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海燕 《英语辅导》2010,(2):135-137
本文以认知语言学的意象图式和认知隐喻理论为指导,对带“Upon”短语动词的语义进行认知分析。研究发现相关短语动词中有14个义项,这些义项对短语动词的语义形成与扩延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2.
英语短语动词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概述了国内外英语短语动词的研究情况,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提出的对英语短语动词教学,应该走以小品词为中心的处理道路和以意象的方式给学习者呈现短语动词中小品词的多义性的方法,以及通过隐喻扩展分析短语动词语义的方法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能够促进外语学习者对英语短语动词的习得。  相似文献   

3.
文章概述了国内外英语短语动词的研究情况,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提出的对英语短语动词教学,应该走以小品词为中心的处理道路和以意象的方式给学习者呈现短语动词中小品词的多义性的方法,以及通过隐喻扩展分析短语动词语义的方法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能够促进外语学习者对英语短语动词的习得。  相似文献   

4.
短语动词由动词和小品词(介词或空间副词)两部分构成,表达一个不可分割的动词概念。传统语言学侧重于研究其句法特点,相比之下,认知语义学的研究的更能揭示其语义和句法的实质。本文运用认知语义学的基本理论对带"up"短语动词中小品词"up"的语义,短语动词的整体意义以及动词与小品词的相互作用进行分析,从而探讨这种分析方法对短语动词教学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5.
黄海燕 《海外英语》2012,(1):262-263
该文以认知语言学的隐喻和意象图式理论为指导对带up短语动词的语义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相关短语动词有12个义项,这些义项对短语动词语义形成与扩延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6.
短语动词的语义具有不可分析性,但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短语动词中DOWN的基本义和引申义可以通过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推断出来.用意象图式理论可以构建短语动词中DOWN的基本义,用概念隐喻理论可以详细解读DOWN在短语动词中的引申义.  相似文献   

7.
英语短语动词语义纷繁复杂,如何才能采取有效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其意义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理工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短语动词教学现状,发现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注重短语动词句法特征及意义的介绍,很少从认知隐喻角度关注其语义特征,学生们对短语动词的学习也基本采用机械记忆,为此,建议教学中应基于认知语言学基本理论,从隐喻等角度来阐释短语动词的意义,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短语动词,并最终提升其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语法理论只对英语介词的句法功能进行描述,没有对其语义结构的关系进行实质性的探讨。认知语言学理论从新的视角对英语介词进行研究,使人们对其本质有更新的认识。本文试图以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探讨英语介词的隐喻意义。  相似文献   

9.
周纯漪 《海外英语》2014,(7):259-260
英语介词在传统语言学中被界定为辅助词或虚词,与实词相比较而言,介词的数量较少,具有较强的封闭性,对介词的研究大部分集中于与实词的搭配上。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和发展,对于介词的研究就拓展到了概念隐喻的研究,大部分研究者都开始研究介词从空间概念语义拓展到时间概念语义在延伸到其他相关概念隐喻意义的发展路径。该文试图以认知语言学理论为出发点,旨在说明方位介词之间的相关性,方位介词从根本上是动态性的,相对静态性的特征实质上是动态路径连续体上的一个点,因此,英语方位介词在本质上是动态性和连续性的。  相似文献   

10.
英语短语动词组合力强,数量多,使用广,结构和语义复杂,教学存在一定困难。英语短语动词教学运用认知语言学中意象图式理论和隐喻理论来阐释小品词的基本义和扩展义,帮助学生有效理解和记忆短语动词。  相似文献   

11.
以小品词on为切入点,以认知语言学的范畴化、意象图式和认知隐喻理论为指导,对带on的短语动词的语义进行分析,发现相关短语动词中有17个义项,这些义项对短语动词的语义形成与扩延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2.
短语动词的学习在整个二语习得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能否正确使用短语动词是衡量二语习得是否成功的指标之一。传统教学法中,老师基本采用罗列的方式,孤立的教授短语动词的语义用法,并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导致他们对短语动词不能灵活掌握,出现了误用或回避使用等问题。认知语言学认为短语动词是一个相互联系的动态系统,对短语动词的认知研究可以以小品词的本义和引申义为中心开展教学。本文从概念隐喻理论视角研究分析了其对高中英语短语动词语义理解的影响,并尝试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期为教师提供关于短语动词教学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英语学习者学习英语介词困难的现实出发,运用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原型范畴和意象图式理论研究英语介词的多项语义,对如何提高英语介词教学效率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英语短语动词组合力强,数量多,使用广,结构和语义复杂,教学存在一定困难。英语短语动词教学可以采取以小品词为中心的处理方法和以认知的教学方法来呈现短语动词中小品词的多义性,即运用认知语言学中意象图式理论和隐喻理论来阐释小品词的基本义和扩展义,帮助学生有效理解和记忆短语动词。  相似文献   

15.
对英语短语动词的理解可援用认知语言学中的意象图式理论和隐喻理论对其基本义和引申义进行认知分析和探讨。在原型意象图式的基础上运用不同的隐喻,即可获得不同的抽象意义。意象图式和隐喻为理解短语动词的多义现象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短语动词由动词加上一个或两个小品词而构成。从传统的观点看,不能从动词的表面知道其意义,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本文从认知的视角,运用概念合成理论、认知隐喻和转喻理论对短语动词get off的认知语义进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1)短语动词get off的语义是由动词和小品词的意义通过概念合成得出来的;(2)短语动词getoff的语义扩展是通过隐喻、转喻或二者交叉实现的;(3)get off的概念意义可概括为:离开就是出去;离开就是逃脱;离开就是停止;离开就是反对。(4)在短语动词get off的意义中,动词get反映的是动作本身,而小品词off则蕴含了动作的方向和路径。  相似文献   

17.
英语短语动词在句法上的整体不可分割性和语义上的多义性等特征,造成了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习得上的困难,从而产生了回避使用的现象,而传统的词汇教学方法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本文试图将贯穿于人类语言中的认知隐喻理论与英语短语动词的教学相结合,研究相应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掌握短语动词,提升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8.
孙志杰 《海外英语》2014,(18):284-285
短语动词是由动词与副词、动词与介词、以及动词与副词和介词所构成的惯用词组。由于大部分短语动词的意思往往不是其构成部分的简单语义相加,同时每个短语动词都有可能存在多种意义,多个短语动词又有可能对应相同类似意义,所以增加了学习者学习英语短语动词的难度,使其成为英语语言研究的重点之一。该文基于汉英平行语料库,对英语短语动词的汉译策略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短语动词是由动词与副词、动词与介词、以及动词与副词和介词所构成的惯用词组。由于大部分短语动词的意思往往不是其构成部分的简单语义相加,同时每个短语动词都有可能存在多种意义,多个短语动词又有可能对应相同类似意义,所以增加了学习者学习英语短语动词的难度,使其成为英语语言研究的重点之一。该文基于汉英平行语料库,对英语短语动词的汉译策略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在英语中,介词是最活用的一类词,属于功能词,其特点是语义较多且较为抽象复杂,因此介词是英语词汇教学的难点之一。介词与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隐喻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英语教师可以从概念隐喻理论的角度来讲解介词的用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