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媒体侵权”是大众传媒经常遇到的纠纷.目前,新闻视角的不断扩大和报道题材的深入挖掘,新闻报道已经延伸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之中,使“新闻侵权”或者“媒体侵权”这一问题不断发生.笔者就一则案例探讨新闻媒体的侵权问题,以及新闻采访权与公众知情权的关系,并对新闻侵权主体的如何确立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新闻侵权纠纷发展趋势 在资讯越来越重要的现代社会,媒体侵权纠纷已成一种常态.具体来说,当前新闻侵权有如下趋势:一是涉案媒体多元化,不但传统媒体涉讼频频,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也日益发展成侵权主要媒体;二是侵权对象多元化,媒体侵权对象从公职人员、社会公众人物向普通民众、社会组织扩展;三是媒体侵权内容多元化,从原先较单一的媒体名誉侵权向隐私侵权、肖像侵权等人格权利扩展;四是侵权索赔目的多元化,有从单纯的恢复名誉、消除影响向阻吓媒体监督权利行使方向转化趋势;五是纠纷解决方式诉讼化,目前有关媒体侵权纠纷解决的机制基本限于诉讼解决,其他可替代诉讼的解决机制还没有引起相当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万珂 《中国广播》2005,(2):31-32
近年我国新闻侵权纠纷层出不穷,媒体在应对新闻侵权诉讼时败诉率偏高,引发了诸多新闻界人士的呼吁,这其中原因与诸多政治法律制度有关。但在我国的新闻侵权法律制度中,抗辩事由单一也是媒体败诉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那么,什么是新闻侵权的抗辩事由?我国新闻侵权法律中规定了哪些抗辩事由?为什么说抗辩事由单一是造成媒体败诉的一个重要原因呢?  相似文献   

4.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然而仅仅做到真实,就能防范新闻侵权吗? 当然不是。随着公民权利意识的不断增强,媒体进行的真实报道导致的侵权纠纷越来越多,媒体被推向被告席的新闻侵权案例逐年快速增加,媒体侵权败诉屡见不鲜。作为新闻工作者,要防止踏人新闻侵权雷区,必须远离六类容易被忽视的新闻侵权,始终在法律授权的范围内进行采编工作。  相似文献   

5.
在公民法治观念日益增强、新闻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因新闻侵权而引发的新闻纠纷乃至新闻官司已不鲜见。总结经验教训,避免新闻纠纷,事关媒体信誉,必须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6.
新闻侵权纠纷对任何一家媒体来说,都是棘手的烦心事,不仅“劳民伤财”,弄不好还有损自身形象。因此,如何在进行新闻报道的时候避免新闻侵权的发生,是媒体和记者们一直在探讨的问题。新闻侵权包括的内容非常丰富,有新闻侵害名誉权、隐私权、肖像权、荣誉权、姓名权,著作权等。  相似文献   

7.
新闻侵权纠纷对任何一家媒体来说,都是棘手的烦心事,不仅“劳民伤财”,弄不好还有损自身形象.因此,如何在进行新闻报道的时候避免新闻侵权的发生,是媒体和记者们一直在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陈治家 《青年记者》2010,(18):17-18
近年来,由新闻报道引发的纠纷增多,记者需避免新闻造成侵权,但采访报道中记者不经意给他人造成误伤,甚至把自己卷进侵权案件,伤害媒体公信力的事件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由新闻报道引发的纠纷增多,记者需避免新闻造成侵权,但采访报道中记者不经意给他人造成误伤,甚至把自己卷进侵权案件,伤害媒体公信力的事件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无论是在电视、广播中,还是在报纸、期刊上,明星绯闻可谓屡见不鲜。与此相对应,围绕明星绯闻的新闻纠纷和新闻诉讼也日渐增多。只要稍微留心一下相关的媒体我们就会发现,明星和媒体间的关系好好坏坏聚聚散散,你方唱罢我登场,悲剧闹剧竞相上演,构成了现代社会一道独特的社会景致。和任何公民或法人与新闻媒体发生侵权纠纷以后最终的解决准则一样,明星与新闻媒体的侵权纠纷最终解决的依据也只能是法律。但是,由于明星作为公众人物,他们在法律规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以报社、杂志社、电台、电视台为被告的新闻侵权案件数量持续增长.涉及的赔偿数额屡创新高。那么新闻侵权的原因何在?媒体又应当如何避免和应对新闻侵权纠纷?就这些问题.记者日前走访了北京市律协传媒与新闻法律事务专业委员会主任任丽颖律师。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新闻媒介和新闻报道者被推上被告席的现象日渐增多。据有关部门统计,在全国法院系统受理的名誉侵权案件中,仅因报刊文章引起的新闻诉讼案就占到了20%以上。从法律的角度去审视,这些引起新闻侵权纠纷案的新闻报道本身或多或少都存有一些问题。因此,探讨新闻侵权纠纷的产生及如何避免,是摆在新闻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将引发侵权纠纷的新闻报道称之为“官司”新闻,把新闻报道引起的纠纷诉讼称之为“新闻官司”。  相似文献   

13.
单文婷 《视听界》2009,(6):96-100
今年8月,在依山傍海、海风习习的港口城市连云港,《视听界》举办了“2009广电媒介素养提高班”,参与学员都是地方广电入。近年来,状告新闻侵权的官司越来越多,新闻纠纷和新闻诉讼令媒体和记者深受其扰.广电新闻工作者迫切地想了解如何避开新闻活动中的法律误区,对新闻侵权有着深厚研究的顾理平教授成为我们邀请的开课嘉宾。  相似文献   

14.
因新闻作品引起的侵权纠纷主要包括两类:第一是对新闻作品的知识产权而不是作品内容所涉及的权利产生争议;第二类即本文所称新闻侵权是指新闻内容侵害他人人格权而引起的侵权纠纷.  相似文献   

15.
新闻应用客户端“今日头条”,因大量转载传统媒体的新闻稿件,引起版权纠纷。这个问题应引起新闻界的高度关注,因为原创新闻是传统媒体核心竞争力所在,不能随便被新媒体侵权。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新媒体不能漠视版权,应让法规来保护媒体原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应在深度融合中寻求共赢之路。  相似文献   

16.
盖雷平 《新闻三昧》2008,25(5):10-13
近年来.随着媒体对公众人物报道评论的不断增多,新闻侵权官司逐渐曾多。自1985年以来,我国已经发生过上千起新闻官司。在这些新闻官司中,绝大多数都是围绕着名誉权的纠纷而展开的,而其中媒体败诉的居多。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04年审理的15起新闻侵权案件中,只有1起是媒体胜诉。公众人物的名誉权的法律保护以及新闻自由的界限,成为备受法学界、新闻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实践中,名誉权纠纷案件也已产生了一系列案例,如范志毅诉《东方体育报》案、余秋雨诉肖夏林及《北京文学》案、陈永贵近亲属诉吴思及《北京青年报》案、张西德诉《中国农民调查》作者陈桂棣、春桃夫妇案等等。  相似文献   

17.
新闻媒体的性质及其社会角色,决定了媒体在传播信息、实施舆论监督时,极易卷入侵权纠纷中.过多的新闻官司,不仅干扰媒体的正常工作,而且使媒体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因此,加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尽量减少由于侵权而引发的官司,已是媒体必须认真对待的严峻问题.本文将就媒体当前最容易涉及法律纠纷的主要方面作一简要的分析,包括:隐性采访,公民名誉权及隐私权,著作权,对未成年人的报道与犯罪报道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计划经济体制成功向产业化经济体制转变。新闻媒体也在这场变革中华丽转身,但同时也产生了诸多弊端,新闻监督活动中新闻侵权现象的增长趋势过于迅速就是其中之一,这不仅是对公众权益的侵害,更是新闻从业人员面临的巨大挑战。对于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本文从新闻法制不健全,法律出现空白地带;公众对媒体印象认识上的复归;全民法制意识的增强等社会原因和新闻媒体产业化经营趋势加强,新闻人员急于求成;部分记者道德素质低下,法律意识较差;部分新闻从业人员业务素质不高等媒体自身原因方面进行综合论述,进而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9.
王婧 《新闻传播》2010,(7):54-54
由于《新闻法》的缺位,新闻侵权这种介乎于新闻学与法学之间的纠纷.很多时候还是通过媒体与司法部门间的“角力”,进行着一次次观点的震荡和磨合,通过一次次胜诉和败诉,梳理着媒体应有的权利和义务。在这方面,以社会新闻为主要报道内容的都市报体味更多,值得总结的经验也最多。  相似文献   

20.
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新闻侵权,避免因新闻侵权造成的纠纷和诉讼等问题,是摆在新闻机构和新闻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新闻侵权的主要类型、表现以及如何防范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