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鲁迅先生不仅以犀利的笔触,通过对一个又一个农民和知识分子形象的刻画,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旧中国生活的画卷,其中有许多人物,已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艺术典型,时至今日,还常让人警醒不已。而他笔下的一群孩童,同样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范进和孔乙己是中国文学史上两个典型形象,他们的遭遇浸透了封建时代大部分知识分子的悲哀,范进的可悲,在于他的精神已被封建科举污染;而孔乙己的可悲,则在于他的性格已在封建教育中变形。从他们的人生遭遇、个人追求以及周围人对他们的态度等方面,都能反映出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灵魂的毒害。  相似文献   

3.
徐特立出生于封建社会灭亡之际。在早期,他积极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道路。他开始信奉康梁,继而拥护孙中山,曾长期主张教育救国,后来由于革命实践和党的影响,终于成为无产阶级先锋战士。他所走的道路,是中国革命知识分子前进的正确道路,他为所有知识分子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  相似文献   

4.
20世纪30年代,林语堂由文化批判和社会批判转向回归中国传统文化,通过重申"性灵",上溯老庄,他逐步完善了自己的文艺观、人生观.这样的文化选择使林语堂的知识分子道路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体现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共有的一些心理特性.  相似文献   

5.
瞿秋白同志是中国最早的共产主义知识分子之一,他光辉的一生是我们知识分子学习的典范。在本世纪二十年代,他和其他一些先进人物一样,从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成为一个共产主义者。他的思想发展道路,对我国今天的知识分子来说,仍有重要的教育意义。瞿秋白同志怎样从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的呢?五四运动是他思想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五四前,他是一个  相似文献   

6.
<正> 世所共知的“南山集案”,是清王朝禁锢思想,扼杀人才的典型;《南山集》作者戴名世的悲剧,是一代知识分子厄运的写照。戴名世赴难至今,已二百七十年了,但他的文名和故事仍在民间广泛地流传着。然而,两百多年来,戴名世的名字似乎只是凝铸在“南山集案”上,成为激励知识分子坚守民族气节的一面旗帜;而他作为一个壮怀激越的思想家,文、论并茂的古文家,“史识史才皆绝伦”的史学家的形象却鲜有人翔实论及。作为后来者我们有责任全面地客观地评价戴名世这样一个有影响的历史人物。限于篇幅,此篇仅对戴名世的思想历程,作一评述。  相似文献   

7.
在20世纪中国文化思想史上,鲁迅是一个复杂的历史存在.他的复杂性来自许多方面.鲁迅作为现代中国一个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他从旧营垒中过来,生活在新旧时代的交替时期,经历过晚清、辛亥革命和国民党统治时期,政局的动荡、社会历史的巨大转型都对他思想的发展、精神的变迁产生影响,作为一个生命个体的存在,鲁迅本身就具有无限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8.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各种救济中国的理论、实践中,梁漱溟独树一帜,他认为中国问题是一严重的文化失调,要走一条“民间道路,”社会中知识分子与乡村居民打并一起,使革命知识分子转移变化乡间人,乡间人磨砺变化革命知识分子,直到二者没有分别,中国问题就算解决。  相似文献   

9.
假洋鬼子是《阿Q正传》中一个特殊而又十分重要的人物。他貌似新兴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实质上却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俘虏和代表。他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一个新变种,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时世的新变化在中国地主阶级这块腐木上催生的一棵毒蕈,是已微新其形而未新其思想的封建  相似文献   

10.
以自己的理解阐释李何林先生一生的追求和学术道路。李何林先生一生所走的不是学院派教授和学者的治学道路 ,而是坚守中华民族的现代精神、坚守中国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立场的“人”的道路。鲁迅是他的灵魂 ,他的思想 ,他的毕生追求。在此基础上 ,他选择了鲁迅及其作品 ,并且不论在任何艰难的条件下 ,都坚守并维护着鲁迅及其作品的价值和意义 ,从而成为一个特殊意义上的鲁迅研究专家  相似文献   

11.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走出国门,探寻西学,始于19世纪后叶掀起的洋务运动。中国学者研究留学教育,则始见于舒新城1926年的论著《近代中国留学史》。21世纪初的今天.留学教育已成为中国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在经济和政治全球化浪潮中.留学教育日渐成为世界各国越来越多有识之士人生履历中一段不可或缺的知识旅程。  相似文献   

12.
(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部奇书。它以其无可争辩的讽刺艺术魁力及刻画旧社会知识分子怯懦人格的深遂和透辟的现实主义力量而获得了“现代(儒林外史X’的美称。虽然这部书问世已经半个多世纪了,但至今仍葆有一种常读常新的艺术美感,并以其深厚隽永的思想内涵给读者以深刻的启迪。该书主人公方鸿渐,是旧中国一个到处寻求精神家园的普通知识分子形象。本文就试图对其悲剧人生作一点粗浅的探讨。方鸿渐是旧中国具有怯懦人格的知识分子的艺术典型。还是让我们循着(围城)为我们提供的艺术场景,看看他那戏剧性(自然这出戏是悲剧)…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金庸的小说纳入知识分子写作 ,并在 2 0世纪中国文学的广阔背景下对其作出严肃的解读 ,指出金庸的小说一直贯穿着他对知识分子问题的思考。认为金庸的整个创作过程就是他作为一个现代知识分子对自我进行审视与批判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周瘦鹃历来被认为是"鸳鸯蝴蝶派"的重要一员,在现代作家中属通俗阵营,少被文学史关注。中国传统文人在科举制度废除之后,无不在寻找属于自己的新的道路,有人跨步进入新文化阵营,有人仍然留恋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文化圈。周瘦鹃在二者之间走出了属于他的实践之路,他集创作、翻译、编辑、园艺等于一身,代表了现代社会大多数知识分子的艰难跋涉之路。回顾他的一生,我们重新解读其人,以期寻找文人的精神与实践道路。  相似文献   

15.
梅贻琦是现代著名教育家,他的人格精神不仅令人高山仰止,也是他成为一个教育大家的重要基础。梅贻琦的人格精神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呈现,即由中国文化建立其基本框架,同时又吸收了西方文化精华。家庭教育与中国文化经典的启蒙教育种下了梅贻琦人格养成的根苗,成年后的体认、践履使其人格不断提升;寡言与清廉是梅贻琦人格精神的外在醒目特征;和谐、稳定、涵容是儒家对理想人格的塑造,也是他全人格的呈现;民主、自由是梅贻琦吸收西方文化后的人格精神体现。  相似文献   

16.
谢勇 《现代语文》2001,(7):37-38
什么人应该被称为知识分子而不是其他,在中国一直是一个模糊问题。这种模糊性造成了许多弊端和尴尬。我们认为最大的问题在于“知识分子”概念的泛化而使知识分子负担了过多的责任和使命,在某种意义上这也是中国知识分子悲剧命运的原因之一。知识分子不但在历次的政治运动中自愿地或被要求地高举旗帜,走向街头,沉溺于种种广场效应激情之中——当然在灾难深重的中国,这确是每一个国人的责任,但问题在于许多所谓的知识分子使知识成为各种意识形态的附属品。  相似文献   

17.
《祝福》中的“我”是中国现代启蒙主义知识分子的精神原型。鲁迅通过他展现了中国现代启蒙主义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 ,表达了他对发轫于 2 0世纪初的那场思想文化运动的深刻反思 ,同时使小说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完成了对启蒙主义文学的全面突围 ,堪称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18.
周作人是一位具有典型的自由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从文学史上看,他是现代“美文”的倡导者和成功的实践者,是中国现代闲适派散文流派的开拓者,他对散文的语言和文体笔调等也有独特的创造。其散文既有古典风味,又有现代气韵;既有中国名士风,又有外国随笔风;规范与不规范,单纯与复杂,传统与现代杂糅互渗,创造了一个独特的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各种救济中国的理论、实践中,梁漱溟独树一帜,他认为中国问题是一严重的文化失调,要走一条“民间道路”,社会中知识分子与乡村居民打并一起,使革命知识分子转移变化乡间人,乡间人磨砺变化革命知识分子,直到二者没有分别,中国问题就算解决。本文对梁漱溟的“中国问题之解决”理论作一简单概述,包括中国问题是什么?中国问题靠谁来解决?怎样解决等问题,使读者加深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赫索格》成功地塑造了一位20世纪60年代典型的美国知识分子形象并且生动表现了现代知识分子的痛苦、虚无感和日益没落的道德观。主人公赫索格是一个典型的贝娄式人物,小说的结尾也是一个典型的贝娄式结尾。从叙事学理论、作品的犹太性和存在主义哲学三个角度分析,这种结尾不仅使小说叙述结构更完整更合理,而且通过犹太性和对存在主义的独特理解,作者给予了所有努力寻求自我认同的现代人极大的鼓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