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3 毫秒
1.
教学实践证明,作文教学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并不依赖于作文教材,而取决于教师个人的深厚积累,要想使学生写出精彩美文,我们语文教师就应精心撰写"下水文",体验学生写作的甘苦。如果教师能运用教给学生的写作方法写一篇"下水文",定然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新鲜感,并使他们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是语文教学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语文教师应该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入手,适当采用激趣教学的方法,让他们在学习中产生浓厚的求知欲望.从而使语文课堂教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侯建坤 《新疆教育》2012,(10):129-129
兴趣是学生取得成功的前提,要想提高他们的语文成绩,首先要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学习积极性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浓厚的兴趣,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内容的探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越高。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学生"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明确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学生对识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等于拥有了无穷的力量,他们会自觉地克服很多困难,想方设法抓住一切机会识字,并且学以致用。教学实践证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提高识字教  相似文献   

5.
兴趣是入门的开始,是学习的直接动因,是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求知的源泉,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通过广泛的阅读、兴趣的激发、习惯的培养以及多变灵活的教学过程,激发起学生对学习的热爱和对写作的兴趣,使他们把语文学习变为生活、生存的一部分。这样,他们就一定能够在语文中获得快乐,从而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在语文教学中,语文老师为了指导学生写好作文,可谓煞费苦心。然而,不少学生怕写作文,厌学作文,毫无写作兴趣。要把"要我写"转变为"我要写"、"我想写",就得充分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创作热情。一、激发成功动机大多数学生在学业上有一种强烈的成功需要,因此,激发写作上的成功动机,让他们品尝成功的快乐,能激发浓厚的写作兴趣,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怎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呢?  相似文献   

7.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成功的催化剂。对于我们语文教师而言,最大的成功就是让学生对语文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得其潜力主动开掘。这样的话,老师就可以教得轻松,学生也可以学得愉快,教学成绩自然会有大幅度提高。那么我们究竟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呢?笔者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经验,就如何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8.
一个人如果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不管条件有多么艰苦,环境有多么恶劣,他都会千方百计地学习,都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孜孜不倦.正所谓:"乐此不疲".所以兴趣的培养是我们教学的关键.对于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而言,小学生刚开始接触电脑,会对电脑怀有一种神秘而好奇的感觉,对信息技术知识充满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是信息技术课得天独厚的优势.但随着进一步的学习,学生对电脑的神秘感和好奇感会逐渐减弱,加上单调、枯燥的练习和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如果不注意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他们的学习热情就会很快下降.久而久之,会失去学习兴趣.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发生,在课堂教学中不妨尝试以下方法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9.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新课程理念的主旨是“学以致用,用以致精”。因此,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语文。因而在语文学习中,尤其要重视学习兴趣的培养。当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后,上语文课时,他们就会专心致志,课外也会广泛阅读语文读物,语文成绩就能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
通过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我对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学习方式的转变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要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其间有很多因素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兴趣的动力一般情况下,学生的具体活动集中表现为:"我要学"和"要我学"。"我要学"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要我学"是基于外在的诱因和强制。学生学习的成功与否与学习的兴趣有很大的关系。成功可以使人满足,获得的成功越大,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兴趣也就越浓。浓厚的学习兴趣会使学生的学习达到事半功信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识字教学又是基础中的关键。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才能让识字教学变得有趣,怎样才能提高孩子们的语文学习质量呢?笔者发现,激发孩子们的语文学习兴趣是改变一切语文学习弊端的最好手段。就目前的实际教学而言,语文教学的效率并不高,很多学生对语文学习没有兴趣,对语文写作比较恐惧都是事实,甚至对一些孩子来说,语文课对他们更是一种负担,所以我们要改变这种学习的怪圈,就应当从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入手。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主管原因。浓厚的学习兴趣,又是求知最丰富的源泉,是学习的动力。"那么,我们该如何来促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呢?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具备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才能有学习的热情.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依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研究他们学习、掌握知识的规律,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13.
林泰山 《考试周刊》2014,(60):49-49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一大难题,不少学生"谈文色变"。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缺乏作文兴趣。学生若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非常注重练笔写作,"作文难"的问题就可以找到解决的突破口。那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爱上写作呢?文章就这一问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4.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爱好写作,必须先激发他们的兴趣。有了浓厚的兴趣,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参与到写作中来。树立正确的"作文观",使学生"喜说乐写";创设情境,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多渠道积累写作素材,奠定良好的语言基础;作文命题要开放、灵活;学生自改互改,教师点评,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满足学生自然表现欲,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15.
吴玉裕 《新教师》2019,(8):38-39
兴趣是促进一个人自觉学习的原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在人的一生历程中,常常扮演着"导师"的角色.就拿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特别感兴趣这件事来说吧.因为学生喜欢玩计算机,为了能进一步了解它,有的学生竟然会自觉主动地看一些计算机技术方面的书籍,而且还积极动手去探索计算机的奥秘.倘若学生对写作有了兴趣,他们就一定会把学习写作当成一件乐事.兴趣,可以是后天培养的.教师只要能探究出学生的写作兴趣所在,并做到进一步的培养,就等于交给学生一把开启写作大门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16.
<正>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育阶段的重要任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了该阶段的识字教学目标: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12年级认识常用字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并要让学生"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张志公在《传统语文教育初探》一书中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与写作的基础与前提,字词的掌握程度会直接影响阅读与写作的水平。"所以我们应优化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教会他们识字的多种方法,最终提高学生  相似文献   

17.
孔子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强调教学要做到使学生“好之”、“乐之”,也就是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指个人因对客体的积极的爱好倾向所产生的情绪紧张态度。兴趣也叫求知欲,往往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源泉。一个学生如果对语文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会如饥似渴地钻研,就会专心致志地听讲,就会认认真真地完成作业,其学习潜能就会充分地挖掘出来。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越浓,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越高,语文成绩就越好。这是无庸置疑的教学规律。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相似文献   

18.
浓厚的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前提。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要认识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通过明确学习目标,营造课堂学习氛围,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以及让学生体验成功等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李青 《课外阅读》2011,(4):220-220
低年级语文是学生系统学习生字的开始。学生识字量的多少、识字能力的大小,会对他们今后的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学生“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学生有了识字兴趣,就会自主地向生字发挑战,并会尽力想办法掌握它们,把识字做为一种享受,轻松愉快的地进行学习。  相似文献   

20.
初中一、二年级,是学好语文课的黄金时代。从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来说,提高他们的写作兴趣,又是提高写作的第一步。学生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就能启动学生进行积极的形象思维,从而产生强烈的写作愿望。但是,兴趣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逐步发展和培养起来的。怎样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是作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对此,我们做过一些尝试,这里提出来和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