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声芳  袁晓东 《考试周刊》2008,(16):173-174
狄更斯在小说<雾都孤儿>里塑造的南希这一人物形象仅仅是小说中的一个次主要角色,但却是小说中一个极为典型的人物.她不像小说中的其他人物一样表现出或者好或者坏的某一面,而是在某些时刻表现出来的好的一面,某些时刻又表现出坏的一面.正因为这样,这个人物才更贴近于生活,这个人物的人性之复杂才值得我们来探究.本文将重点从她的人生所面临的重要选择来探讨她的选择和命运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怆怆文集》是女作家里扬的一部散文、小说合集。里扬一生坎坷,曾两次入狱,有着不平凡的经历,从而使她更深刻地洞察人生,更好地懂得爱与憎,成为善写悲剧的能手。她的作品感情浓郁,如烈火一样燃烧读者的心,悲怆动人,具有巨大的震撼力。本文通过对她的散文、小说以及表现手法与语言特点的分析,论述了充沛的真挚情感与鲜明的悲剧意识,是里扬作品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3.
24岁、入行9年、18部电视剧、6部电影、8次获奖……如此骄人的成绩成就了金来沅的演员之梦。他的每个角色都截然不同,每个角色都见证了他成长的足迹。发誓要当韩国的代表演员的他,把演戏当作人生最大的乐趣。走进金来沅的七彩世界,那里有梦想,有欢笑,有悲伤,更有一个七色的他!  相似文献   

4.
在当代文坛众多的女作家中,池莉是最具有独特意义的作家之一。随着视觉时代的到来,池莉的小说走势更加强劲,销量经久不衰;加之她的作品被频繁地改编成影视剧,更使她在文坛上保持着"高温"状态。从传播学、文艺学、文化学的视角分析,一部好的小说加上优秀的编剧、导演和演员,是池莉小说改编成影视剧成功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胡桃钳女孩     
她一直想写一部伟大的小说,在这个世界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一部名垂青史的小说,有很多人会研读它,不管它是晦涩还是直白。“中学生必读书目”里会出现它的名字,然后有一天,学生作文中动辄就会出现以她名字为开头的“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式的语句。  相似文献   

6.
《项链》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的一篇佳作。小说以其简练、精致而优雅的风格,成为全世界读者所喜欢的脍炙人口的名篇。它表现了小资产阶级爱慕虚荣、崇尚浮华、附庸风雅的悲剧人生。全文以女主公“失项链”为转折,先写她对奢华生活的追求,后写她由此而造成的悲剧;既写了她痴迷虚荣的可悲,更写了她为此而落得的凄惨。她虽然生活在十九世纪后期已成为帝国主义的法国社会,但在今天的社会里,我们依然可以把她放置在我们的生活中去感悟人生。  相似文献   

7.
人生沉浮数十载,倘若两个人真心相爱,守护彼此的承诺,这样的婚姻也是一种极大的幸福。婚姻并非儿戏,没有爱情的基础,婚姻将难以持续下去;有的人结婚为的是利益、性欲与金钱,这样的婚姻必定不会长久,更谈不上什么幸福。在《傲慢与偏见》这一部小说中,也给我们展示了几桩不同的婚姻,而值得我们思索的是,在当今物欲纵横的今天,婚姻的准则是否只有爱情呢?  相似文献   

8.
刘认军 《教师》2012,(15):5-7
她不是名人,也没有太多轰轰烈烈的事迹,相比以往我们报道的教育界的大人物、典型人物,她也许"渺小"。可她还是走进了我们的视野,缘于我们在为教育呐喊和歌颂的时候,她的思想更单纯,她的行为更纯粹,她的境界更高远。因为酷爱美,在追逐美的道路上她迷上了艺术,并徜徉在铅笔画的艺术长河里。她给自己的定义是当代最没有影响力的铅笔画家!诚然,在艺术元素光怪陆离的油画系和安宁静谧、意蕴深远的国画系遮盖的艺术世界里,铅笔画蜷缩在角落。在艺术与人生、美的本质的思索中,她一直坚守着自己的信条:坚持创作的纯粹,保持对艺术的虔诚,扎根在艺术的土壤里。曾经,她毅然走进北京宋庄这个先锋艺术家集中的部落里,后又决然离开远赴革命老区支教……她,就是我们今天这期特稿的主人公——一个名叫王芳芳的女人/支教老师/铅笔画家。  相似文献   

9.
首先,我们向您祝福,在这样一个时刻——元旦刚过,春节将临。我们祝福您在新的一年里安康幸福,工作顺利;祝福您的事业,当然,也是我们共同的事业——职业技术教育在新的一年里依然阔步行前,凯歌高奏!一如往年,站在时间遂道中的一个小小里程点上,我们努力在我们视野所及的范围里回眸观照您和我们共同献身的那个伟大事业在已经过去了的365个日子里所留下的深浅足印。因为,作为职教人,我们有必要独自留给自己一份温暖和慰藉,它会让我们更深刻地体味人生的伟大和追求的意义;我们也有必要让更多的朋友了解职业教育的价值,从而换来更多的同情、理解…  相似文献   

10.
艾丽丝.沃克的重要作品《梅丽迪安》是一部描写黑人女性成长的小说。从女性主义和文化批评的角度对该小说的成长主题进行分析,我们能更清楚地看到小说同名主人公梅丽迪安如何克服母亲的阴影、婚恋的失败以及大学教育给她人生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并在印第安文化和黑人传统文化的引领下,最终成长为一名坚定的"妇女主义者"。  相似文献   

11.
关键词英雄千钧一发的时刻,没有迟疑,没有茫然,只有用尽全力的一推。这一推,结束了靳伟杰的生命,却续写了四个孩子的人生。学识、修养、关爱、生命……她把一切都给了学生。甚至她的离开,都是她给予孩子们的最后一次教育:教给他们爱和生命的意义。她让深圳哭了。当人们听说了她的故事,含着泪说,女老师是个顶天立地的英雄!当孩子们在期末考试后被告知老师的离去,他们流着泪说,我们的妈妈走了。是什么让这个柔弱的女人成为奋不顾身的英雄?一位获救学生的家长说:“靳老师心里总是想着孩子。孩子忘不了她!我们忘不了她!”这样的爱,谁又能忘记呢?…  相似文献   

12.
面貌     
从六七岁的时候起一直到十四五岁为止,她在舞台上,经常都在哭泣。那一段日子里,观众其实也很爱淌眼泪。只要自己一哭泣,观众也会跟着自己哭泣———这样的想法就是她看待人生的最初的观点。人的面貌,在她看起来,莫不都是看了自己演的戏就会哭泣的那一种。她所不能了解的面貌,可以说一个也没有。照这样子说起来,这人世间,对她而言,实在是太容易了解的了。在整个戏团里头,其实也没有哪一个演员能像她所扮演  相似文献   

13.
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总有一种背脊发冷、心头发热的感觉,我敬重身残志坚、发奋有为的史铁生,更钦佩那位朴实、聪慧、坚强的伟大母亲.这篇文章的字里行间散发出母爱的光辉.犹如春日的阳光,温暖你冰冷的心田,照亮你人生的希望;这篇文章里更充满着一种母爱的力量,犹如冬夜里的火星,激活你沉睡的梦想,燃烧起你青春的激情,扬起你理想的风帆.母亲,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生命个体,以她的不幸和苦难,以她的聪慧和刚强,以她的无言和至爱,为史铁生,也为我们演绎出一曲人生悲壮而辉煌的生命强音!……  相似文献   

14.
朱光潜先生在《谈美》结束的时候送给青年朋友一句话:慢慢走,欣赏啊!人生是这样,读书也是这样。所以金圣叹说:吾最恨人家子弟,凡遇读书,都不理会文字,只记得若干事迹,便算读过一部书了。一本书,读出了什么,读出了多少自己的发现和创造,永远是衡量一个  相似文献   

15.
正2020年4月15日,麦家新作《人生海海》已经迈过了100万册大关,成为了纯文学里少有的超级畅销书。莫言读完《人生海海》后,兴奋地给麦家写了一篇评论文章:"在这本书里,麦家和过去作别,回到童年,去了故乡,那个生他养他的村庄。小说的迷人之处就在于它能把不存在的人物写得仿佛是我们的朋友。在茫茫人海中,也许永远找不到上校这样的人,但我们总是希望遇到这样的人,这也是小说存在的理由。"  相似文献   

16.
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总有一种背脊发冷、心头发热的感觉,我敬重身残志坚、发奋有为的史铁生,更钦佩那位朴实、聪慧、坚强的伟大母亲.这篇文章的字里行间散发出母爱的光辉.犹如春日的阳光,温暖你冰冷的心田,照亮你人生的希望;这篇文章里更充满着一种母爱的力量,犹如冬夜里的火星,激活你沉睡的梦想,燃烧起你青春的激情,扬起你理想的风帆.母亲,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生命个体,以她的不幸和苦难,以她的聪慧和刚强,以她的无言和至爱,为史铁生,也为我们演绎出一曲人生悲壮而辉煌的生命强音!……  相似文献   

17.
《小团圆》是张爱玲的最后一部小说,也是她最钟爱的一部作品。小说以张爱玲特有的冷静精致的文笔叙述了一个百转千回的爱情故事,流露出作家对人生和情感的悲观情绪,带有浓厚的自叙传色彩。  相似文献   

18.
新语文老师     
我们要换语文老师了,不知新来的老师怎么样?听说……一天下午,这位新来的老师亮相了。她个子不高,黝黑的皮肤跟紧贴在身上的衣服显得很不协调,不大的鼻子上架着一副大大的眼镜,头发还有些打卷儿。啊,她在我心目中的形象一落千丈。“我免贵姓代!”“哈……”我上了九年学了,还没听说新老师这样介绍自己的。这些词只是在武打小说里看过。她不会是个小说迷吧!“笑什么?”这是她说的第一句话。大家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她这第一把火烧得不怎么样吗!我原以为她和我一个姓,准投机,没想到也不怎么样!哎!“这节课同学们复习一下前边的内容,下节…  相似文献   

19.
2003年须一瓜以华语传媒奖"年度最具潜力新人奖"重又走入人们的视野。20世纪80年代开始文学写作的她,曾中途停笔近十年,在这样一段不短的日子里,须一瓜隐身于"尾条记者",这段人生经历也使她这次的归来带给文坛不一样的感动,使她的创作一跃成为"头条小说"。她的主要创作大多集中在中短篇小说,  相似文献   

20.
老师: 您好! 我女儿已经上二年级了!有一件事让我很烦,就是在她上小学的这一年里,她写作业特别拖沓,半小时应该完成的作业她能写两个小时.要是作业稍微多点,那就得写到十点半以后了.导致我们每天晚上睡觉都在十一点以后了.这样既影响她的休息,也影响我的休息.新的学期开始了,我希望她能够改掉这个坏习惯,怎么样才让她能有一个良好的作业习惯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