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4~46页及练习九中相应的练习题。教材分析:"乘法的初步认识"内容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以学生活动情境为背景,提供相同加数相加的式题,引出乘法运算(例1)。第二,沟通同数相加与乘法的关系,说明乘法算式各部分  相似文献   

2.
“乘法的初步认识”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的教学内容。包括:1.乘法是求相同数相加的简便算法;2.乘法算式的读、写法,使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教材通过直观从相同数相加引出乘法,使实物图、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对照出现。本着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指导思想,教学设计如下:一、差异目标根据学生的差异,把学生分成月球组、地球组、太阳组(其中月球组是基础组,太阳组是优等组)。这样订立目标,使月球组的学生借助直观形象的手段,逐步达到大纲基本要求,促使其余学生较快从“直观”过渡到“抽象”,进一步发展数学能力…  相似文献   

3.
我认为本期“问题研讨”提供的《认识乘法》教学案例,教师在引入乘法的阶段进行开放性教学并不合适。原因有两点:一是从教学目标来看,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知道几个相同数的相加除了可以用加法计算,还可以用乘法计算,并且列乘法算式比较简便。因此,例题的分类没有开放的必要,可以直奔主题:请学生按照是不是相同的数相加来将算式分类,以免把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耗费在无关的枝节处。  相似文献   

4.
根据《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试用修订版 )》的精神,人教社对小学数学第三册“表内乘法 (一 )”的教学内容作了一些调整。教师对此要重新认识,改变传统观念,把握调整要求,切实改进教学方法,真正把新大纲精神落到实处。   一、明确调整内容,把握教学新要求   新教材对本单元的乘法算式的写法、读法及各部分名称的表述方式作了调整,目的是减轻教师和学生教和学的负担,特别是减少学生在解有关乘法问题时出现的错误和不必要的心理压力。   1.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例 1时,引导学生从相同数相加引出乘法,…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4-46页及练习九中相应的练习题. 教材分析: "乘法的初步认识"内容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以学生活动情境为背景,提供相同加数相加的式题,引出乘法运算(例1).第二,沟通同数相加与乘法的关系,说明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例2).本课时主要解决第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68~70页。教学目标1.经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的认识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2.正确地写、读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通过加法算出乘法算式的积。3.在初步认识乘法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自己的学校吗?今天我们一起去参观一所特殊的学校(多媒体课件出示学校图片)。这是一所动物学校,弯弯的小河,青青的草地,可爱的动物,多美啊!(设计意图:学生通过…  相似文献   

7.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中对学生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有明确要求,学习数学知识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经历乘法的初步认识过程,感知乘法的意义,是低年级数学教师致力研究的课题。通过多次实践,教师尝试在具体情境中引导学生认识"几个几相加",在强烈反差中引导学生感知求"几个几相加"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教给学生从加法算式转换成乘法算式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培养学生的乘法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提高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李秋焕 《山东教育》2004,(28):46-46
“乘法的初步认识”是二年级上册的教学重点,对其意义的理解是教学难点。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的意义,认识乘法是相同数相加的简便方法,掌握其读、写方法并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关于乘法各部分的名称,过去人们一直把相同的加数叫被乘数,相同加数的个数叫做乘数,特别是在解答应用题时,二者位置不可以颠倒,否则,就是对乘法意义认识不清,为此老师使出浑身解数,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认识不清的学生还是大有人在。然而学习了代数初步知识后,二者的位置颠倒已习以为常,这就使学生产生了疑惑,二者明明可以位置颠倒,为什…  相似文献   

9.
刘川芳 《四川教育》2006,(10):33-33
[案例] “乘法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用小棒自主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图形,在规定时间内摆出若干个同样的图形,然后组织学生交流,列出不同的加法算式,再根据“几个几”的认识,把这些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通过观察、归纳,让学生认识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老师强调指出:“像‘5+6+7’加数各不相同,能用乘法算吗?”多数同学说:“不能。”  相似文献   

10.
【教材简析】“8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学习了2—7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教学的。教材由学生熟悉的军乐队训练的情境引出乘法问题,通过计算每行8人,8行一共多少人,引出连续相加的列式,并以小狗连跳的方式在数轴上呈现出要填的数据。然后,根据8的连加结果引出8的乘法算式,让学生依照乘法算式编制8的乘法口诀。  相似文献   

11.
乘法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第三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教材首先通过实物图从相同数连加引出乘法,通过连加式子与乘法式子对照,让学生认识乘法算式。在教学乘号的同时,教学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最后引导学生得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第三册“乘法的初步认识”与老教材的处理是不一样的。在老教材中,乘法的引入一般是从简便引入,通过创设不同情境让学生体验:当用加法算式表示比较麻烦时,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比如写100个2相加,让学生体验到这样麻烦,所以需要一种新的简单的表示方法,从而引进乘法。而人教版实验教材中,乘法的意义是从现实背景中引入的,因为生活中存在许多相同加数相加的事实,所以引进乘法的运算。对乘法含义的理解是从相同加数中感悟的。对于“用乘法算式表示真简便”安排在后面课时。一、创设情境(课前谈话:暑假里你去哪里玩了?好玩吗?…  相似文献   

13.
九年义务教育数学教材第三册第13页“乘法的初步认识”的教学目的有三: (1)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乘法的含义,理解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一种简便计算; (2)认识乘号,能读写乘法算式; (3)能准确地将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根据这些教学目的要求,教学时,教师有时可采用无声授课的方式,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追  相似文献   

14.
一、教师必须掌握教材编排的特点。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乘法口诀,是记录一位数乘一位数的算式及结果的歌诀。要教好乘法口诀,必须使学生懂得同数连加的意义及其结果。教学时,教师首先要运用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列出同数相加的算式,并口算出结果。然后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并根据加法的结果填出  相似文献   

15.
陈丽杰 《辽宁教育》2006,(7):105-106,113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183;数学》第三册“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 2.认识乘号,学会乘法算式的读写法。 3.通过学习活动,进一步发展学生观察、操作、比较、合作、交流等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6.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张丽苹教学内容:《实验数学》第三册第22-23页例1、例2。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乘法,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2、会读、会写乘法算式。3、能口述乘法算式的意义,并能把加数相同的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4、...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与教材简析:乘法的初步认识(第三册教材第17—20页)是学生在已经学习和掌握了加法连加定律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观察、操作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算式各部分的名称(重点),掌握乘法算式的读、写法(难点)。学情简析:二年级学生此时没有乘法这个概念,而且这个概念的建立比较难,因此,根据教材安排,教师要注重知识的迁移,让学生借助实物图,对乘法有初步了解。教学设计与评析:一、课前准备请同学们在上课前准备6朵黄花,12个小方块,复习整理加法及连加的有关定律和知识点。教师准备好CAI课件。二、教学过程(一)复旧导…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在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2.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3.懂得把同数连加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相似文献   

19.
在六年制第三册7的乘法口诀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根据乘法的意义进行推想,从而发现规律,推出口诀。其思维训练如下: 出示例1(插图和7的七个乘法算式),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来认识7的七个乘法算式与同数连加的关系。学生讲:它们的关系是,7的七个乘法算式都可以转化为同数连加的加法算式。指导学生转化并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一、教材分析【教学内容】表内乘法(一)这一单元是人教版六三三制教材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主要有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乘法的初步认识,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乘法的意义;能够读、写乘法算式;说出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强化乘法的本质,体会乘法的意义。第二部分是2-6的乘法口诀,让学生结合直观理解口诀的来源和意义,能运用口诀正确计算。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熟记口诀,难点是4和6口诀的教学。本单元共安排了10个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