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8篇
科学研究   4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黄福生 《教师》2015,(1):69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指出:"能否积极有效地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关系到本课程性质、目标的实现,制约着课程实施的质量。有效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也是教师创造性的重要标志和促进教师自身成长的重要途径。"这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的挑战。怎样才能把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引入每一节品德与生活课堂,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让学生在自然和谐的氛围中进  相似文献   
2.
“拾金不昧”是一种传统美德,应该大力提倡和表扬,但为什么还要“慎重”呢?日前,在某校参观了德育工作现场会,学校负责同志向我们介绍说,自学校红领巾广播站开播以来,好人好事层出不穷,蔚然成风。学校还向客人展示学生拾金不昧的成果:一纸箱学生上交的物品,有小刀、橡皮、铅笔、圆珠笔、钥匙……还有几十条皱巴巴的红领巾和学生衣物等。由学生写的“拾金不昧”表扬稿足有一尺高,实可谓硕果累累,成绩喜人了。看着这些“遗物”,我不禁生疑,为什么没有学生来认领?我询问学生:“学校是否把写表扬稿纳入班级量化管理?”学生答曰:“每写一篇表扬稿…  相似文献   
3.
语言组织是体育课堂教师组织教学使用的最基本的方法。以往的体育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形式多以口令为主,在课堂上具有绝对性权威。学生的队伍是整齐的,动作是统一的,教师的表情是严肃的,语气是严厉的,这样的教学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若能在精通业务之外,有意识地提高自身语言修养,用丰富的语言组织教学,肯定能使体育课堂更精彩,更吸引学生。  相似文献   
4.
品德与生活课教学一定要树立大思品观,要追求开放的教学时间、教学方式、教学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构建开放性课堂教学,真正实现让学生主体参与的课堂教学,加深学生对道德认识的理解,促进道德内化.  相似文献   
5.
师范学校教师队伍存在青黄不接的现象,广大青年教师担当起学校教学教研的重任,而青年教师在当今存在着多方面的需要的矛盾冲突。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必须在管理上提出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6.
欧阳修曾说过:“作文之体,初欲奔驰。”所谓的“初欲奔驰”实际上指作文教学应多给学生一点自由,多留给学生选材、表达的余地。教育部新近颁布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下称《修订大纲》)明确指出:“作文教学,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由此看来,改革作文教学,应该走出认识的盲区,满腔热情地让学生大胆想象,自由表达。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初欲奔驰”呢!  相似文献   
7.
小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显然,关注学生体验,引导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亲临体验,亲自感悟,是有效地促进学生道德的内化的基石,因此,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让学生体验现实生活,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品德与生活课教学一定要树立大思品观,要追求开放的教学时间、教学方式、教学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构建开放性课堂教学,真正实现让学生主体参与的课堂教学,加深学生对道德认识的理解,促进道德内化。  相似文献   
9.
10.
正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多媒体教学手段已悄然走进课堂教学,给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优化课堂教学,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提供了丰富的土壤,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尽可能使用现代教学技术与本课程教学有机结合,丰富和拓展本课程资源",同时指出:"教育的基础性和实效性是课程改革的追求"。可见,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善于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是提高课堂教学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