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控制辍学,始终是农村初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那么如何富有成效地做好控辍工作?作为教育工作者拥有爱心和责任应该是确保学生一个也不会少的两件法宝。一、依靠制度管理是做好“控辍”工作的关键1、分班定人领责任中小学衔接是有效“控辍”的重要环节。我校首先抓好中、小学生档案的交接工作,再按学生情况抓阉分班,保证分班的公正性。分班后,学校与班主任签好“控辍”责任状,这就意味着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都领到了“控辍”责任。八、九年级参照以上做法,实现“控辍”责任衔接。每逢各年级交接班,都召开新老班主任会议,面对面专门介绍“后进生…  相似文献   

2.
案例: 升入初中的阿成,在分班时就遇到了麻烦:据几位有“经验”的班主任调查了解,阿成在小学阶段就是教师“管不了”的学生,分班时他们说啥也不要。学校领导很是着急,经过研究,决定将其分到第一次当班主任的王老师班中。遇事爱钻研、一心扑在工作上的王老师虽然也有担心,但还是接受了这一任务。 为了搞清“管不了”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制订转  相似文献   

3.
走上科学之路.对颜宁来说多少有点阴差阳错:上高中时文理兼好的她更喜欢文科,文理分班时她选了文科。但她的班主任关仪老师认为.成绩全年级第一的学生当然要学“数理化”,就把她拉到理科。  相似文献   

4.
周兰柱 《教育文汇》2011,(10):29-29
某校新学年重新分班时,考虑到某个年级有几位难管的学生集中在一个班无法管理,决定将其中三人分而治之,由三位班主任“抓阄”各选一人。班主任A抓着了—位敢打老师的“名角”,便找到班主任B说:“你抓的那位肯定是我的‘旧部’,我有办法治他,咱们对调一下。”B和A对调后,又找到C说:“你抓的那位,是我师范同学的孩子,我有办法管他,咱们对调一下。”  相似文献   

5.
翁利芳 《班主任》2009,(5):34-35
早上拿到分班名单,我兴冲冲地来到教室门口,迎面碰上几个女生。其中一个高个儿女生抬头问道:“老师,您是高三(20)班班主任吗?”“是。”我回答。“那您教什么课?”“体育。”“什么?体育老师也有当班主任的?太好了,我最喜欢打篮球了,下次切磋切磋?”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采用快、中、慢班教育,即按学生的实际文化成绩的好、中、差分类编班,施行教育,符合教学的客观规律,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益,有利于快出人才,多出人材。本文拟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对“按能力分班教学利于对好、中、差学生因势利导”、“分班教学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分班教学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分班教学利于教师的因  相似文献   

7.
王强,四(1)班的“小霸王”,自称打遍天下无敌手。据反映,班里没有挨过他拳头的孩子寥寥无几。刚分班,王强的上任班主任就把王强的种种“劣迹”告诉了我。起初,  相似文献   

8.
“优化分班”就是把一个年级的学生按语文成绩和数学成绩的总和,分成好班和差班。本文分析了“优化分班”带来的几点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9.
进入高三,学校决定按照语数外成绩分别组建加强班和普通班。根据学校安排,我要转去管理加强班。分班名单下来后,学校要求班主任通知学生立即到新分的班级去报到。那天班会,我在班级宣布了分班名  相似文献   

10.
曾宏  张君  何丽  覃志  周益 《中小学校长》2023,(10):33-35
为积极广泛调动教职工的工作激情,顺应学校创新求变改革课堂,促进办学质量的再提升,同时也为解决学校多年存在的管理瓶颈、人事安排等问题,四川省温江中学紧紧围绕“立德树人、崇善尚美、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的办学目标,认真思考、大胆变革,果断改革用人机制,全面革新管理模式,施行年级主任、班主任“竞聘上岗”制,班科教师“双选双聘”制。年级建立管理委员会,实行学生均衡分班,班主任抽定班。在学校人事制度改革以后,教师工作积极主动,勇挑重担的竞争意识明显增强,最大限度激发了学生的潜能,最终全面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古人云:“偏听则暗,兼听则明。”通过我亲身经历过的一件事,对这话我觉得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大约是十年前吧,那时我在高二做班主任,正好逢到文理分班,王建成同学分到了我的班上。小王原来的班主任有一天悄悄地并且是郑重其事地告诉我,王建成品行不好,要我对他特别注意。我一向主张新同学到新班级,一切应从零开始,所以对小王原班主任的“忠告”并没怎么放在心上。一天早上团委张书记跑来问我:“王建成这个学生怎么样?”他突然冒出这么一句,看他那样子,还颇有点神秘兮兮的。  相似文献   

12.
2005年6月18日星期六班主任说:“你们是新高三了。”就这样,预期中的高三来了。高三了,学校决定再分班,前60名在一个班。班上很多人都慌了,成绩好且稳定的人当然除外。有人向学校抗议,说不想分班,但这只是徒劳。于是,即将分开的高二(14)班开始疯写同学  相似文献   

13.
夏永立 《教育文汇》2012,(10):20-20
一些学校的家长会已经形成了固定不变的模式:全校广播大会作主题报告,班主任分班布置工作,任课教师下班逐个发言。这样的家长会气氛严肃,形式和内容单调,家长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我时常想,开家长会不能老一套,有时校长、班主任和老师大可以“隐身”,主动“退居二线”当“幕后策划者”,将家长会的舞台让给家长,  相似文献   

14.
每一学年开学之初,学校领导都要为教师的分班、师资的搭配发愁。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有的学校由班主任挑选学科老师,以达到“优化组合”的目的。我认为,这种“优化组合”未必如愿。  相似文献   

15.
初中英语教学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因此最好的办法是“分层分班教学”,但真正意义上的“分层分班”教学,学校实施起来困难重重。那么,如何在不分班的情况下,在课堂上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人人有事干、人人能干事”呢?我们尝试在学习上“低起点、多层次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环节,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  相似文献   

16.
周新成 《湖南教育》2013,(12):37-37
开学了,接到分班表不久,又收到教导处的调生令,要求从八(2)班调入一个人以弥补人数上的不均匀。作为一名班主任,我当然希望能接到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于是,便找来八(2)班的学生名单仔细研究了起来。“调小琳吧,这女孩还是很不错的!”好心的同事提醒我,“她可一直当班长呢。”  相似文献   

17.
胡谋  王倩 《教师博览》2006,(12):17-18
今秋开学后,深圳市罗湖区翠园中学初一新生因为“分班”坐进了不同的课堂。近800名初一新生被分为8个重点班和7个平行班,重点班还被细分为“数学特长班”、“英语特长班”和“普通重点班”。如此分班立即引来质疑。有人说,这违背了义务教育法有关学校不得设重点班的规定。校方则回应说,义务教育法也要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并因材施教,学校分班的措施是以“分层教学”进行“因材施教”的探索。目前,有关“变相分班”和“因材施教”的争执正在教师、家长、专家乃至更广的范围展开。社会舆论褒贬不一分层编班招致利弊之争翠园中学副校长陈建宁…  相似文献   

18.
市县动态     
正南宁市在高中实行"抽签分班"制本刊讯为解决重点班顽疾,近两年来,南宁市要求各高中学校取消实验班,通过公开抽签的方式分班。具体分班方法为,把所有学生按中考成绩、生源地、性别等,随机分为若干均衡班级并标上签号,在督察组、家长、学生代表的监督下,班主任抽签选择所带班级。据南宁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该市教育部门向全市10多所示范性普通高中派出了督察组,现场监督各校平均分班情况,督察  相似文献   

19.
建议中小学因材施教男女分班 英国教育智囊吉尔伯特评论组织提出,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早已不能满足当代学生的需要,到2020年,英格兰所有学校都应该向所有学生提供量身订做的“个人学习指导”,即实行“因材施教,男女分班”。[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8月20日离新学期开学还有好几天,突然接到校长的电话,要我赶快去校长室一趟。原来是在分班时遇到了麻烦,在本届新初三学生中有一位非常有名的“吵客”——林华,据说他就像瘟疫一样,只要他在哪个班,哪个班就遭殃:班风不正、学风不浓,班主任都避之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