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由中国阅读学研究会副会长、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徐雁与南京<开卷>杂志执行主编董宁文共同主编的"开卷读书文丛"(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版),正是高张"书文化"之帜,为今年"世界读书日"国民阅读活动而创意选题并策划出版的一套好书.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阅读学研究会副会长、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徐雁与南京《开卷》杂志执行主编董宁文共同主编的“开卷读书文丛”(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版),正是高张“书文化”之帜,为今年“世界读书日”国民阅读活动而创意选题并策划出版的一套好书。  相似文献   

3.
不读书主义     
关于读书,有一些迥异于社会主流道德的价值判断.比如偷书,在读书人看来并不羞耻,反倒是一种荣光.三七就写过一篇《偷书者说》,文尾说自己"还有些道德上的自责,为了解决良心上的问题,我偷了一些伦理学的书".  相似文献   

4.
读书的选择     
读书的方法很多,读书的途径也很多。有字的书在图书馆,在书房,在书柜;无字的书在社会,在人间,在工厂,在农村,在矿山。读有字书易,读无字书难。不读,易也不易;读了,难也不难。难易之辨在乎心耳,亦关乎人耳。面对浩瀚的书海,我们有更多的选择。数量大,问世易,使图书的生产良莠不齐,其中杂有不少文化垃圾。一个人不仅根本不可能读尽天下的书,而且也不宜以有限的精力,去读一些对自己无用甚至有害的书。“开卷”并非都“有益”。别林斯基说过:“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坏。”因此,即使从阅读的选择从阅读的…  相似文献   

5.
丁亥晚冬,数十年难遇的大雪为石城披上了一身素裹的冬装,白雪衬托出清凉山凤凰崇正书院里暖黄色的灯光。新年出炉的两套“读书文丛”——《鸡鸣读书文丛》和《开卷读书文丛》(均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版)首发品评会,正在热烈的氛围中展开着话题。 《鸡鸣读书文丛》收录有《枥斋余墨》(魏荒弩)、《江南读书记》(王振羽)、《云集》(止庵)、《千年的桨声》(刘汉俊);《开卷读书文丛》收录有《书缘未了》(章品镇)、《不再重现的图画》(白桦)、《朋友家的屋顶》(韩沪麟)、《雁斋书事录》(徐雁)、《美丽的旧书》(瞿光辉)和《开卷闲话四编》(子聪)。两套丛书都以“读书”为主旨,因而在此一同举办首发式暨新书品评会。  相似文献   

6.
由上海市家庭读书活动指导委员会主编的《读书风采录》一书,已在’97图书馆服务宣传周前夕出版,该书收录了多年来全市开展家庭读书活动涌现出的优秀读书示范户的典型事例.他们的读书心得及读书生活的真实记录。家庭读书活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一朵小浪花。  相似文献   

7.
这里的"闲话",指的是<开卷闲话续编>这本书.先说"开卷".曾经是六朝故都的金陵南京,不仅是春风胜游之处,从来也是书香馥郁之地.如今但凡喜爱读点好书的文化人几乎都知道,南京有座气度不凡的凤凰台饭店.之所以说它"气度不凡",是因为这家饭店创办了一份名为<开卷>的读书杂志,免费赠给来店的客人和海内外的一些书爱者与文化人.  相似文献   

8.
编辑人员,特别是刊物主编,需要有一种明确的文化使命感和文化意识。《读书杂志的职能与编辑工作的要求》一文对类似这些问题的体会,不仅对读书杂志,而且对其他文化刊物的编辑人员,都会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9.
对于"书",大约没有别的文字会像汉字这样用一"读"字约定得如此准确、有力和明白. 上学,叫"读书".尽管也有叫"念书"的,那原意不过是说"读书"要"念",所谓"书声朗朗"而已.  相似文献   

10.
实施"知识工程"中读书活动专题的选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工程"是以发展图书馆事业为手段,以倡导读书、传播知识、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一项社会文化系统工程,是推进基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实施科技兴国战略方针的有力之举.实施"知识工程"就是要吸引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热爱书,多读书,读好书,将读书与用书紧密结合起来,从而提高群众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而读书活动专题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实施知识工程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1.
正如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各人的读书感受、体会亦不同.我的读书经历,概括为为三句话:爱读书,常不释卷;好读书,不求甚解;读好书,掩卷长思. 爱读书,常不释卷.余读书,自幼始,初如<十万个为什么>、四大名著等.文革时期,可读之书有限,父母下放边城,母亲在保山日报社做资料管理员,反倒能接触到各门各类之书,如哥白尼<天体运行论>等,那时正青春年少,求知欲强,青春作伴好读书,虽有些书只是半懂不懂,但却乐在其中,并逐渐养成了读书习惯,一直至今.古人有"三上"(马上、枕上、厕上)读书法,如今无固定读书时间,但亦沿袭此"三上"之法,只是把古人的"马上"变为"飞机上"、"火车上".  相似文献   

12.
读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心读书,书给人以正气; 耐心读书,书给人以英气; 潜心读书,书给人以骨气; 热心读书,书给人以豪气; 悉心读书,书给人以灵气; 痴心读书,书给人以秀气;  相似文献   

13.
凤凰卫视推出的读书类节目《开卷8分钟》,在播出一段时间后,引来人们的追捧,通过对《开卷8分钟》的节目策划以及主持人这两方面的分析,看《开卷8分钟》如何坚守以及对其他读书类节目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素以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自矜,但我们的国民年平均读书的数量仅有欧美发达国家的几十分之一。最近的调查显示,中国人均每天读书时长为13.43分钟,不到上网时长的1/3。"世界读书日"的存在是一种提醒,读书在日常生活中已经被边缘化,以至于很多家庭全部的"藏书"就是孩子的旧课本和旧杂志。一个社会读书风气、文化气氛的塑成,需要政府和包括知识分子、出版社、媒体等在内的全社会共同努力。在一些国家,阅读被当做"总统工程"。比如,美国、法国、德国等国家由元首出面倡导阅读;英国政府拨款数  相似文献   

15.
读书     
《军事记者》2009,(4):62-62
读书.当然必须是读好书.读能够滋养性灵、陶,钊青怀的好书,从中体味足不出户而神游天下的乐趣.这无疑是一种享受。古人黄庭坚说:“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常读书的人性灵有赖于书卷的滋长。正所谓“书能香我不须花”,而后达到人书交融、书中有人、人亦是书的境界。日子一天天过去,新书放成了旧书.然而书这种物件与其他的不同,它会日久弥香,带着一种沉淀的意味,每次与它接触都会从心底涌起一种融融的温馨,似是故人来。  相似文献   

16.
雁斋的书橱里有一部多年前得自港台书展上的书《读书风华:名家对阅读艺术的观察》,是史蒂芬·吉柏(StevenGilbar)主编、陈苍多先生翻译的读本,1993年6月在台北出版。 书是厚厚的一册纸皮平装本,376面,中英文对照,图文并茂,开本阔大,版式也就疏朗而  相似文献   

17.
鸡鸣好读书     
薛冰 《全国新书目》2008,(Z1):12-12
新春伊始,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了一套"鸡鸣读书文丛",我得以先睹为快的,是魏荒弩先生的《枥斋余墨》,和王振羽先生的《江南读书记》。魏先生已届耄耋之年,历尽坎坷,所言及的书人书事,纵贯大半个世纪;王先生则正当年富力强,视野广阔,读书论文,横跨东方与西方。两本  相似文献   

18.
读书这么好的事情.通过阅读,可以把悠久浩瀚的人类文化放进自己的心灵,能够"给我狭窄的心,一个大的宇宙"(冯至的诗).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甚至说:"人类文明的种种工具中,唯书本为大.除书而外,其他工具都只是人类躯体的延伸.显微镜和望远镜是眼睛的延伸,电话是嗓门的延伸……书是记忆和想象的延伸."  相似文献   

19.
过年读书     
正似乎小时候都有过"过年不读书"的观念,记得大约五六岁的时候,刚认字不久,就会流畅地背一首童谣,歌词至今依然记得一清二楚: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等到秋凉冬已到,收拾书包过新年。"收拾书包过新年"正是宣布过年可以不读书的明证。于是就束书不读,忙乎着吃喝玩乐,走亲戚,逛集市等年事。过了几年,已有十来岁的时候,家长开始约束,要求用些时间读点书。  相似文献   

20.
世界上,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而且起码是两个面,有时还不止。 读书,也是。 说到读书,自然可以列出它的正面价值的许许多多方面。但是,它有没有另一面呢,即它的负面,有,而且相当不少。 每一个“过来人”,都有一堆复杂的记忆。 话题回到30年前。这是关于书的命运的。 我因多少有点沉迷于“书香”而接受了毕业留校任教的决定。但是,马上就亲历了文化的浩劫。因为要革文化的命,教书者和书,成了文化的替代物即革命对象。书在“文革”中被集中革命过两次:一次是初期“破四旧”,这次在大学里并没有大开“烧戒”,因为要留作批判材料乃至罪证。另一次是在教师被七斗八斗,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学要从城里搬到乡里山沟的前夕。读书确实无用了,既然读书无用,书也就失了存在的根据。 这样的时候,一般来说,不读书或少读书者遇到了自由快乐的盛大节日,因为这些人的负担最小,容易轻装上阵紧跟形势;而谁读的书多,谁的成绩大,甚至谁的藏书多,差不多就是革命矛头最先攻击的对象,起码是最被动的了,因为他们通常负担较重。 至于书,没法说话的书,就更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