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胡同"这个词最早见于元曲.读关汉卿所著《单刀会》剧本中有:"杀出一条血胡同来"的戏词.《析津志》一书里讲得较为贴切:"京中二十九巷通,巷通本方言",就如同上海称胡同为"弄"一样.再有胡同一词出于元朝,与蒙古语演化而来有关.作为元朝当政的都城北京,当时在生活中免不了用一些蒙语词汇来称呼,至今北京还有用一些蒙古语称呼的地名:如沙拉胡同、蚂螂胡同等.  相似文献   

2.
徐冉  朝阳 《档案天地》2015,(2):58-63
胡同,多见于中国北方城镇、农村。"胡同"一词,最早见于元曲,如关汉卿的《单刀会》中有"杀出一条血胡同来"的词句。关于胡同一词的来源,据《北京的胡同》一书载,"胡同"虽是元代出现在中国北方城市建筑布局中的一个专用名词,但其解释有三种,一是"胡同"来自蒙古语"水井。水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资源,因此水井周围是人们集中居住的地方,将水井转为街巷之意,称为胡同;二是胡同相当于小道路、横街、小巷等。也是从蒙古语来的;三是金末元初,  相似文献   

3.
鹿璐 《北京档案》2006,(8):46-47
金井胡同在宣武门外,是一条南北向的胡同,它南接达智桥胡同西口,北到上斜街.金井胡同的得名,据说是源于胡同里的一口井.这口井可不一般,名叫"金井",于是胡同便依此取名为金井胡同,并一直沿用至今.这口"金井"据说就在胡同1号院门前.  相似文献   

4.
总布胡同坐落在北京东单北大街,是一条老胡同,有着600多年的历史.总布胡同明朝属明时坊,之所以叫它"总布胡同",一说是因为总捕衙署(相当于公安局)曾设在这条胡同,后来可能是"总捕"这名儿不好听,所以后来改叫"总铺"胡同;另一说是因为总铺衙门就设在这条胡同里而得名.总铺,即总甲理事之所.乾隆时整顿地名,"总铺"胡同改叫"总部"胡同.清末宣统年间,改叫"总布"胡同.  相似文献   

5.
沧海桑田,物换星移,又到了十二年一轮回的狗年了.狗年说狗,顺理成章,不免要说一说京城的狗尾巴胡同. 如今的四九城,已经没有一条胡同唤作"狗尾巴胡同"了.而百年前的京城,却有很多条狗尾巴胡同.笔者查阅了1929年出版的《北平指南》一书,在59页上很轻易地找到了11条狗尾巴胡同,外加1条狗脖子胡同的记载.所谓四九城——"里九外七皇城四"也,足不出今天的二环路,便有11条狗尾巴胡同,当然可以称得上"何其多"了.只是后来,这些"狗尾巴胡同"拆的拆、合并的合并、易名的易名,如今再没有一条被称为"狗尾巴"的胡同了.从《北平指南》所述可知,1929年成书时,这11条狗尾巴胡同中有6条仍叫狗尾巴胡同,故书中直接指明其位置.另外5条则称"详××",说明已经易名,但在市民中仍习惯称其为狗尾巴胡同.  相似文献   

6.
"有名胡同三千六,无名胡同赛牛毛。"胡同是北京特有有,是平民生活的一个缩影。曾经的人生百态,现在人的过去记忆,都能在胡同里显现。走进胡同,可以安静,可以喧闹,都不会破坏它的意境。条条窄道交错蟠扎,院落层层叠叠,胡同是北京的血脉,是北京人的骄傲。如一位民俗专家所说:"没有胡同,何谈墙缝文化。没有墙缝文化,怎么谈得上京腔京韵?"闲庭信步地走进幽深而神秘的胡同时,能够看到怎样的精彩?走进胡同,感爱不仅是市井文化,还有文化中的北京。  相似文献   

7.
北京城古树名树很多.大家都知道,天坛公园有棵翠柏号称"九龙柏",北海公园有棵白花银杏树号称"白袍将军",潭柘寺有棵歪脖松号称"遮阴侯".然而有一棵历经元明清三代近千年、号称"酸枣王"的酸枣树,却很少被人提起,就连园林局的一些老领导、老专家,也似乎感到挠头陌生.这棵酸枣王就生长在崇文门东花市大街上堂子胡同14号院内,它历尽沧桑,"委屈"而顽强生活了八个多世纪,至今郁郁葱葱.  相似文献   

8.
近日,东方出版社出版了王彬先生所著的《胡同九章》一书,反响不错.有评论文章说,此书是第一部从井田制的角度讨论北京胡同的著作,从而使胡同研究进入了理论层面,令人欣喜.  相似文献   

9.
正这张由著名老一代新闻摄影家钱嗣杰于1950年拍摄的女子扭秧歌的照片曾刊登在1950年的《人民画报》,画面反映的是1950年4月,在北京妇女生产教养院内,接受改造的妓女与妇女干部一起兴高采烈的扭秧歌,从她们每个人脸上露出的笑容就可以看出摆脱旧社会重获新生的喜悦。新中国成立前,位于北平第九区的前门外大栅栏附近的妓院较为集中,被称之为"八大胡同"。"八大胡同"包括:百顺胡同、韩家潭(今韩家胡同)、陕西巷、石头胡同、李纱帽胡同(今大力胡同和小力胡同)、朱茅胡同、朱家胡同、王广福斜街(今棕树斜街)等。1949年6月,北平市政府开始对全市妓院开展调查,第九区成为  相似文献   

10.
胡守文 《出版广角》2014,(13):10-11
正书和人有关。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或发现了人,或描述了人,或记录了人,或成就了人,甚至毁灭掉一个人。做了一辈子书,书已成为我的恋人和精神伴侣。从早到晚,从家里到京城东四十二条胡同那个四合院的出版社,从东瀛之国的东京神田町旧书店一条街,到美茵河畔那闻名世界的出版人狂欢节法兰克福书展,几十年了,我似乎都在为一件事奔忙——孔夫子搬家,尽是书。围绕书,曾经产生过那么多有滋有味的故事,随便讲一件吧。1983年冬,有《中国青年》杂志的  相似文献   

11.
北京站口北面有条街现叫"朝阳门南小街",它南起北京站口,北至朝阳门内大街.这条1公里左右长的街道,其两侧相通多条胡同.以两条对称的东两走向胡同东总布胡同和西总布胡同为界,把这条街分为两段,南至北京站口这段原名叫"方巾巷街";北至朝阳门内大街这段原名叫"朝阳门内南小街".现两段合称"制阳门南小街".  相似文献   

12.
在建国门内大街路北,有一座中国社会科学院大楼.它附近的胡同还分别名叫 "贡院东街"、"贡院西街"和贡院头条、二条、三条等.  相似文献   

13.
媒介素养教育的历史与前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媒介素养研究学者W·James Potter在他的<媒介素养>一书中针对媒介与人的关系打了个比方,他说:"媒介传播效果对人的影响就像天气对人的影响一样,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且存在形式多种多样.  相似文献   

14.
正北京有好多条古老的胡同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讲不完的动人故事。笔者曾因家里拆迁而搬进大羊宜宾胡同一个亲戚家的房子,后来翻阅史料才知道这条胡同凝聚着历史的幽香。大、小羊宜宾胡同位于北京东单东面、建国门西北面,明代叫杨仪宾胡同。在明代,宗室诸王的女婿称为仪宾,这是对上层的尊称。普通百姓只知道驸马,知道仪宾的很少,所以长期口耳相传就走样了。有的学者以为是由大羊尾巴(读"以巴")和小羊尾巴改为大、小羊宜宾胡同的,其实有误。谈到大、小羊宜宾胡同的历史,不能不提到"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学生游行队伍从天安门广场出发,向东交民巷使馆区进  相似文献   

15.
从北京最窄的胡同谈起王晓芳有人说,北京最窄的胡同是耳朵眼胡同,在西长安街六部口内,它的名字极佳,正好形容胡同之窄。如今这个胡同已并入六部口,名存实亡了。有人说,位于东珠市口的高筱胡同算是北京最窄的胡同了。一个胖子就能堵严胡同,谁也过不去。这并非夸张。...  相似文献   

16.
吴静 《图书馆杂志》2008,27(3):89-91
读书有很多惬意的时候,比如清茶一杯,柔灯一盏,比如花前月下,看史观人,又比如因书结缘,以书会友……大抵读书之乐,并不仅仅在于"读"这一动作,而有许多书里书外的人缘书情,于是也就有了"书文化"之说.由中国阅读学研究会副会长、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徐雁与<开卷>杂志执行主编董宁文共同主编的"开卷读书文丛"(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版),正是高张"书文化"之帜,为今年"世界读书日"活动策划问世的一套好书.  相似文献   

17.
对于北京的传统文化,我特感兴趣,一有空儿就去胡同里走走.我以为,古都北京是由胡同来表现城市肌理的,胡同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内涵深邃,走在胡同里犹如游览一座座立体博物馆,细细品味总会得到一些启迪.  相似文献   

18.
从北京东长安街东端北行里许,有条小巷,旧称赵家楼胡同,原为前后曲折呈U字形走向,总长约300米,后来将该巷一分为二,前巷为前赵家楼胡同,后巷为后赵家楼胡同.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出版的<京师坊巷志稿>,就收录有"赵家楼"条目,作者朱一新未曾对赵家楼的主人加以考证和注释,赵家楼的由来成了一个不解之谜.尽管如此,赵家楼仍然是京城著名的胡同之一,其所以出名是由于历史事件"火烧赵家楼".  相似文献   

19.
都说北京夏天的槐花香满街,其实是香在胡同里,香在它的京味文化中。在那些幽深的巷子里,槐树、胡同和四合院,才是真正北京文化的"味儿"。来北京,逛名胜景点只是看其华丽的外表,深入胡同游,静静地走,细细地品,触摸  相似文献   

20.
自古有传,天子脚下“卧虎藏龙”,北京城里遍布名人。仅在小小的总布胡同中,就有数不尽的名人能士。东总布胡同、西总布胡同和北总布胡同这三条历经沧桑的古街,不知遍布多少作家、学者、艺术家、名医、军政要人及宗教人士等各界名人的足迹,体现了总布胡同深厚的文化底蕴。一、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