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丑、滑稽、幽默与喜剧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喜剧性的三基因:丑、滑槽、幽默,其形式指归是以“笑”为载体,从而传达一种独特的审美效应。滑稽是冲突事物的喜剧再现;幽默是一种超脱而潇洒的人生态度,如果滑稽以“肯定的事物”的方式出现,那么此非“讽刺”,而为“幽默”。现代“审丑”学,已不仅限于美丑对立关系,而以其哲学和宇宙的沉思与多元而开放的创作,为我们重新构建“喜剧精神”的内核。只有喜剧精神,才能将丑、滑稽、幽默三者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揭示客体对象的丑与环境的关系,使丑显示出喜剧性。  相似文献   

2.
“幽默”是一个属于美学范畴的概念。总的说来,有广义和狭义的两种理解。广义的幽默是喜剧艺术(或称“笑的艺术”)的一个总称,它包括一切使人发笑的文字及其它艺术形式(如绘画、音乐等)在内,讽刺、滑稽、戏谑、闹剧、打诨……都是“广义的幽默”大家族中的合法成员。狭义的幽默仅仅是喜剧艺术中的一个分支,是“笑”  相似文献   

3.
《三块钱国币》是我围现代文学史上有“独幕剧圣手”之称的著名喜剧作家丁西林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本文虽为喜剧但不以滑稽为目的,而以智慧为基础,幽默与机智密切相连。其中虽不乏讽刺嘲弄意味,但轻松俏皮的幽默远胜于辛辣尖锐的讽刺,它不是引人哄堂大笑的讽刺喜剧,而是使人产生会心微笑的幽默喜剧。其幽默艺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在悲剧与喜剧的内在逻辑转换行程中界定荒诞的地位及其本质特征,是一个可行的研究方法。悲剧从命运悲剧、性格悲剧到历史悲剧,又回到命运悲剧,其终点是荒诞;喜剧从滑稽、讽刺到幽默.又回到滑稽,其终点也是荒诞。由此,荒诞是悲剧与喜剧的中介;命运性悲剧内涵与滑稽性喜剧方式的巧妙结合,是荒诞最显著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5.
米兰·昆德拉作为独具特色的当代小说家,那种寓沉痛和辛酸于幽默调侃的笔调,昭示了显著的风格,这种幽默的笔调被许多评述者称之为“昆德拉式的幽默”,它是智慧、笑、喜剧、讽刺、幽默、悲剧意识与积极态度浑然天成一体,构成一种形而上的幽默。  相似文献   

6.
米兰&;#183;昆德拉作为独具特色的当人菠说地种寓沉痛和辛酸于幽默调侃的笔调,昭示了显著的风格,这种幽默的笔调被许多评述者称之为“昆德拉式的幽默”,它是智慧、笑、喜剧、讽刺、幽默、悲剧意识与积极态度浑然天成一体,构成一种形而上的幽默。  相似文献   

7.
一、幽默语言的意义 幽默,它是属于喜剧范畴的美学概念,是一种关于笑的艺术。已故著名修辞学家张弓先生曾经指出:“幽默是轻松愉快地风趣地对待某些可笑的事物。”幽默能使人在含笑中明辨是非,增长智慧。幽默,有表现于体态动作的,有表现于语言对话、演说的,也有表现于文学作品、曲艺以及漫画艺术的。表现于语言文学作品的,还有一种幽默小品,它是一种比笑话更短小精悍的文学样式。对所有这些表现于语言对话、演讲和文学作品的幽默,我们这里统称为幽默语言。幽默语言,是一种诙谐、机智、有趣而又留有余味的语言。这种语言,象其他的幽默艺术一样,能反映出说话人和作者的聪明、才智,能表现出说者和写者的自信和乐观。它能使人发出会心的微笑,并使人在微笑中得到教益和美的享受。 幽默语言,虽然与俏皮话、讽刺和笑话等有相似之处,有时也相互交错、难解难分,但它们之间是有区别的,分别属于不同范畴。 俏皮话,俗而不雅,让人为笑而笑,没有什么深意,只有滑稽感。而“‘滑稽’不完全相等于‘幽默’。‘幽默’比‘滑稽’的含意更广一些,也更高超些。‘滑稽’可以只是开玩笑,而‘幽默’有更高的企图。凡是只为逗人哈哈一笑,没有更深的意义的,都可以算作‘滑稽’,而‘幽默’则须有思想性和艺术性。”讽刺,它主  相似文献   

8.
老子是中国第一个大智若愚的幽默大师.他最早以正言若反的语言,建构了幽默的“道”论.老子善于在愤世嫉俗之中,不失幽默地讽刺春秋时代统治阶级贪婪而虚伪的种种滑稽现象;并且,率先自觉地以积极修辞为基本手段,用洋溢着幽默美感的言语阐述哲理.老子的人生观蕴涵幽默的因子,他的某些言论对喜剧文学创作具有方法论的意义.老子爱唱反调,开创了历代反礼教史学创作的先河,成为道家幽默文学和中国幽默文学的始祖.  相似文献   

9.
布莱希特的"叙述体戏剧"里充满了滑稽的"喜剧性"元素。他善于运用喜剧性方式来表现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和处于资产阶级压迫下的小人物形象;善于通过幽默的讽刺来表现资本主义社会的卑鄙、陈腐、反人道、反理性,来揭示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实质与丑恶,来表达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同情和对资本主义造成人类社会异化的批判。  相似文献   

10.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是一篇充满喜剧性的作品。它是以幽默对象和滑稽对象来表现喜剧性的。周国雄先生在《语文学刊》(1988年第4期)上发表文章,把《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中所表现的幽默美列为滑稽美,把幽默对象说成滑稽对象,我有不同看法:幽默与滑稽在形式上有相同之处,但实质上是两个不同的美学概念,是混淆不得的。 幽默与滑稽的相同之处在于:二者都是表现内容与形式、本质和现象的矛盾所显示的荒谬、不合常理;二者都引人发笑。若不注意区别矛盾的具体内涵和笑的不同意义,就非常容易导致二者的混淆。其实,它们是有形态差异的。幽默表现的是内美外丑所显示的荒谬、不合常理,而滑稽则表现内丑外美所显  相似文献   

11.
“五四”以来,丁西林是专门写喜剧的唯一的一位剧作家。他的喜剧数量不多,题材也不广阔,却独具风格。摆在你面前的一个个剧作,就象经过巧匠琢磨过的玉石,玲珑剔透,而又逸趣横生。喜剧是笑的艺术。丁西林的笑,不同于鲁迅的致敌死命的冷嘲热讽的笑,也不同于陈白尘的辛辣的讽刺的笑。他的笑是轻松的,幽默的,虽然不乏辛辣的讽刺成分,但不象陈白尘那样走向尖刻的漫画和夸张。他的手法是写实的,于幽默讽刺的笑声中,嘲讽旧  相似文献   

12.
《西游记》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幽默巨制。历代评论家都注意到了《西游记》幽默的风格,明人陈元之《刊西游记序》称《西游记》是“滑稽之雄”,胡适则说“《西游记》有一特长处,就是它的滑稽意味。”今人也颇有分析《西游记》语言之诙谐滑稽特征的文章,但笔者认为诙谐滑稽不足以表现《西游记》的整体艺术风格。诙谐滑稽偏重外在表现形式,幽默则是一种精神现象,它既有外在形式的滑稽俏皮,又有深层的居高临下、批判而又宽容的人生观照。滑稽、诙谐、幽默都可以引发人们轻松的笑,但滑稽、诙谐不排除低俗的噱头,而幽默则是一种高品位的笑…  相似文献   

13.
幽默与讽刺是艺术创作的主要手段之一。契诃夫的幽默主要是通过“笑”的形式表达的;其讽刺的形式不单是一种艺术表现,而是一种批判和鞭挞。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庄子》中的喜剧性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论述,揭示了作者造成喜剧性的常用手法及其喜剧性的特征。认为奇诡怪异、诙谐滑稽是《庄子》喜剧性的体现,庄子的笑是苦命者的笑;《庄子》中的幽默,属于黑色幽默;书中大量喜剧性的故事,机锋玄深,雅者足以玩味,辞浅风趣,俗者亦可愉心。最后提出了“究竟可笑的是谁”的问题,是喜剧研究中关乎社会价值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相声是以语言为主要手段的喜剧性曲艺形式。它是一种“笑”的艺术,以幽默讽刺见长,以“笑”为武器夸张地反映生活;它又是一种“说”的艺术,以对口相声为多见,甲、乙两个演员一方为逗哏,另一方以捧哏,以一问一答的对话来与观众直接交流。文章主要探讨相声幽默言语的语用策略,从语言层面、认知层面、交际层面和修辞层面进行剖析,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相声幽默言语的语用策略特点。  相似文献   

16.
幽默与喜剧性的密切联系,在先秦寓言创作中表现得十分突出.先秦大量的喜剧性寓言,都是通过笑来惩罚僵硬呆板的社会成员的.就先秦寓言描写的对象的喜剧性质而言,“丑”的喜剧性所受限制较多;就对于社会生活的喜剧性现象而言,“僵”比“丑”具有吏大的普遍性和概括力.先秦寓言的幽默讽刺矛头,首先是对准“僵”,其次才是指向“丑”.由此折射出中国文化精神的基本倾向——主张变通,提倡灵动,蔑视生命的机械化.  相似文献   

17.
李塞英 《双语学习》2007,(8M):142-143
讽刺性喜剧是一种以倒错的形式,夸张的手法,诙谐的效果来达到讽刺、批驳和揭露现实中本已是陈旧的生活方式、反动腐朽势力及令人可憎的但又极力掩盖其“丑”且自炫其美的事物。车尔尼雪夫斯基从唯物主义出发提出了关于喜剧本质的一些卓越的见解。它认为“滑稽的真正在人,在人类社会,在人类生活。”并明确指出:“丑乃是滑稽底根源和本质。”但不是在一切情况下现实中的丑都能成为滑稽可笑,而是“只有当丑力求自炫为美的时候,那个时候的丑才成了滑稽”。也就是当丑带有荒唐和自相矛盾的时候,才会使人感到滑稽可笑。本文尝试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美学喜剧观并列举一些优秀的喜剧作品,从“生活丑是喜剧作品的审美对象”,“对丑的直接否定是喜剧作品的审美表现”,“笑声中落幕是喜剧追求的审美效果”三个方面来探讨讽刺性喜剧与审视现实丑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儒林外史》和《围城》两部讽刺小说都自觉接续了小说喜剧性的传统,同时未忘对社会人生的严肃思考,形成了悲喜剧交融的审美品格。但在构成小说喜剧性元素的丰富性方面,《围城》显然远远超过了《儒林外史》,在讽刺之外,充分运用了滑稽、幽默、机智等多种喜剧元素,增强了作品的喜剧效果。  相似文献   

19.
林语堂发明了“幽默”一词,建构了他的幽默文学观。在“语丝”时期,将“幽默”看成是“真实的,宽容的,同情的人生观”,此间的散文,多在“真实”、真诚上面用力,讽刺力量较强。“论语”、“人间世”时期的幽默则多从个人性灵上抒写闲适的情调,其幽默观中多带个人主义色彩,是“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自由主义的人生观。他的幽默观和幽默小品创作又特别重视幽默的审美价值,创造了滑稽、机警、俏皮、讽刺的“笑”的美感情趣。  相似文献   

20.
读现代讽刺小说,无论是鲁迅张天翼式的,还是老舍钱钟书式的,人们都会发出会心的喜剧性的笑,但是却未必能了解这两种讽刺小说的喜剧性在构成因素、构成方式方面,在"质地"品格"方面的重要差别.其实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艺术美学问题.人们一般把引起笑的审美因素笼统地称为喜剧性,严格地讲,这种喜剧性还可以进一步区分为内在的喜剧性和外在的喜剧性.所谓内在的喜剧性,是指社会生活和人物性格内部的喜剧性,它来自描写对象本身;所谓外在的喜剧性,是指作家从喜剧方面看生活的主观心态,和由这种心态决定的作家在作品的语句、形式方面对人物和生活所做的喜剧性的"技术"处理,即运用形式、技巧"加工"出来的喜剧性.鲁迅张天翼的讽刺小说主要是一种内在的喜剧性,而老舍钱钟书的讽刺小说主要是一种外在的喜剧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