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联盟组合构型网络动态演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詹坤  邵云飞  唐小我 《科研管理》2016,37(10):93-101
联盟组合为焦点企业及合作伙伴的发展创造了丰富的成长路径,提高了企业的竞争优势。现有研究对联盟构型网络的结构、资源冗余性、路径联系与"网络效应"之间的关系,缺乏系统性、动态性的分析。本文围绕焦点企业,结合社会网络及纵向案例研究方法以大唐移动TD-LTE联盟组合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联盟组合构型网络形成的动因、演化特征和路径;提炼了联盟组合构型网络动态演化框架。研究表明:联盟组合内的资源异质性与构型网络多样化密切相关。随着构型网络的规模扩大、路径依赖的增加,会导致整体网络效率的下降,收益递减。而不同阶段焦点企业的控制治理策略选择、网络的拓展与重构能有效提高联盟组合"网络效应"。  相似文献   

2.
刘海潮  李垣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4):82-84,72
以"集中度水平的变化"来度量竞争战略转型,将战略转型风险的内涵界定为"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以此为基础提出"集中度水平降低可避免资源配置效率风险"的假设,并通过"竞争维度变化汇总"来实现变量度量和数据验证。假设得到了来自10省市跨行业样本数据的支持,从而在证实了资源配置效率风险客观存在的同时,也表明企业可以通过控制竞争维度的变化来规避效率风险。  相似文献   

3.
穆文奇  郝生跃  任旭  史浩 《软科学》2016,(12):89-94
以动态能力通过打破路径依赖实现竞争优势维持为基本逻辑,从企业战略路径演化的微观视角出发提出动态能力的五维度体系进而提出动态能力、路径依赖和竞争优势的线性关系假设,在此基础上提出动态能力相关维度对竞争优势的倒U型作用关系假设,并以结构方程模型加以验证,所得结果更贴合企业发展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4.
吴学翠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6):I0006-I0006
新经济发展背景下的校企合作是高校专业课程教育实现现代化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高等院校优秀专业人才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需求的必然要求。现阶段,企业内部冗余资源不仅是企业健康发展的成本,更是企业培养具有竞争优势人才的潜在价值。相关单位只有充分认识到企业冗余资源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对于专业人才培养和企业发展的重要价值,在资源冗余视角下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才能进一步提高企业资源利用率,促进高校人才培养的创新发展。由钟和平编著、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企业冗余资源与校企合作创新的关系研究》一书,立足于新时期高校改革的发展现状,根据企业冗余资源的现实利用状况,创造性地构建了企业不同类型的冗余资源与校企合作创新的形成和发展之间关系的基本框架,在对企业冗余资源理论、校企合作创新理论梳理的基础上,从不同维度深入分析了企业冗余资源与校企合作创新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本质特征,并提出了相应的理论假设,对新时代的校企合作创新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企业拥有的资源和能力视角出发,同时考虑制度要素的调节作用,探讨了企业战略联盟的形成决策问题。基于301家样本企业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资源冗余与联盟使用之间呈倒U型关系,战略柔性与联盟使用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社会合法性对资源冗余与联盟使用的倒U型关系具有正向调节效应,也对战略柔性与联盟使用的正相关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企业绿色创新战略的价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环境问题置于战略层面的高度考虑在企业环境管理研究领域得到广泛认可。然而,当前关注绿色创新战略实施积极作用的权变性的文献十分有限。本文整合Hart(1995)的自然资源基础理论以及Teece(1986)的互补性资产理论,实证检验绿色创新战略对企业价值的影响,进一步揭示绿色创新战略提升企业价值所需的内部关键能力与资源(创新能力和组织冗余)及其作用机制。运用内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收集江苏省上市公司公开数据库绿色数据,实证研究表明:(1)现阶段中国企业绿色创新战略与价值呈显著负相关;(2)创新能力对绿色创新战略与企业价值之间关系具有调节效应;(3)冗余资源中,非沉淀性冗余资源能够正向调节绿色创新战略与企业价值的关系,而沉淀性冗余资源的调节效应不显著;(4)进一步的三项交互(Three-way Interaction)分析表明企业的非沉淀性冗余资源较充足时,能够增强创新能力对绿色创新战略与企业价值之间关系的正向调节效应。该研究结论深化、拓展了自然资源基础理论,为企业践行绿色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对制造业企业专用性冗余和一般性冗余划分的基础上,探讨了冗余资源、战略导向与企业战略转型之间的关系。通过对长三角地区138家制造业企业的调查研究发现:专用性冗余资源与企业战略转型存在正相关关系,一般性冗余资源与企业战略转型存在正U型关系,且市场导向和企业家导向在企业利用冗余资源进行战略转型的过程中起到差异性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战略变化在转型经济背景下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企业间合作、竞争关系存在的必然性,提出企业战略变化效应在广义价值网络中的扩散问题,强调此问题的解决有助于企业将价值创造管理由企业内部扩展到外部价值网络,提升价值创造能力,并提出其主要研究内容为:战略变化效应体系、扩散动因及规律、扩散实现途径及条件。  相似文献   

9.
基于战略导向的层次性和协同效应,以企业生命周期和竞争强度为两个分析维度,针对"首创"路径和"弯道超越"路径上企业的各发展阶段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特征和变化,分别提出企业战略导向协同体系的选择和调整框架,引导企业合理有效地进行战略导向决策,使企业在变化的内外部环境中保持战略柔性并实现持续的卓越绩效。  相似文献   

10.
学术界对企业冗余与创新关系的研究一直存在争议,很重要的原因是缺乏对冗余资源的分类讨论以及忽视了环境因素对冗余资源发挥作用的影响。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表明:沉淀性冗余资源与企业创新呈现"U"型关系,即在资源较少的阶段,沉淀性冗余并不利于企业创新,只有当企业的沉淀性冗余达到一定程度后,沉淀性冗余资源对企业创新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环境不确定性的提高会加强沉淀性冗余资源对企业创新项目的这种正"U"型影响,但对沉淀性冗余与企业创新成果之间的关系没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陈媛媛  齐中英 《科研管理》2011,32(11):139-147
企业IT投资过程中,组织冗余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组织冗余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文章对此进行理论研究,分析并假设IT投资的不同时期,企业未吸收冗余和已吸收冗余的水平发生变化,并与企业绩效之间呈相关关系。然后利用中国制造行业196家上市公司1994-2008年度的财务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六个假设中五个得到证实:IT投资初期企业未吸收冗余水平较高,未吸收冗余与企业绩效正相关,已吸收冗余与企业绩效负相关;IT磨合期企业已吸收冗余水平较高,未吸收冗余与企业绩效正相关。研究结果揭示了组织冗余作为IT投资与企业绩效之间的中介变量,能够反映IT对企业内部运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企业资源与组合创新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球市场竞争日益残酷激烈和国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如何有效进行技术创新获得竞争优势成为企业关心的核心问题.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主要研究了不同类型的企业资源:资源冗余和资源柔性对于组合创新中所包舍的自主创新和合作创新的不同影响.研究证实了具有不同类型资源的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时选择创新的方式会有所不同,认为只有结合组织的不同资源类型,正确地选择创新方式,才能更好地促进企业创新,在市场竞争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3.
已有研究对于国际化节奏影响企业创新的机制缺乏关注。本文从吸收能力的时间压缩不经济性与跨国知识转移视角出发,探讨基于时间维度的企业国际化节奏对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的影响机理,分析企业内部资源(组织冗余)与外部环境(行业竞争性)以及所有权性质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以2010-2018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企业不规律的国际化节奏正向影响创新投入,负向影响创新产出;组织冗余资源和行业竞争程度会强化不规律国际化节奏对创新投入的正向关系,且组织冗余资源还能够缓解不规律国际化节奏对创新产出的负向关系;相比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中不规律国际化节奏对创新投入的正向影响将被削弱,对创新产出的负向影响将被增强。  相似文献   

14.
苏昕  刘昊龙 《科研管理》2018,39(1):126-134
本文根据中国上市公司2012至2014年的相关数据,运用熵值法测算了其相关和非相关多元化经营程度,通过路径分析模型,探究了多元化的不同类型及程度对研发投入强度的影响,讨论了组织冗余对该影响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相关多元化通过积累组织冗余资源,提高企业研发投入强度;非相关多元化通过耗散组织冗余资源,降低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最后,从组织冗余开发和多元化范围调整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资源冗余对企业技术创新选择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企业的资源冗余会对企业创新产生重要的影响,但不同资源冗余的使用范围不同,其实际的应用价值也各不相同,所以不同类型的资源冗余会对企业创新类型的选择产生影响.结合Singh(1986)对资源冗余的分类,研究了资源冗余对企业创新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一般性冗余有利于突变创新的开展,而专用性冗余可以推动渐进创新的进行.  相似文献   

16.
组织冗余对产品创新的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组织冗余对于创新的影响目前仍然存有争议。一方面,不同类别组织冗余的作用会有所区别,现有研究不加分类分析和验证它们作用的做法值得商榷;另一方面,相关研究很少涉及作用机理的验证,这导致那些关于组织冗余为何有利或者有害的观点仅停留在猜测阶段;第三,大企业组织冗余的作用和小企业的会有区别,而现有研究很少探讨不同规模情境下组织冗余作用的变化。鉴于此,本文以组织行为理论为基础,引入组织搜索(本地搜索和跨界搜索)作为中介变量,试图展现组织冗余对产品创新的作用路径以及企业规模所起的调节作用,并选择江浙皖三省六地科技型企业为样本对所提模型进行验证,对423份有效问卷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后发现:一、沉淀冗余和产品创新显著正相关,非沉淀冗余对产品创新的影响并不显著;二、本地搜索和跨界搜索在沉淀冗余和产品创新之间均发挥部分中介效应,非沉淀冗余和产品创新关系不显著,二者间不会有中介变量存在;三、企业规模对沉淀冗余、非沉淀冗余和产品创新之间关系均存在显著的负向调节效应。本文研究结果有助打开组织冗余和产品创新关系的黑箱,为组织冗余存在形式的情境化选择提供重要依据和参考,同时佐证了那些不加分类、笼统分析组织冗余作用的做法是不科学的。  相似文献   

17.
技术创新策略与创新战略动机关系的若干命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技术创新与企业战略的关系出发,分析了企业技术创新的潜在战略动机,认为存在基于绩效导向的困境创新和基于竞争导向的松弛创新两种类型,并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策略选择的分析框架,提出了不同战略动机下技术创新策略选择的相关命题。  相似文献   

18.
作为知识密集型组织典型代表的高科技企业在创新活动中累积了大量的知识冗余,而知识冗余往往附着在人的身上、不受组织的绝对控制,是一种难以被利用的资源.采用单案例研究的方法,以锦标赛理论为基础剖析高科技企业知识冗余的利用机制.结果显示:知识冗余利用机制的核心在于通过新型锦标赛的方式识别并激励具有知识冗余利用能力的人才.具体而言,应以新型相对业绩(即新型竞赛标的和新型获胜方式)的方式识别人才,以新型奖金结构(即新型奖金激励与内部产权激励)的方式激励人才,以充分激发参赛者的主观能动性,使得企业的创新成果快速增加、研发成本下降、收益快速提高.  相似文献   

19.
组织冗余对企业知识管理能力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以效率为中心的企业理论认为,组织冗余降低企业效率,在企业运作中扮演负面角色,应予以根除;而基于知识的企业理论则认为,组织冗余具有促进知识管理能力的正面功能,应当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在回顾不同理论视角下组织冗余研究的基础上,应用基于知识的企业理论探讨组织冗余与企业知识管理能力的关系,并给出确定最优组织冗余度的基本思路.研究发现,适度的组织冗余能够增强企业知识管理能力.其中,信息冗余主要通过作用于知识获取能力影响知识管理能力,角色冗余主要通过作用于知识共享能力而影响知识管理能力;人员冗余主要通过作用于知识保持能力而影响知识管理能力;时间冗余则主要通过作用于知识创新能力而影响知识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20.
企业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王建华  王方华 《软科学》2002,16(3):63-66,86
中国企业的竞争力提升是中国经济建设和迎接世界范围的竞争的客观需要。竞争力的提升有赖于企业竞争力的科学评价。本文在竞争优势理论的指导下,指出竞争力评价的维度,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科学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