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基础教育信息化及“校校通”工程实施现状“校校通”工程是我国实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教基[2000]34号)指出,“校校通”工程的目标是:用5~10年的时间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使全国90%左右的独立建制的中小学能够与网络连通,使每一名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教育资源,也使全体教师都能普遍接受旨在提高素质教育水平和能力的继续教育。教育信息化已成为世界各国推进教育改革的目标和方向。由美国教育部发起的“明星学校”计划(1988~1997年…  相似文献   

2.
实施“校校通”工程是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基础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全面实施中小学“校校通”工程事关以信息化带动现代化,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因此,教育部于2000年提出了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任务目标,掀起了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又一高潮。“校校通”工程实施几年来,各地因地制宜,加快建设,不仅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而且,在一些地方形成了独具特色、卓有成效的  相似文献   

3.
接近年末,浪潮电脑再传喜讯——在安徽“校校通”四期工程中,浪潮电脑一举斩获12613套PC采购大单,独揽了近三分之一份额,加上服务器的407台,浪潮中标总量超过13000套,成为此次招标采购中的最大赢家。这是在接连拿下安徽“校校通”二期和三期工程后,浪潮电脑在安徽“校校通”项目的又一次成功,也是继江苏“校校通”30000台的大单后,浪潮电脑在教育行业上接出的又一颗硕果。2005年浪潮电脑在教育市场上势如破竹,接连不断的中标喜讯显示出其在教育行业市场中的强劲实力,进一步奠定了教育前三甲的市场地位。  相似文献   

4.
“让每一个农村学校的孩子都能享受到信息技术教育,通过网络让农村学生倘佯在网络知识的海洋中.”这是2005年江苏省政府提出在全省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目标.一年来,在省市教育部门的关心和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全力支持下,江苏省启东市“校校通”工程已全面完成.实施“校校通”工程建设,他们通过加强管理、注重培训,强化应用指导,充分发挥了“校校通”工程使用效益,真正使之服务于教育教学,成为学校教改的动力.……  相似文献   

5.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委:为了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快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步伐,教育部决定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校校通”工程的目标“校校通”工程的目标是:用5~10年时间,使全国90%左右的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能够上网,使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教育资源,提高所有中小学的教育教学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政府和市教委实施的“校校通”工程已经三年了,我校是第一批实施“校校通”工程的学校,“校校通”工程为我校的信息化建设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局面。在“校校通”工程的带动下,三年来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应用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为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奠定了基础,同时“校校通”工程也为我校的信息化后续建设铺平了道路。从建成至今一直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有力的推动了我校信息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中小学计算机网络“校校通”工程建设相对于民族地区是新事物、新问题。根据计算机网络“校校通”工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本文拟定了四类工程建设标准,从硬件配备、到软件、到应用,为民族地区中小学计算机网络“校校通”工程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每一个城市地区的“校校通”建设虽然呈现出不同的需求状况。但总体而言,各个地区的“校校通”工程必须满足三大层而的需求:第一层,建设可拓展、可升级、可持续发展的“校校通”网络平台,有效保护工程投资;第二层,建设安全、稳定、可靠的“校校通”网络平台;第三层,有效提升校园网络的应用效率和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前,在我国的一些大中城市围绕实施“校校通”工程展开的城域教育网建设,己成为继几年前校园网热潮之后掀起的又一次高潮,且方兴未艾。城域教育网是推动“校校通”工程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好事有时也会变成坏事,因为大家在对“校校通”工程还不是很明确的情况下,往往是积极性越高,造成的浪费可能也就越大。本以此为出发点,就通过城域网教育网建设推动“校校通”工程的相关问题提出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0.
今年1月,上海市政府举行了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开通仪式,标志着上海已提前3年实现了教育部提出的目标。被上海市政府立为2002年实事项目的“校校通”工程,主要有两项任务,一是市政府为全市中小学增配2万台电脑,区县政府按统一的生机比标准做好电脑的增配工作。二是全市中小学基本实现“校校通”。在做好“校校通”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市教委还加快了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应用工作。上海率先实现“校校通”  相似文献   

11.
工程与伦理一直缺乏沟通与对话,许多工程界人士忽视了伦理因素在工程活动中的作用和重要性,也有许多伦理学家忽视了工程实践中出现的伦理问题。目前这种状况正在发生改变。美国的工程伦理学已经“起飞”,中国的工程伦理学则还处在“起飞”的“前夜”。在工程活动中,伦理要素深刻地渗透在其他要素之中。人们必须正视工程活动中经常出现的伦理意识薄弱的现象,工程界应该努力增强工程活动中的伦理意识,提高伦理自觉性,认真研究和正确处理工程活动中出现的各种伦理难题,另一方面,伦理学界也必须关注工程中的伦理问题,强化伦理学的工程关注与工程意识,大力发展工程伦理学这个新的分支学科。工程伦理学将会在工程与伦理的互渗与对话中迅速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2.
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面临的重大任务。本文介绍了我校在借鉴国内外高等工程教育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化工行业发展与对化工专业设置的要求,结合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现状,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进行化学化工课程体系改革的经验和措施,以期为地方院校化学工程人才培养提供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3.
实行工程量清单报价后,工程变更及其签证费用的审计是工程结算审计的关键。阐述了工程变更的分类、工程变更的成因、工程变更及其签证的审核重点、工程变更价款的调整原则,提出了为减少变更,必须加强工程建设监管机制的施行,加大工程监理力度,规范市场,全过程全方位的实施工程造价的动态控制。  相似文献   

14.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教学理念,创新性地开设了工程导论课程。介绍了工程导论课程的教学理念、培养目标、知识体系和教学模式。工程导论课程定位于学生工程素质的培养,尤其是非技术性素质的培养。课程教学理念定位于工程文化汲取的源泉、工程意识启蒙的摇篮、工程伦理熏陶的土壤、工程思维训练的平台、工程创新培育的载体和工程素质内化的基石。工程导论课程知识体系由八个模块组成,每个模块相对独立,但都以工程为主题,使工程这一主题贯穿于八个模块之中。  相似文献   

15.
Engineering is the application of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to human problems. This is a view that pervades engineering education. Recent emphasis in the United States is ‘engineering is design’. The thesis of this paper is that engineering as science as well as engineering as design are inadequate conceptions of engineering. The thesis is supported by comparing school and out-of-school knowledge. The nature of engineering is explored in terms of the activities of engineers and the goals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Koen's definition of the engineering method, “The engineering method is the use of heuristics to cause the best change in a poorly understood situation within the available resources”, is introduced. The nature of expertise is examined. Alternatives to the ‘empty vessel’ model are present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ngineering expertise. The alternatives include cognitive apprenticeship, reflective practicum, co-operative learning and problem-based instruction.  相似文献   

16.
Hands-on practical work in physics and engineering has a long and well-established tradition in Australian universities. Recently, however,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hands-on physics and engineering practicals are useful for engineering students and whether they could be deleted or whether these could be replaced with computer simulations has been raised, mainly due to cost-cutting exercises. In order to ascertain the usefulness of hands-on engineering practicals and first year practical physics classes to their engineering degree, a retrospective survey was carried out with third year engineering students. The general picture that emerges from the survey indicates that the majority of the students found hands-on physics and engineering practicals preferable to simulations on a computer and that practical work is useful not only for linking theory to practicals but also for gaining technical skills.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工程伦理建设:背景、目标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正经历着工程伦理的宏观转向:超越工程师对雇主负责的微观工程伦理,关注工程师群体和工程职业对当下以及未来,在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社会责任的宏观工程伦理.这是中国工程伦理建设的重要背景.在此背景下,中国能够而且应该以宏观工程伦理的建设目标,通过奠定宏观工程伦理的学理基础,促进工程职业理念和工程伦理理念的传播,加强工程伦理学科和工程职业伦理考核的制度化建设,重新塑造积极的工程文化,促进中国的宏观工程伦理建设.  相似文献   

18.
鉴于海峡两岸土木工程学术交流日趋频繁,但两岸土木工程专业术语目前仍存在易混淆不清的问题(例如脚手架在台湾地区是鹰架),因此两岸在土木工程专业用语的术语差异性有必要进一步确认与整合。研究共查阅3 273笔两岸土木工程不同专业领域(包含土木、测量、交通、环境、岩土、结构及水利工程等)的术语资料,针对大土木及不同土木工程专业领域的专业术语差异性进行对照,并对专业术语容易混淆的程度给予评分。研究结果发现,在大土木的环境下,具有混淆程度的专业术语占27%,显示两岸土木工程人员在大土木的沟通上约有1/4的专业术语可能会被混淆或误解。此外,在上述的27%中,交通工程专业术语就占了19%,较其它专业领域占约8%左右要多,显示交通工程专业术语最容易混淆不清。  相似文献   

19.
地质工程专业是培养具有扎实的地质学基础,掌握工程勘察与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知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文章从实际出发,参考国家标准,分析了石家庄铁道大学开设地质工程专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地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建筑物不断向更高更深的方向发展,对建筑物地基和施工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给我们大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任务和新课题,本文针对这一现状,首先阐述了岩土工程、工程地质的定义、任务和教育现状,分析了这两个专业的教学现状,讨论了工程地质与岩土工程高等教育的区别和联系,分析了两个专业高等教育的未来和教育方向,明确提出教育部应将工程地质和岩土工程均作为二级学科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