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有人说,教育工作是枯燥的,总在重复昨天的故事.但我认为每一届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有他们不同的特点,都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但无论什么方法,都需要教师有与时具进的教育理念,需要教师尊重不同的教育个体,用真挚的爱去关注每一个学生.这种真爱就是无痕教育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2.
王毅 《新疆教育》2012,(18):126-126
苏联教育家苏霍林斯基曾经说过:每一个学生都各自是一个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兴趣、情感和需要,具有不同的发展水平。要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所提高,有所发展,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方法做好学生的个别教育。  相似文献   

3.
杨梅 《学苑教育》2012,(14):74-74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兴趣、情感和需要,具有不同的发展水平。要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所提高,有所发现,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采用不同的方法做好学困生的个别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4.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理念阐明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基本目的.教师一定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让每一个学生的能力得到应有的提高的,从而让每一个学生成为学习的成功者.  相似文献   

5.
做一名学生喜欢的好老师,需要教师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需要教师去爱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需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更需要教师懂得每一位学生心理,了解学生的心态,选用最佳的教育方法,取得最好的课堂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6.
有一句话说:教师的工作是托起明天的太阳.教师今天的一切工作,就是为了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一个辉煌的未来.因此,教师制定教育目标、实施教育计划,都必须着眼于未来社会需要什么素质的人,教师的观念应超越现实,应有前瞻性.  相似文献   

7.
有位教育家说过:"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愿望,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能.尊重学生的差异,赏识学生的成功,教育的目的就是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如果说"让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是我们每位教师的终极目标,那"让每一个学生抬起头来走路"可以被看作是靠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可操作的阶段性目标.为实现这样的目标,中学政治教师首先要从自身的课堂抓起.要打造中学政治课的和谐课堂,需要注意以下要素.  相似文献   

8.
批评的艺术     
黄建华 《小学生》2012,(11):31-31
新课程改革的宗旨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而我们教师工作的目标也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学生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知识引导、循循善诱的批评教育,教师对每一位学生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情感形成,心理发展及行为规范。为了使学生正真成为健康、积极向上的人,教师需要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事情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选择合适的批评方式,让学生在教育中情感得到升华,使学生的个性、自尊得到保护,错误行为受到约束,从而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一、无言式批评这种批评比较适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现在的学生享受的关爱很多,都很  相似文献   

9.
课程改革提倡的是以人为本,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学困生转化工作是学校的重要工作,也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长期付诸实践的工作.对学困生的教育和转化需要耐心和爱心,需要了解和尊重.教育是慢的艺术:任何转化能得以实现都源于教师对学困生的爱与等待.  相似文献   

10.
后进生,令大多数老师都头痛的字眼,无论哪个年级,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定的落后学生,有的是学习困难生,有的是品德败坏生,还有的是学习、品德双差生.这些学生的表现给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设置了不同程度的障碍,他们是制约班级、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一大重点,又是难点.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如何教育转化班内的每一个后进生,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改革悄悄演绎着一场深刻的教育价值观的蜕变,作为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需要对学生观、教师观进行新的定位.时代呼唤成功教育,成功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每一位教师都能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可否认我们不少教师总喜欢把爱的目光投向优秀学生,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无法回避那些"学习困难学生"(以下简称"学困生")的存在."面向全体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都能成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2.
每一位学生告别无知,改变拙劣都需要一个过程.作为教师,尊重和爱护学生是做好管理工作的前提,是取得管理成功的基石.技工学校的教师面对一批难教、难管的学生,用情感能赢得教育的主动权,能更好地做好班主任工作.  相似文献   

13.
华丹丹 《陕西教育》2010,(12):15-15
(一)教师 1.教师观念的改造。教师要充分理解自由和纪律的内涵.理解教育目的。学生有自主发展的权利.学生有创造的愿望.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性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对一个班级的管理.  相似文献   

14.
等待     
教育不仅需要教师的宽容和智慧,更需要教师的耐心,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的个体情况,采取灵活的教育方法,最终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阿基米德有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用杠杆把地球撬起来."假如我们把这句名言应用到教育,把学生比做需要撬起来的地球,教师的工作比做杠杆,整个教学过程就是一个杠杆系统.这个杠杆的支点就是教师了解了学生的心理状态,运用适合学生心理需求的教育方法.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寻求一个又一个的支点,让评价成为有力的杠杆,使每一个学生都形成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从而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教育是针对人的,对于教师而言,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学生,教育应眼于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对每一个学生负责.而对于每一个学生个体而言,教育的成功与否则关系自己的前途,甚至是一个家庭的全部希望.因此,我们必须摒弃过去那种培养精英式的教育模式,在从事教学活动时,一定要将目光对准全体学生,重视每个学生,正视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不歧视,不偏袒,力争让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成.这是每一个有良知的教师的职责.  相似文献   

17.
面对知识爆炸的时代,当今人才培养已从"精英人才教育"转为"大众化教育".要求教师面对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也就是说每一个学生皆要学有所获,学有所长.大学的连年扩招,确实让不少学生圆了大学梦,但就业艰难也摆在了每一个天之娇子的面前,主动展示自我,让别人了解自己是今天人才的一个标志.  相似文献   

18.
一、要面向全体学生。在宏观上,学校的一切工作要以面向全体学生为基点,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享有平等的教育,着力于教育均衡发展。在微观上,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要关怀每一个学生,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19.
符殷桃 《海南教育》2011,(11):45-45
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班主任,学生成长的教诲者。学生幼小的心灵需要抚爱,脆弱的心灵需要慈爱。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感到只有真正了解了自己的教育对象,才能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为了对症下药,因人施教,我每接过一个班,都要对全班学生进行认真细致的摸底,并逐个的建立教育档案,对每一个学生的生活环境、兴趣爱好、课余活动等情况都做了详细的记录。  相似文献   

20.
在素质教育过程中,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选拔出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要创造出适合每一名学生的教学,使得每名学生都能够在这样的教学方法的指引下逐步提高自身的能力.小学教育是学生一生学习的基础,教师就需要努力创造适合每一个儿童的教育,要认识到小学生蕴含着巨大的潜能,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在创造出适合每名学生的数学教学方法的时候,还需要来锻炼学生对待事物的态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一种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