键技术的研究和生产者提供积极启发。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以玫瑰和八角茴香两种植物为实验材料,探讨了中学生物实验有关植物芳香油提取的方法,以优化实验方法。通过改进的实验处理方法测定对不同植物材料的芳香油浓度和纯度的影响。经过反复试验,得出最适合中学的植物芳香油提取方法为采用八角茴香作为实验材料,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八角茴香芳香油,既节省了成本,又达到了教学效果,改进了中学生物实验中植物芳香油提取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去除顽拗植物DNA提取过程中干扰物质的方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就顽拗植物基因组DNA提取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进行了综述,包括:材料及其处理;提取方法和减少顽拗植物DNA提取中多糖、多酚等杂质污染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转基因植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转基因植物的蓬勃发展出发,介绍了转基因的过程、各种转基因方法,综述了各种转基因植物,以及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植物。除此之外植物还能帮助我们治疗疾病,除了大家都熟悉的中草药外许多西药也是从植物中提取的。譬如阿司匹林最初是从柳树干中提取的,阿托品则提取自一些致命的茄科植物,一种高效的癌症治疗药物紫杉醇是从太平洋紫杉中提取的。然而利用传统的工艺从植物中提取药物是一种既浪费资源又费时费力且耗资巨大的方法。本文将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利用植物。  相似文献   

6.
豆蔻属药用植物作为姜科植物的重要植物,受到众多研究者的关注。随着研究的不断进展,豆蔻属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得到进一步的优化,越来越多的提取方式也相继投入临床应用。各种提取方法均有不同的优缺点,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这些优缺点以确定更为适宜的提取方法。豆蔻属药用植物在食品产业中也表现出一定的应用价值,作为药食两用的姜科植物,不仅可以增加食品风味,还能够抑制食品氧化,起到防腐剂的作用。研究表明,豆蔻属药用植物均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尤其是有机溶剂萃取部分,对豆蔻属药用植物的体内抗氧化活性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植物组织总RNA提取的常用方法及优化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了植物组织总RNA提取的常用方法及检测技术,并对如何消除酚类物质、多糖、蛋白质等对RNA提取的干扰以及降低RNase对RNA的降解作用进行了较详细地阐述.  相似文献   

8.
紫杉醇是一种从红豆杉植物中提取出来的天然抗癌药物.介绍了紫杉醇的化学结构和天然提取、纯化方法,对目前国内、外利用生物技术方法生产紫杉醇所作的尝试性研究和新的报道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改进的CTAB提取植物DNA方法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根据DNA分子的物理化学特性及植物材料的特点,改进了传统利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法提取植物叶片中DNA的操作方法,采用新鲜配制的CTAB溶液、液氮快速研磨植物材料、添加适量还原剂和适量吸取提取液中核酸层等措施,减少了提取过程中提取液的褐变和杂质对DNA产质量的影响.同时,列出了提取过程中各操作步骤的注意事项和关键点.该方法操作简便、快捷,提取出的DNA质量较好,能很好地用于DNA的分子遗传特性分析,可作为教学和研究工作中植物DNA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0.
就顽拗植物基因组DNA提取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进行了综述,包括:材料及其处理;提取方法和减少顽拗植物DNA提取中多糖、多酚等杂质污染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简述了超临界流体概念、萃取原理、特点及其在萃取技术方面的应用,展示了超临界萃取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中药大黄水解后大黄酸的提取方法,以HPLC检测提取效果,考查索氏提取法中提取溶剂、提取时间、料液比对提取结果的影响.当提取溶剂选择二氯甲烷、提取时间为3 h、料液比为1∶40时,提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溶剂萃取过程新技术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近年来溶剂萃取的新进展.认为反胶团溶剂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微波萃取、电泳萃取、超声萃取、预分散萃取、磁场协助溶剂萃取、液膜萃取、内耦合萃取反交替分离过程、离子液体萃取等是溶剂萃取发展的新方向.溶剂萃取已成为一项得到广泛应用的分离提纯技术.  相似文献   

14.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是近年来国际上取得迅速发展的新兴分离技术,对治理环境应用前景广泛。文章对超临界流体萃取在环境分析申的应用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采用正交实验研究广藿香挥发油的提取,得到了每种方法的最佳萃取条件,并比较了多种萃取广藿香挥发油的方法,结果为超临界CO2 萃取比超声辅助萃取和其他萃取方法无论在提取率上还是产品质量上都具有突出的优点,SFE 萃取广藿香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8MP,萃取时间2h,萃取温度40℃,装料率70%.  相似文献   

16.
双水相萃取技术是一项新的分离技术,因其具有独有的特点,应用越来越广泛,在生物技术领域中的应用最为普遍。主要介绍了双水相的种类及应用特点,展示了近三年来双水相萃取技术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最后探讨了双水相萃取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膜分离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而于最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分离技术.文章指出了膜分离技术的特点,对几种新型复合膜分离技术(如:膜萃取、膜蒸馏、膜反应器、集成膜分离等)作了简单介绍,并综述了这几种新型膜分离技术在化工行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的破壁方法对金银花中挥发油和绿原酸提取的影响。方法采取温差破壁技术、酶法破壁、低温超音速气流破壁技术和低温高频振动破壁技术,以破壁率、挥发油和绿原酸的得率作为评价指标,筛选最佳破壁方法;比较最佳破壁方法提取挥发油和绿原酸与传统不破壁水提技术的提取效果。结果经过低温高频振动破壁后金银花的破壁率以及挥发油和绿原酸的得率最高;且与传统不破壁水提相比,挥发油得率提高了3倍,绿原酸提高将近1倍。结论植物破壁技术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金银花资源的利用率,所得产品质量好。  相似文献   

19.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小球藻粗脂肪的超声提取工艺,以粗脂肪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在考察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小球藻粗脂肪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为43∶1 ml/g,超声时间为22rmin,超声温度为35℃,在此条件下粗脂肪的提取率为8.27%.  相似文献   

20.
研究超临界CO2萃取桂枝中油溶性成分的工艺.以萃取率为指标,考察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分离压力、分离温度、原料粒径等因素对萃取率的影响,并将超临界CO2萃取法与传统的挥发油提取法进行比较.萃取桂枝中挥发油的最佳超临界条件:压力为15 MPa、温度温度为35℃、分离温度为40℃、分离压力为4.2 MPa、萃取时间4 h、原料粒径18目.超临界CO2萃取与传统提取方法相比较:挥发油收率及纯度均高、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