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严娟红 《职教通讯》2012,(31):75-78
外来务工人员在为城市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对社会治安、城市发展带来一系列问题。基于宁波市江北区开展外来务工人员教育培训的现状调查,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提出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2.
开放大学作为承载成人继续教育、教育服务社会功能的综合性开放教育平台,由于自身特点,在促进外来农民工社会流动中具有一定的优势。本文在科学分析外来务工人员教育培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基础上,分析研究外来务工人员教育培训中的问题,并提出支持服务机制、内容建设、师资队伍打造、学习模式研究及资源整合等对策,为外来务工人员融入城市生活,实现和谐社会和城市化建设提供学习支持服务系统。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外来务工人员教育培训的对策与行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职教观的影响下,高职院校的教育时象涵盖了社会所有成员.开展外来务工人员教育培训是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新使命,是解决社会问题、体现人文关怀、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有效渠道.外来务工人员教育培训的模式有市场主导的技能证书培训模式;市场主导下的学历教育模式;校企合作的非学历教育培训模式;政府主导下的政府、企业和培训机构合作的技能培训模式;公益性的人文教育模式等.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4.
提升温州外来务工人员职业技能水平对温州的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温州外来务工人员教育培训存在政府职责缺位、培训质量低、缺乏资金支持等问题,需要落实政府职责,提高培训实效,实现多元化资金投入。  相似文献   

5.
外来务工人员教育培训的政府投入与社区介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外来务工人员学习需求的属性分析,可以发现外来务工人员的教育培训需求既具有社会公共教育产品属性,又具有社会准公共教育产品属性。因此,在实现外来务工人员教育培训需求活动中,政府投入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社区教育培训基地将起着有力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高校外来务工人员所处的位置和所服务的对象决定了外来务工人员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复杂性.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和高校外来务工人员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外来务工人员人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改革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对于高校管理部门来说,高校外来务工人员人力资源的管理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它是高校外来务工人员自身发展和适应高校人力资源发展的需要。针对上面的问题,本文拟对高校外来务工人员的人岗匹配、建立科学理念、进行人员培训机制以及建设外来务工人员企业文化等内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开展进城务工人员教育培训工作,提升他们的职业技能和公民素质水平,对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梳理综述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概述当前进城务工人员教育培训现状与问题,并且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西方人力资本理论为基础,阐述了进城务工人员教育培训的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8.
外来务工人员从农村进入到城市,作为一个弱势群体,他们参加教育培训必然会遇到一般市民不曾有的困难。在我们的调查和实践中发现外来务工人员一方面有着强烈的培训需求;另一方面对于接受教育培训在许多方面还面临重重困难。社会工作是主要针对弱势群体的专业化、制度化的助人活动,应把外来务工人员教育培训纳入社会工作的范畴,把教育培训和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技巧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9.
朝阳区是首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是北京商务中心区和2008年奥运会主会场的所在地。为了整体提升外来务工人员的文化素质和文明素质,全面推进学习型城区建设,我区紧紧围绕“三化四区”(农村城市化、城市现代化、区域国际化,国际商务中心区、高新技术转化区、文化教育发达区、富裕文明新城区)的建设目标,以服务为前提,以全面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综合素质为目的,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活动。  相似文献   

10.
宁波经济的高速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外来务工人员已是宁波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建设力量,而且在城乡协调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然而他们中不少人由于学历低、高职业技能缺乏、劳动收入低的,不仅影响到他们的社会生存状况,同时也制约他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大作用的发挥。因此,根据外来务工人员的需求,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培训工作,并建立有效的培训管理机制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校企合作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就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模式,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过程。切实开展校企合作,建立校企间良好有效的合作机制,是职教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也是企业、学校、人才提高竞争力的必经之路。企业的成长离不开学校的大力支持,企业的壮大亦会反哺学校的发展。校企合作,不仅可以提高教育培养人才的力度,也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这种“双赢”模式在我国的发展壮大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12.
针对近年来旅游业的高速发展,一方面是旅游行业对专业旅游人才的需求出现了新的变化,另一方面旅游类高职院校在如何推行以就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有效落实工学结合与校企合作的教育教学改革上的创新发展,本文分析了美国CBE模式在校企合作中理论基础和发展特点,通过对CBE模式的分析提出我国旅游类高职院校在进行校企合作中的对策建议,推行以就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发展,开创旅游类院校职业教育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高职混合所有制改革是要使校企联系更加紧密、实现校企协同育人的有效途径。“引校入企”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可以提升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有效性,两者的结合是职业院校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践创新。通过对“引校入企”模式的内涵解读和实践运行,表明“引校入企”可以实现企业和学校的深度合作共赢,可以实现学生德技兼修的全面培养,可以为职业教育改革提供案例支撑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场经济时代,高职院校与企业需要密切携手、积极尝试构建有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这是现代社会对高技能人才诉求的必然回应,切合现代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利于高职院校培养出更多适合行业、企业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当前,校企合作双方应在目标导向型人才培养合作模式基础上,设法解决合作中存在的认识及配合等方面的问题,积极探索保障"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高效运行的良效机制,力求通过合作办学以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实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之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职业教育工作者的长期研究和高职院校的不断实践才能逐步成熟和完善。鉴于此,在分析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人才培养质量和人才培养效率为切入点的工学结合途径。探索政府调控、院校主体、企业参与的"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提供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6.
工学结合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重要的培养模式之一。企业、学校和学生之间三元互动的有机结合必须有一个长效机制作保障。该研究探索总结出了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模式中校企合作的三大保障机制,即基于市场需求的校企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机制、基于市场化运作的实习就业推荐机制、基于互利共赢的校企合作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7.
为强化职业教育系统与劳动力市场间的联系,满足不断变化的劳动世界和学习者个性化的需求,德国引入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资格认定的创新型资格化模块——附加资格模块。附加资格模块的实践价值体现在:作为职业资格的重要补充,促进了职业教育的现代化,提升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作为学生职业成长的重要路径,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作为企业和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工具,满足了企业的个性化需求,提高了职业学校的办学声誉,也促进了校企双元开展深度合作。德国附加资格模块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校企合作中企业参与积极性及满意度,找出积极因素,分析不利因素,通过对辽宁地区农业相关企业调查,得到的结果:企业对职业教育有强烈的认同感,愿意与职业学校合作,允许学生顶岗实习并愿意接收高职应届毕业生;认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对职教集团的成立充满期待。针对相关问题提出解决的建议和对策: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和调控作用;继续推进校企两者间的深度融合;深化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9.
通过天津市第一商业学校与相关企业设立组织机构、共建实训基地、校企互换培养、开展技能比赛、促进社会服务等方面,为中职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形式做了一些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20.
当前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深入推进,形成了政府主导型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模式、职业教育人员跨境流动合作模式、职业教育配合企业"走出去"鲁班工坊模式、职业教育中外校校合作办学模式以及校企合作共建境外职业技能培训中心模式等主要模式。应当从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要素跨国流动体制机制、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信息共享机制、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多元主体协同机制、职业教育国际合作质量保障机制以及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协调机制等方面深入推进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