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陈姝彤 《大观周刊》2011,(33):13-14
广告翻译属于一种特殊文体的翻译,有着极强的目的性。主要的广告翻译原则有动态或功能对等原则、传意/交际翻译原则、目的论功能主义原则。本文通过这些翻译原则探索几种可能的广告翻译策略,并且提出了广告翻译的四个要素。  相似文献   

2.
翻译是语言形式的转换,也是文化信息的传播.广告不仅是一种商业活动,也是一种文化交流.中西方在价值观,风俗习惯上有很大的差异.本文从跨文化的角度分析广告的传译,探讨广告翻译的策略,并提出了在广告翻译中应该注意的几个原则.  相似文献   

3.
中外广告在哲学思想、价值观念、文化心理、宗教信仰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功能翻译理论认为,为实现交际目的和功能,对原文做适当的增删以及改动都是可行的。因此,应以功能翻译理论为指导,通过转换文化信息、保留文化信息、补遗文化信息等策略来实现广告翻译中的文化调和。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发展,跨国经贸活动的增多,广告翻译显得越来越重要。译界人士运用不同的理论对广告翻译进行指导,已取得了瞩目的成绩。本文借鉴语用学中的关联理论以及关联理论的翻译观,重点探讨了关联理论指导下的广告翻译策略,并提出了若干广告翻译方法,旨在从一个较新的角度阐释广告翻译。  相似文献   

5.
广告效果对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广告而言至关重要,其核心指标为到达率、记忆度、喜欢程度和购买欲程度。随着广告教育及信息功能的日渐凸显,提高广告制作质量,净化广告市场,势在必行。为达到提高广告制作质量的目的,本文运用语用学中Grice的合作原则解读英语商业广告,探讨广告记忆度策略和翻译。分析发现,对合作原则的违背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商业广告的语用策略,它有利于增强广告的记忆度,提高广告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6.
周浩 《新闻爱好者》2010,(10):46-47
翻译不仅是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形式上的转换,也是两种不同文化信息间的转换。中西方文化在文化背景、价值观以及社会习俗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因此我们在翻译的时候不能简单而机械地翻译。广告的目的是宣传产品,如果一则广告翻译不能恰如其分地表达出产品的特性和优点,就发挥不了其宣传的作用。因此广告翻译应根据广告语言本身以及目标市场采用各种翻译策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宣传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模糊词汇应用于广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广告的最终目的。而广告中模糊词汇的成功翻译也将直接影响其在译语读者中的宣传效果。本文分别从形容词、动词、拼写变异词、比喻词、模糊限制语五个方面探讨英语广告中模糊词汇的语用功能并就实例对其翻译进行详细的分析。鉴于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为了最大限度地再现英语广告中模糊词汇在译文中的宣传效果,在翻译英语广告中的模糊词汇时,译者既要正确理解和推断其基本意义,又要结合交际情景、原文和译文的文化背景等再现模糊词汇在原文中所产生的语境效果。  相似文献   

8.
卜薛婧 《今传媒》2015,(2):173-174
双关语是英语广告中较为常见并且非常受欢迎的修辞手段。由于语言、文化及表达习惯的差异,双关语在翻译的过程中较为艰难,并也在翻译界存在一定的争议。本文通过对英语广告和双关语的特点、功能及其对其两者之间的关系分析了解,从翻译学的角度,利用翻译学理论,对双关语在英语广告中的翻译做出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不同的功能 不同的策略——从目的论看汉英旅游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翻译目的论的指导下,分析了旅游翻译的目的并对旅游资料进行文本分类,然后结合Nord提出的两种翻译策略,得出处理两种旅游文本中的文化因素的结论,即译旅游广告,可采取工具翻译;译导游词,可采取文献翻译。  相似文献   

10.
陈雪梅  金源 《大观周刊》2011,(18):167-167
近年来,学界对广告翻译的研究并不缺乏,但大多学者还是坚持从翻译的技巧性切入,而将文化的差异性处理模糊化。本文认为,只有对广告语言的文化现象做进一步的分析,才能对广告进行更好的翻译。本文参考陈宏薇教授在《文化语言学》一书中提出的三个文化层次,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具体研究广告翻译体现的不同的文化层次,并提出适合的翻译方法.从而达到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  相似文献   

11.
杜雯 《大观周刊》2011,(31):126-126,150
本文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对广告中的隐喻进行尝试性的探讨,认为广告中的交际是一种明示推理交际,广告标题是广告内容和读者之间的最佳关联。本文对主要翻译理论进行了回顾,提出以关联理论为指导,选择最具隐喻语言特色的广告来探讨隐喻翻译,尝试对隐喻翻译问题做出自己的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2.
从文化视角透视广告的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告翻译作为信息编码的一种应用语言,已逐渐从普通语言家族中脱颖而出,形成一种相对独立的独具特色的应用性语言。广告的翻译应首先考虑广告鲜明、独特的语言风格,其次是运用各种翻译技巧尽可能地忠实原作内容,用译中最贴近而又最简洁、自然的对等语将原作信息表达出来。应当强调的是广告的翻译必须是在符合受众主流化背景的前提下进行。对于每一个消费而言,都不可避免地要受他所处的化氛围的熏陶,这种潜移默化的熏陶随着他的年龄增长而变得根深蒂固,从而影响他的行为、决策,这其中当然也包括其购买决策,因为化因素对消费的购买决定有着巨大的潜在影响。所以广告翻译也应具有鲜明的化特色。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跨文化背景下中西方广告翻译中的文化差异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理论与实例对广告翻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刘娟  王超 《大观周刊》2012,(46):21-22
根据维索尔伦的顺应论,广告翻译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广告翻译顺应主要有语境顺应和语言方面的顺应.本文简单的从语言的两个方面———一语音方面和句式方面来分析广告翻译中的顺应现象。  相似文献   

15.
潘雅伦  周丽新 《今传媒》2020,(4):103-104
广告是商业文化交流最具表象特征的呈现方式,忽视文化问题会在广告翻译领域带来严重的翻译错误。本文旨在探讨在多元文化框架下文本内涵的重要性,并通过举例说明,没有理解译入语和译出语的文化背景和内涵直接做口头翻译容易导致翻译错误。本文认为,跨文化交际调和在翻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刘立 《新闻界》2012,(13):19-21,80
翻译是跨文化交际的一种手段,新闻翻译的主要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实现跨文化交际。本文以跨文化交际理论和传播学理论为依据,以《今日中国》为主要研究文本,在分析具体翻译实例的基础上,探讨新闻翻译的标准、原则、策略,以期有效实现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7.
费米尔目的论的提出,打破了传统翻译停留在语言层次的局限,强调了翻译过程中的目的性原则: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翻译所应采取的方法和策略。本文主要选取《纽约时报》中文网的英汉新闻标题进行分析,探讨目的论视角下新闻标题翻译的实现效果。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新闻翻译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黄勤[1]收集了近27年(1979—2006)来我国新闻翻译研究的论文,总结了我国新闻翻译领域的研究成果,认为已有的新闻翻译研究的论文按照主题可以分为:新闻翻译理论、新闻翻译原则、新闻翻译批评、新闻文体特点及翻译方法和书刊评介。黄文同时  相似文献   

19.
本篇文章主要从新词语的含义、特点和汉语新词的维吾尔语翻译原则和方法两方面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重点提出了汉语新词语的翻译原则和汉语新词语的维译方法,其中包含3种翻译原则和6种翻译方法,使汉语新词语的维吾尔语翻译更加科学有效,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员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20.
郭勤 《兰台世界》2012,(25):10-11
一、傅雷与中国翻译文学翻译文学在中国近现代文学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在中国翻译文学史上,有三位必须被载入史册的重量级人物:严复、傅雷、钱钟书。在时间顺序上,严复是早期中国翻译文学的代表人物,严复对翻译文学作出的里程碑意义的贡献就是他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翻译工作应该遵循"信、达、雅"的基本原则。这项原则对于后世的翻译工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是人们评价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