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朱自清在《威尼斯》一文中,以圣马克方场为中心,介绍了威尼斯的建筑艺术。他用“庄严华妙”四个字极精当地概括了威尼斯建筑艺术(主要是圣马克堂)的特点。有的参考书说:“威尼斯的文化艺术已有1400年的历史,它的古老使它具备了‘庄严’的特色;它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精益求精使它具备了、‘华妙’的特色。”这个说法似未得其要领。威尼斯建筑艺术具有丰富的文化历  相似文献   

2.
说起水都人们第一会想到意大利的威尼斯,依然还记得我曾读过的朱自清的散文《威尼斯》中提到:威尼斯是“海中的城”。那浮在海面上宛如宫殿般的华丽建筑,水道上浪漫小船贡多拉,以及黄昏下金光粼粼的海面总会浮现在眼前。诗人拜伦在1817年初来到威尼斯时,惊艳于这座水都脱俗之美,忍不住送给了她“亚得里亚海之后”的封号,因为由海面上眺望威尼斯,她就像矗立在亚得里亚海上的海市蜃楼,令人目眩神迷。水道与桥梁是造成威尼斯独特风情的元素,在蜿蜒曲折达150  相似文献   

3.
第四站:威尼斯水城威尼斯是意大利最古老的文化与艺术之都。从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开始,这里就成了意大利北部的艺术活动中心,乔凡尼·贝利尼、提香这些绘画大师,继承了罗马和佛罗伦萨的传统绘画技巧,在这里开创了威尼斯绘画艺术的特性。也许威尼斯无法和罗马的辉煌和宏伟相比,但它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气质和文化气息。无论是被潮水浸泡的圣马克广场,还是狭窄沧桑的叹息桥;无论是摇摆漂荡的贡朵拉,还是水岸两边的古老建筑……都是威尼斯这个城市的标识。于是,我选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走进威尼斯这幅连绵的画卷。圣马可教堂(BasilicadiSan…  相似文献   

4.
意大利建筑界殿堂级建筑师卡洛·斯卡帕,是斯坦普利亚基金会建筑修复的设计者。斯坦普利亚基金会建筑修复设计体现了他的建筑思想。卡洛·斯卡帕从场所出发,重视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从文脉出发,重视建筑的历史性,其作品与周围的文脉、与威尼斯地区的历史要素密切相关。此外,他的水元素的神奇设计手法和空间动线设计以及不规则的建筑思想也在斯坦普利亚基金会建筑修复设计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5.
马信德的散文《蓝蓝的威尼斯》(以下简称《蓝》)近年才被选入中学语文新教材,这是一篇介绍意大利名城威尼斯风物胜景,展现威尼斯水都、建筑、秋色独特魅力的美文,文中内容就像一幅又一幅的精美画卷。细细品读,含英咀华,一个个精彩纷呈的美点不时闪亮在读者面前。一、美在匠心独运的谋篇布局威尼斯,成了作者心中唱不尽的爱宠,道不尽的眷恋。威尼斯,亦已物化成作者的精神与理想。我们能从字里行间解读到作者绵绵不尽的情意。显然,作者对威尼斯的感情早已“郁结心中”,不吐不快了。他急于把我们带入这个城市去领略异域绮丽风情。散文采用“移步…  相似文献   

6.
人们早就认识到建筑和音乐具有许多共同之处。十九世纪德国文艺界就流行着这样一句名言:“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朱自清在《威尼斯》中就称赞圣马克广场上的建筑群,具有“和谐不过”的“节奏”美。的确,威尼斯新、旧“衙门”那两溜三层楼房恰似乐曲的低音区,圣马克教堂有如乐曲的中音主旋律,而高达九十多米的钟塔,则是整首乐曲的最高音域。建筑艺术往往采用群体结  相似文献   

7.
董静 《考试周刊》2011,(30):40-41
语文教学的求异思维,在于不拘泥传统,开拓另一种思维方式。我在教学传统名篇《威尼斯》时,一改过去的调子,另辟蹊径。一、过去,一味地教学生欣赏威尼斯美景1.优美的自然风光令人陶醉《威尼斯》在朱自清的笔下,如同一幅颇具西洋风格的油画,她别致的妩媚,耐人寻味,百看不厌。  相似文献   

8.
在画家笔下,威尼斯建筑风景画是极具功能性与审美性的艺术佳作,它是一种建筑功能与艺术审美相结合的艺术,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其构图的主要任务就是功能上的体现和形式上的表现,及其构图特色就是通过建筑风景画的主体性、秩序性以及绘画性来建构这种关系。  相似文献   

9.
马信德的散文《蓝蓝的威尼斯》(以下简称《蓝》)近年才被选入中学语文新教材,这是一篇介绍意大利名城威尼斯风物胜景,展现威尼斯水都、建筑、秋色独特魅力的美文,文中内容就像一幅又一幅的精美画卷。细细品读,含英咀华,一个个精彩纷呈的美点不时闪亮在读者面前。  相似文献   

10.
第一次听说水上城市——威尼斯,还是在小学课本里,当时我真的很惊讶,居然有座城市在水中。威尼斯河道纵横,只是全都是海水。所以,与其说她是水上城市,不如说她是海上城市。而这座海上城市除了保持了水的灵性之外,更重要的是秉承了大海的风格——难以征服。翻阅威尼斯的图片,不难发现,这座城市的房屋都是极其古老的建筑,即使在高度发达的今天,威尼斯的居民也没有一个加盖新楼。而威尼斯的天空依旧如同几百年前的天空一样,没一根天线,几百年前的威尼斯得到了保存。刘墉开过玩笑,说一个威尼斯人的曾祖父从坟场中爬出,定能轻松地找到老屋,走进老…  相似文献   

11.
乐美儿 《培训与研究》2009,26(11):51-55
以乌篷船与贡多拉为代表的东西方水乡舟文化影响了绍兴与威尼斯城市文化风格的形成,并与乡土文学、艺术相互融合,既丰富了舟文化的内容也加强了城市的影响力。通过分析比较东西方舟文化的成长土壤及对当地音乐、绘画、诗歌、小说、散文等艺术形式的渗透,追溯了水城的地域文化风格与舟文化相互交融的历史轨迹,并关照了绍兴与威尼斯舟文化的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中世纪时期欧洲经济发展史上 ,意大利的著名城市共和国威尼斯占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威尼斯曾经历过极大的发展与光辉的繁荣 ,尤其 1 3至 1 5世纪 ,是威尼斯经济的繁荣期 ,收入总数跃居欧洲首位 ,在地中海贸易中独占鳌头 ,公认为欧洲最强大的海上商业国家。前代学者对于这一点已有较多研究 ,留下了众多的论著 ,在前贤成果的基础上 ,本文仅就中世纪早期威尼斯海上商业的兴起试作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世界史观念有怎样的来历?在对思想史材料作历时性梳理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性概括和分析,结果发现,近代以来,世界史观念经历了三个主要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到20世纪以前,这个时期的世界史观念是一元的、进步的和乐观主义的,思辨多于分析,并通常带有目的论指向,可称为"哥德巴赫式猜想"式的。第二阶段是20世纪上半叶,一是分析性的批判,二是思辨性的重建,实质是对普遍史观念所作的反思,可称为"哥白尼式革命"式的。20世纪下半叶以降为第三阶段,表现为全球史观,可称为"哥伦布式交流"式的。这三个发展阶段一方面表现了学术研究的进步,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理论张力的逐步减弱。  相似文献   

14.
李清照的词创作,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词以表现春思、闺怨为主,怀旧意识已初露端倪.后期词的怀旧情绪较为强烈,内容主要是表现对亡夫的怀念之情和对故国家园的依恋之情.这一创作特点和审美风格的形成与词人的生存环境密切相关,并随着那个时代生活的巨大变迁而进一步深化,最终凝聚成一种意识,即怀旧意识体现在作品中.  相似文献   

15.
目前,国内不少研究人员进行了各种研究来改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现状,但缺乏创新。现从认知理论和情感过滤假设出发,结合实验,提出在听说教学中运用英文原版短剧教学,能够减少情感过滤,减少学生认知风格、动机、自信心等智力和情感个性方面的差异,改进听说课教学。  相似文献   

16.
30年来有关艺术风格的研究我认为一直有一个缺憾,即缺少对于艺术文化风格的研究。那么,艺术的文化风格是指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由某一类型的文化所造就的、各类艺术作品通过表现这一类型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所体现出来的精神特点。它是从文化视角对民族和艺术的时代风格进行综合研究的结果。宗教信仰、民风民俗、地域历史都是文化风格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于洁 《怀化学院学报》2007,26(3):101-104
借助德里达(Derrida)的“解构理论”对《威尼斯商人》中“契约”所蕴藏的西方人文主义传统进行了探讨。结合“新历史主义”的批评策略,对《威尼斯商人》中“肉偿契约”的理据性、观念性、道德的歧义性和法制的虚伪性进行“解构性”解读,揭示莎翁时代所处的历史转换时期的人文道德特点,重新解读被规定的历史文化语境而形成所谓的“人文主义”主题。  相似文献   

18.
《威尼斯商人》是中国戏曲本土化改编最多的莎士比亚戏剧之一,其影响甚至超过了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文章从继承喜剧性和移转悲剧性两个方面,探讨豫剧《约束》对《威尼斯商人》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The article analyses the presence of William Shakespeare as intertext in three recent novels by black British writers which deploy the work of the Bard as they explore British and European identities. Caryl Phillips’s The Nature of Blood recreates an Othello-like figure who in early Modern Venice struggles to come to terms with his identity as an outsider. Zadie Smith’s White Teeth summarises the influence of imperial history in contemporary English society with The Tempest’s idea that ‘What is past is prologue’ and evokes an African presence in Shakespeare’s England by way of the dark lady in sonnets. Bernardine Evaristo’s Soul Tourists presents a journey through European countries that are haunted by the ghosts of old African inhabitants, among them the dark lady of the sonnets. These novels use their dialogue with William Shakespeare to construct stories of Africans in Europe in the past centuries that question received narratives of the British nation and undermine the myth of an all-white Europe.  相似文献   

20.
Recent years have seen a substantial growth in research that probes children's ideas about natural phenomena. This article places the research in a context that enables comprehension of how it informs and influences the practice of science education. To this end, past, present, and developing styles of research are discussed. The predominant style of past research was based on elaborate experimental designs and complex statistical analyses of data. Studies employing that style helped focus concern on questions about individual learning which the studies did not actually seek to answer, e.g., why does the learning resulting from a particular treatment vary between individuals? What is understanding and how can it be assessed? Such questions lie at the heart of current probing of children's ideas. Some issues of importance in the probing of children's ideas are considered, as are ways in which these issues have influenced the development of a current style of research. From this present context, developing styles in the research field are described. These focus particularly on research on the strategies used by learners, and on the continued growth of interaction between research and practi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