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档案法》的全面修订,为“软法性条款”的研究提供了方向指引。藉由对软法理论流变的考察,归纳出“《档案法》是否为软法”的争议焦点,来对“软法性条款”的概念加以阐明。以范式理论为分析工具,“软法性条款”出场的理论动因表现为:从“部门法分立”到“领域法分野”;从“档案管理”到“档案治理”。在此基础之上,运用文本分析法,并结合规范条文的逻辑结构与规范目的,以对新《档案法》中的“软法性条款”进行规范识别。“软法性条款”的逻辑结构具有不完整性,具体分为名义软法性条款与实质软法性条款,前者包括陈述性条款、宣示性条款、赋权性条款,而后者是指倡导性条款。基于此,通过对“软法性条款”的规范阐释,可以促进新《档案法》的贯彻与实施。  相似文献   

2.
根据有关WTO框架协议,关税协定、贸易规则等将为我国经济发展增加一些新的贸易规范、经济政策约束,同时也增加了国与国之间多边利益关系的协调机制,以及框架协议内的贸易自由度空间。在这些相互制约的贸易规则下,从事更加开放的、更大范围内的自由贸易,将会形成一种新的世界经济秩序。“入世”将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定位和经济发展的走势带来深刻的影响。由于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间还不很长,市场建设、市场体制、市场法规等尚不完善,必然给我们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分析“入世”后国内市场建设与发展情况,需要建立一个…  相似文献   

3.
“入世”之后对中国印刷业有何影响?这是许多印刷界人士十分关心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应当从WTO的有关条款内容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1994年3月3日,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一项文件,宣布美国在18个月之后将根据情况可能对日本进口商品采取关税报复行动,这便是引入关注的“超级301”条款。依照此条款,被列入“黑名单”的日本商品若进入美国市场,届时将被征收高达100%的惩罚性关税。 这实际上是多年来美日贸易摩擦所带来的必然结果。美国贸易代表米基·  相似文献   

5.
中国加入WTO,实际上也宣告了我国各行业进入市场经济的“体制接轨性阶段”,广电业也不例外。因此,研究广电业的国际惯例和规则,是广电业做大做强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WTO:不是危胁,是考验中美、中欧相继达成双边贸易协定之后,中国通往世贸之路已是柳暗花明,近在咫尺。然而,一些忧国忧民之士却担心:中国加入WTO,可能会象羊入狼群,任人宰割。面对着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霸权,敞开国门的中国怎样迎接挑战?狼真的来了吗?权威人士指出,国人应走出“WTO恐惧症”的思维误区,入世并不等于全面开放市场,更不会是“任人宰割”。加入WTO不等于立即全面开放市场,不等于中国实行自由市场经济。因为中国并不是全面开放市场,如果实行彻底的自由市场经济,中国制  相似文献   

7.
对于文化霸权的解读,国内学术界有观点认为其是一个表现为单向、强势、带有侵略和殖民色彩的负面词汇。这实质上是狭隘地理解了“霸权”的概念,将不同文化间的关系简单地归结为“抵抗”与“敌对”,从而使自身囿于后殖民主义和文化一元论的框架之中。  相似文献   

8.
龚清华 《大观周刊》2012,(49):118-119
随着环境问题在全球不断升温,世界各国纷纷开始重视能源和环境问题。“贸易与环境”议题成为WTO新一轮多边谈判的唯一崭新议题。2001年,《多哈宣言》第31(Ⅲ)段中规定要求各成员国要降低或适当消除有关环境产品和服务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趋势不可逆转。本文旨在探讨WTO环境产品贸易谈判的由来和最新进展,并弄清WTO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发展的特点,以促进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述了葛兰西文化霸权理论及其基础,并用其理论分析了新时代背景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其他国家输送“文化霸权”思想,造成了对其他国家自主权的挑战。借助于信息时代的到来和全球化的热潮,这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特别是发达的信息产业,不断地向其他国家输出他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等等,全球化已经悄然演变为西方主宰,它赋予了其浓厚的“西方性”特征。本文旨在运用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提出应对措施,以提高我国广大民众的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以建立自己的文化领导权,发展我国文化产业,提高文化软实力,最终达到提高综合国情来排斥“文化霸权”主义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加入WTO之后,我们的出版业无疑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因为构成WTO的三大部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服务贸易总协定》及《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中,都有与出版业密切相关的条款。其中版权保护协议及出版、印刷市场准入等条款,都将对我国出版业产生重大的影响。 美术出版是我国出版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仅“美联体”就有46家成员社。各个美术出版社都在为发展美术出版事业作出自己的不懈努力。但是,以发展的眼光来看,由于几乎每个省都有一家甚至数家美术出版社,因此形成了大多数美术出版社的经济规模不大,集约化程…  相似文献   

11.
记者:在《焦点访谈》舆论监督力度日益醒目的时候,关于“焦点”类节目如何防止“话语霸权”倾向的讨论也常常出现。那么这类节目如何防止、消弭话语霸权?  相似文献   

12.
关于WTO的议论已经很多,对于我国传播业有何影响的研究也早就有了,但现在存在一个明显的问题,即我国所有关于“入世”的谈判,在大众传播方面并没有作出任何承诺,因此,“入世”对我国传播业的影响,从宏观上泛泛议论的较多,被动的如何“应对”的文章较多,我想进一步谈的是,具体的乌拉圭回合谈判文件的条款对我国传播业的直接和间接影响、WTO运作机制对我国传播业管理体制的挑战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文化研究与大众传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化研究起源于60年代的英国,90年代在发达国家形成了引人注目的新学。现代文化的文化霸权是在一个特定语境中的某种“社会共识”,因此,文化霸权虽由统治阶级主导,却有可能在斗争、谈判之中被改受和重构。从这种现实出发,文化研究不再是经典的文学批评,而是把视点集中在大众文化的再阐释之上。文化研究颠覆了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简单排斥。文化研究一方面以大众文化的研究代替了对“经典”的研究,一方面则以对女性、少数民族或第三世界的研究代替了对西方中心论的肯定。文化研究是从西方学院体制中产生的,它说明批评理论更加接近文化发展的进程。中国的大众文化研究应当借用文件.研究的巨大成果,对中国文化讲行新的理论阐释。  相似文献   

14.
杨于泽 《青年记者》2009,(17):57-58
一 “精英博客”和“话语霸权”是两个很“潮”的概念,时下社会热议,学界也在探讨。《中国新闻出版报》6月份就发表过述评,认为“名人博客”存在传播特权和话语霸权,必须进行法律规范,加强自律。所谓传播特权,表现在门户网站以超链接方式向受众推荐;所谓话语霸权,是指博客的所谓“民风效应”,即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记者黎松峭)针对近一段时间以来业内的一些人士撰文或发表谈话,极不负责任地发布所谓“中国加入WTO后将全面放开出版业”的不实信息,中宣部出版局局长邬书林近日借出席全国部分期刊社长总编座谈会之机郑重强调:中国从未承诺加入WTO后放开出版业。邬书林强调指出,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日子日益临近,一些错误的言论信息也在出版界传播开来,典型的如“放开出版论”,这是极不负责任也是毫无根据的错误说法,极易误导从业人员,误导业外、域外资本,如不及时澄清,将会造成不良后果。邬书林严肃指出,作为一个主权国家,中国加入WTO的条款里根本就没有放开出版的承诺,仅有的一条涉及出版业的条款规定的只是书报刊发行环节的部分、逐步放  相似文献   

16.
依据“目的词”之差异,合并使用语义分析,可将《档案法》中的法律条文区分为“国家法益型”条款、“社会法益型”条款及“个人法益型”条款。经统计,“国家法益型”条款的占比是25.5%,“社会法益型”条款的占比达66.35%,“个人法益型”条款的占比为8.15%。与一般的部门行政法有所不同,在《档案法》中,所呈现的是“个人-社会-国家”的三元法益结构,且“社会法益型”条款占据绝大多数,这是由档案立法理念转型和档案社会化趋向所共同造就。除此之外,《档案法》中还存在着特殊的“法益集聚”现象,这是由其现代“领域法”属性所导致。面向未来,应以“档案治理现代化”为基点,实现“国家法益型”条款、“个人法益型”条款和“社会法益型”条款的动态平衡;以“社会法益”为切口,反映档案事业的社会化需求;以“个人法益”为视角,使得“个人法益型”条款真正实现对公民之“赋权”。  相似文献   

17.
《中国出版》2000年第5期发表了潘国彦先生《“文字霸权”与编辑理念》一文 ,读罢有些感慨。潘文从职业道德的“自律”要求出发 ,提出编辑要尊重作者、尊重读者 ,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力 ,警惕和防止“文字霸权” ,要把手中的笔看作是“况钟的笔” ,慎之又慎。这无疑正确且发人深省。笔者作为编辑 ,从业已有十多年了。面对潘文中“文字霸权”一词 ,竟有些惶恐不安 ,因之不知所措也就在所难免了。为什么?因为潘文在警醒编辑们不要犯“文字霸权”错误的同时 ,对许多相关问题都未予解决。从内心深处而言 ,我是反对编辑搞“文字霸权”的 ,但是…  相似文献   

18.
董浩 《今传媒》2016,(5):39-41
当下,每个人几乎都逃脱不了广告的“骚扰”,广告由最初的“告知”的功能,已变成了现如今的“话语霸权”,或者说已转变为一种“温和的暴力”(布尔迪厄),统治着人们,那么广告的“话语霸权”何以能如此“霸道”,本文笔者认为意识形态、技术、资本这三者的合谋是广告“话语霸权”形成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9.
WTO背景下中国广电产业化的另类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励 《新闻传播》2002,(9):4-5,33
加入WTO以后,中国广电业即将面临海外媒体及资金的冲击,如何应对这一悬在我们头顶的“达摩克里斯”利剑,我国政府力图通过组建大型广电集团的形式来主导中国广电业的“大洗牌”,并以此应对国外巨型媒体航母的挑战和竞争。但事实上集团模式是属于广电业“行政本位”体制下的产物,带有明显地贯彻政策的味道,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革命。而加入WTO则将意味着对一种全新的制度形态、法律文化和政策系统的接受,集团化经营是广电业整合的一种方式,但绝不是惟一的方式,中国广电产业的发展应有多条路可走。本文拟从对WTO背景下中国广电业生存环境的改变进行反思和研究,分析集团化模式的种种弊端,并从资本运这一角度对中国广电产业进程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中国加入WTO后,西方国家的传媒巨头们正厉兵秣马,准备抢占中国21世纪的舆论制高点。尽管我们在涉及新闻的条款上未作具体承诺,但是西方媒体不会罢休,他们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一定会千方百计地寻找突破口。当我们和国外的同行“狼”们面对面站在同一个竞技场上的时候,我们的编辑记不妨冷静地想一下:我们有胜出的信心和能力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