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吴冠中,二十世纪现代中国绘画中一位著名的画家。他的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在当代艺术界可谓是独树一帜,驰名海内外。他坚持不懈地奔走在探索东西方绘画两种艺术语言的不同美学观念的道路上,在绘画中坚韧不拔地践行着“油画民族化”、“中国画现代化”的创作理念。他用独有中国特点的笔墨构成方式来阐释西方的形式美理论,从而创造出了既有东方美学风格又有国际艺术特点的现代水墨画,为中国现代绘画观念的演变与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文人画"是中国绘画艺术发展和中国美学研究中普遍关注的问题。在中国传统哲学和"士夫"文化背景的影响下,历代知识分子画家和艺术理论家不断丰富和发展并最终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文人画"理论体系。上溯唐代,从流传下来的书画作品和艺术批评中已经能够感受到时人对"文人画"的审美特征和艺术观念的关注,也充分预示了"文人画"在审美倾向和创作实践上将对未来的中国绘画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塞尚是现代艺术之父,他的艺术是对西方传统艺术的反叛,但却在无意之间和中国传统绘画的美学观念、表现方法趋近,这反映出西方现代艺术不再追求对自然的"摹仿",而转向了主观的表现。在塞尚的画中,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艺术奇特地汇聚在一起。  相似文献   

4.
在当代艺坛中,吴冠中是最引人注目的画家之一。吴冠中的艺术创作,始终保持着装饰绘画的特点。他将工艺设计中的形式美因素和装饰绘画因素融合到国画创作中,从而形成其国画作品的审美形式特征,这一特征具有鲜明的装饰形式美或唯美倾向。传统的中国画是以笔墨、传统、文人画为主,而吴冠中的彩墨画介于具象和抽象之间,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现代西方绘画的艺术风格。他的作品中有诸多可视因素,如画面中点、线、面、色彩、黑白元素的运用,并且通过聚散、疏密、强弱、虚实以及变化来丰富画面的装饰美感,表现了东方艺术特有的意境和西方绘画艺术的形式美、现代美。  相似文献   

5.
用比较的方法论述人文对绘画的影响。详细阐述了中国民间绘画与文人画艺术的不同表现形式及其独特的艺术成就,探讨了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在人文观念上的不同,旨在为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6.
中国绘画与文字的结合源远流长,并最终产生了在世界艺术之林中独具特色的中国画题款艺术。然而随着20世纪以来西方文化艺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和解构,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当代中国画题款艺术日渐式微,虽然作为构成文人画完整性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始终在画面里保有一席之地,但无论形式或内容都已经不可避免的要求适应当代文化语境的转变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绘画艺术实践中,吴冠中先生始终坚定地求索东西相融、内外相养、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艺术境界。其艺术特征表现在他对于水墨与油彩的双向"出击",在具象与抽象间游走,真正实现了东西方绘画艺术的交融。  相似文献   

8.
宗教隶属于艺术,而艺术与宗教之间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在西方哲学家眼中艺术是宗教的根基,而在中国的艺术领域,艺术家将禅宗美学精神看成是艺术的灵魂。禅宗哲学作为一种生命哲学,带有浓厚的美学色彩,特别是在中国文人画中禅宗美学精神得到了充分体现。为此,笔者将对文人画作品中的禅宗美学精神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9.
中国文人画在历史上极其辉煌,但是在当代中国已经衰退。相比较之下,西方现代艺术在当下极其流行。这种状况的出现,是和二者分别代表的不同文化精神有关。中国文人画代表着自由、随意、非职业化、非功利化、反体系,而西方现代艺术则强调职业、体系。西方现代艺术形式中蕴含的文化精神更符合当下的时代精神,而中国文人画则与现代社会精神格格不入。  相似文献   

10.
西方现代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它涉及的问题远远超越出艺术范畴之外。观察现代派初期的艺术现象,要联系当时西方的社会生活、社会思潮和哲学观念。它们否定传统艺术中的造型法则及其美学观念,采用变形、象征、寓意及抽象的手法,探索美术表现手段的多样化。它们给以写实主义为传统的西方艺术增添了生气和活力。  相似文献   

11.
略论中国油画的民族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油画要走的道路,我们必须理清思路,调整状态,研究民族的哲学与文化,用具有民族精神、现代意识的艺术作品来构建中国油画体系.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研究中国油画家探讨的中国油画“民族化”问题,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从艺术形式方面论述中国油画“民族化”需要在“中西结合”上不断探索和补充,形成能把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质自然融入作品的富有中国油画特色的民族风格。  相似文献   

13.
贵州是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少数民族历史悠久,有着丰厚的民间美术传统文化底蕴。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民间绘画作为一个传承和发展民间美术的新兴画种迅速发展起来。现代民间绘画习惯上被称作农民画,文章以水城农民画为个案来研究贵州农民画的历史、发展,重点讨论它的艺术特征以及贵州民间美术对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黄独峰是山水、花鸟和人物兼而能之的大家,在艺术实践中,他清醒地看到了笔墨除塑形写貌之外,还有其独立意义上的审美性。此外,黄独峰先生深知传统绘画中精神性表现的至关重要性,他在如何看待中西绘画相互发展的问题上,有着卓识远见,他在提倡学习西方绘画的同时,始终强调要把中国画的艺术特征发扬光大,他表现的题材广泛,已突破了“四君子”的束缚并且首创了神仙鱼的艺术形象。他坚持的是“亦古亦今、中西兼融”的绘画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5.
“黑白“在我国美术世界中的重要地位有其历史的渊源。黑白木版画之所以具备丰富的艺术表现力,乃是缘于“黑白“的社会学与美学特性,同时也基于现代艺术心理学之科学依据。现代黑白木版画的创作是主体思维过程特征的一种反映,因此,必须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抽象思维的重要作用,使作品兼备观赏性的黑白形式美感和艺术性的黑白内美的特征,以利于我国现代黑白木版画语言的建构。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研究徐悲鸿中国画艺术角度出发,论述了其中国画艺术特点及成就,并详细分析了形成中国画艺术特点的原因以及对我国现代绘画所产生的影响。从而对其作出科学的评价。  相似文献   

17.
湖北民间布贴艺术作为中国一种传统的艺术形态,也作为民间工艺美术中一朵美丽的奇葩,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乡土文化,传统的民间布贴艺术对现代服装的装饰语言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希望能够借用具有地域特色的湖北民间布贴艺术来为我们的服装艺术创作增砖添瓦、丰富现代的服装装饰语言,同时对于民间的乡土文化也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原始彩陶艺术对中国传统绘画的意蕴和表现方式产生过深远影响。就艺术渊源来说,在彩陶纹饰中就已传出了中国画物质的信息,包含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精神的某些要素,这值得我们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19.
吴冠中先生认为:绘画艺术属社会科学,体现的是文化,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产生不同的绘画艺术风格。因此,发展绘画艺术不能模仿或照搬,中国画的中西结合应立足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并与西方的艺术思维进行互补,才能真正达到本质上的结合。而不是形式上的结合。  相似文献   

20.
潘天寿作为中国近现代艺术史上著名的国画家,其绘画艺术在当代产生着重要影响.由个人的、民族的英雄壮美到全人类人文关怀的崇高圣美,应该是其绘画的一个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