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徐鷃 《新闻窗》2008,(6):66-67
一、新闻直播出镜记者的素养界定 1、出镜记者界定 “出镜记者”一词是个舶来品,英文资料中“出镜记者”原文是:“On—camera correspondent and reporter”,直译为:上镜的通讯员和现场记者。其基本内涵和要求是:通讯员和记者在镜头前通过连线,向演播室内的主持人或者向观众报告现场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向新闻当事人提出观众想提出的问题,并找出答案,同时,对所报道新闻事实的准确性负责,出镜时的语音语调准确恰当,评论公正客观。  相似文献   

2.
随着观众对电视节目尤其是电视新闻直播的要求日益提高,特别是随着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新闻1+1”等栏目的开播,一批以采编见长的编辑记者型主持人脱颖而出。他们以对新闻资讯的精心筛选、编排和节目主持能力的有机融合,对电视新闻直播的整体参与和把握,比较好地发挥了电视直播和新闻传播的优势。编辑记者型的新闻主播已经成为新闻直播节目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王芳 《记者摇篮》2010,(9):58-59,57
随着听众观众对广播电视新闻以及大型主题策划直播的要求的日益提高,一批以编采播见长的编辑记者型新闻主播脱颖而出。,做直播时代的“全能型”新闻主播已成为对主持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4.
电视现场新闻是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以采访者、目击者、参与者的身份直接向观众口头报道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由于是直面观众,就要求记者具有选择新闻题材的能力、临场发挥的口头表达能力、敏锐的观察力、善于运用各项摄像技巧的能力。要突出现场这一特性,记者就要在新闻现场善于抓住现场特点,第一时间准确报道新闻事实。  相似文献   

5.
2013年7月26日,韩国KBS电视台记者全程直播一名男子企图自杀的全过程,激起了人们对新闻伦理的热议。新闻伦理到底包含哪些内容,它与新闻的专业精神是什么关系?新闻伦理的基本原则究竟有哪些?构建新闻伦理的重要性是什么,它对于新闻实践的指导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研究和回答这些问题,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电视新闻直播是把“正在发生的事实”通过高科技手段的帮助,直接送到观众面前,也就是在新闻事件发生的同一时刻,让观众直接目击新闻事件现场,感受现场发生的一切。  相似文献   

7.
刘冰 《新闻传播》2010,(6):153-153
“直播”,也即“现场报道”,是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直接对新闻事件以口头方式进行报道。这种时间和空间的特殊性.要求现场直播的新闻记者必须具备清晰流畅的口语表达能力,对新闻有较好的洞察分析、驾驭现场的能力,以及最基本的政治素养。  相似文献   

8.
彭勃 《新闻爱好者》2008,(9):122-123
电视新闻事业的迅猛发展,迫切需要记者要更加积极地参与电视节目来提高新闻传播效能,记者出镜这一电视新闻因素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他出现在镜头前充当了观众的向导,是电视观众眼睛和耳朵的“延伸”,通过介入新闻现场把所认识到的新闻准确地传达给观众,可以说出镜记者就是新闻报道的灵魂,从而发挥电视新闻独特而有魅力的功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闻直播的常态化,摄像记者“成片”意识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要求现场高质量地完成拍摄任务,而无法依靠后期的剪辑修补。“成片”意识,就是要在“一次过、不出错”的基础上追求画面的生动感和表现力,摄像记者能够做到这些,必须培养以下四种能力。  相似文献   

10.
新闻敏感性是记者综合素质的核心,也是优秀记者与普通记者之间除了作品之外最明显的区别。在电视新闻中,镜头是新闻事件现场的再现。记者要学会运用一定的技术和手段,有选择地选取具有充分说服力和感染力的事实形象去影响观众,带给观众最佳的视觉效果。同时要能够充分反映现实生活的一角,反映事物本质的典型意义。所以,对于一名电视记者来说,必须在新闻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判断能力,培养敏锐的新闻嗅觉——新闻敏感性。  相似文献   

11.
浙江之声“新闻110”是一档周一至周五全天5小时直播的新闻节目,也是一档全省78家地方台共同参与的新闻直播节目,节目中播送的新闻几乎全部是记者从现场发来的口述连线报道。半年多来,随着浙江之声“新闻110”新闻直播节目的成功运作,被视为“弱势”媒体的广播,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在新闻口述连线报道中发挥出前所未有的威力。县级电台也在参与浙江之声“新闻110”口述连线报道的实践中,重新认识到了自己的媒体特性和优势。  相似文献   

12.
彭培述  邱明 《声屏世界》2003,(10):33-33
“我在现场”,能够增强新闻的真实性。在现场短新闻中,记者是事件的亲身经历者,他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展现出来,观众自然而然地会产生一种信赖感,同时,通过记者的现场引导,一种未知感、神秘感以及求知探秘的欲望牢牢吸引了观众的眼球,新闻的信任度也自然而然地提高了。2002年抗洪抢·险中,吉安电视台发了大批现场新闻,如《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抢救第八条生命》等等,都真实的再现了解放军官兵们冒着生命危险抢救灾民的情景。观众们看到了现场发生的事实,感悟到了危难之处见真情,这几条新闻比唱多少遍“军民情深”赞歌的说服…  相似文献   

13.
直播的魅力     
杨力 《新闻窗》2005,(2):12-12
新闻直播强烈的时效性和现场参与感,决定了新闻直播比录播更能获得受众的喜爱,而且新闻直播的层次越高,难度越大,越是对观众具有无穷的魅力。录播与直播,虽只一字之差,可其难易程度的差别却是相当大的。处于直播状态的新闻主播,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是在发生的同时传给观众的,不可能经过剪辑、修饰。《直播贵阳》的主播扬光在节目进行的过程中,必须密切注意新闻事件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现场报道在电视新闻中成为一种重要的报道形式。它以时效性强、信息量大、参与性强和现场感强的优势,备受观众的喜爱。同时,也是今后电视新闻发展的方向。出镜记者是现场报道的主角,记者的采访和解说要在现场一次完成。显然,现场报道的成败关键取决于记者能力的高低。要做好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出镜记者要具备哪些素质才能胜任呢?第一,出镜记者要具有较强的新闻敏感性。新闻敏感性是完成现场报道的灵魂。一些可以预知的新闻事件的现场报道,记者在事发之前,有条件来构思选题、选材  相似文献   

15.
曹漪 《视听界》2004,(1):73-74
江苏广电总台《江苏新时空》节目在开办之初就设立了一个子栏目“正在现场”,让记者、主持人在新闻发生的现场把事实告诉观众,必要时还可以通过卫星转播车对事件进行现场直播。“正在现场”的这种定位较好地满足了现代社会里人们对新闻”新”、“快”的要求,电视媒体的优越性在此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这种新闻报道形式的出现,对记者、主持人  相似文献   

16.
新形势下电视新闻记者需要有强大的新闻敏感性,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记者。在电视新闻报道中,记者需要通过有技巧地报道新闻,通过有感染力和有说服力的事实,结合镜头感染观众,使观众犹如身临其境,这不仅是体现新闻价值的必然要求,也是展现记者综合素质的途径。因此,电视新闻记者需要从平时的积累中不断掌握知识,博学好问,提高对新闻的判断能力,培养敏锐的新闻嗅觉。  相似文献   

17.
钱峰 《新闻实践》2011,(4):43-44
作为一名从事9年多新闻工作的记者,笔者经历无数个新闻现场。从大的方面说,我先后到过四川大地震现场、奥运会现场、世博会开闭幕式现场、“绍兴万人助学贵州行”现场等等;从小的方面说,我是绍兴晚报跑现场突发新闻较多的记者之一,  相似文献   

18.
新闻直播就是在现场把新闻事实的图像、声音及记者的报道、采访等转化为电信号,直接发射的即时播出方式。现在,随着电视传播手段及技术的不断提高。数字化采编设备的使用.通信卫星的传送.使得新闻事件的发生同新闻的播放能够达到同步进行,新闻直播使得电视新闻成为“对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电视新闻现场直播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与特点。  相似文献   

19.
王聚洪 《新闻窗》2007,(6):102-102
新闻主持人和新闻直播是密不可分的统—体,新闻主持人需要通过新闻直播这样的平台来激活自己的热情和播报欲望,而现场新闻直播又需要通过主持人综合能力的释放和热情为直播添彩。如何做好这些呢?下面笔者就工作中的经验谈谈自己的几点感受。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电视媒体的发展,观众对新闻的时效性期待越来越高,大家希望能在新闻发生的第一时间,了解到与现场同步的信息,同时希望能够在观看现场直播的过程中,体验新闻现场的人的情感和感受。而电视新闻直播,恰恰满足了观众的这种心理诉求。以目前国内电视新闻直播情况来看,大致分为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