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晃侗语地名的汉译主要有四种方式:音译、意译、半音译半意译、音译加意译.汉译的语序通常采用汉语的语序,而古老的汉译地名往往采用侗语的语序.新晃侗语地名汉化的趋势十分严重,主要有四种途径:音译地名转为意译地名,失去侗语特色;音译地名被误读为汉译地名,并在此基础上附会地名内涵;模仿汉语结构翻译侗语地名;用汉语另起新名.  相似文献   

2.
外来词的借用丰富了现代汉语词汇,而外来词的滥用和翻译的混乱又同时造成了语言的污染。本旨在通过对汉译外来词的几种主要方法,如:音译、意译、直译、音译加意译、音译加汉语语素、音译兼意译,进行分析、讨论,引起人们对于外来词的翻译、吸收及其规范化的思考和重视。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新晃汉语和侗语之间的相互接触和相互影响问题。着重分析汉语和侗语之间的词汇影响。  相似文献   

4.
外来语进入汉语,大致有四种形式:(-)用汉字记录外来词的读音直接使用;(二)在音译的基础上附加指类名词;(三)音与意的结合改造;(四)为外来词选择对应的汉语词,即意译。汉语发展史证明,外来词的增加是社会繁荣、对外开放的时代产物。我们不拒绝外来词进入汉语,但不加节制地盲目引入使用不规范的词语,不利于民族语言的运用。审慎精选和统一规范,是借用外来语丰富本语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5.
一个民族的语言单凭自己内部的发展是不够的,它还得随时吸收外来语以丰富本族语。外来语的翻译主要有四种方法:音译、意译、半音半意和附加说明。一、音译是翻译英语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等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6.
对新疆汉语地名进行界定,并归纳出音译、音译加汉语语素、意译、汉语命名等几种命名方式,后对新疆汉语地名进行汉文化透析,指出这些地名中的主要汉文化蕴涵;证明汉族在新疆开发中的地位;昭示汉语词汇发展的复音化规律,把地名发音化趋势的产生提前到汉代,把多音节调的构形向观音节靠拢,也提到了汉代;新疆汉语地名还反映了汉瓦族的共同民族心态、民族习惯等。  相似文献   

7.
试论现代汉语外来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汉语外来词的形成,主要通过音译、意译、半音半意译、音译加表意、音译联想六种方式.外语词或其缩略语直接进入汉语也是可以接受的.  相似文献   

8.
莫玉秀 《海外英语》2012,(11):169-171
近现代英语文献中,音译的中国地名拼写法主要跟旧邮电式拼写走,部分跟威妥玛式拼写走,对这些拼写法缺乏了解或存在误解会使汉译还原此类中国地名出错。意译的中国地名如果不借助相关文献也容易出错。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资料中的地名翻译还原为例,论述把近现代英语文献中的中国地名汉译还原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国内研究地域名称翻译标准的文献与资料为数较少,研究的范围和程度与世界发达国家取得的成就存在一定差距。本文指明地名翻译的重要性,并提出音译、意译、半音译半意译三条标准,作为地名翻译实践的参照依据。  相似文献   

10.
汉藏语系有四个主要的语族:汉语族、侗台语族、苗瑶语族、藏缅语族.汉语、侗台语、苗瑶语之间有好些等同的特点,最明显的是宾语在谓语动词后;这跟藏缅语族的宾语在动词谓语前正好相反.而以甲骨文为代表的殷商时代的语言,作为汉语的古老形式,是否更多地保留了汉藏共同语的遗迹,单从甲骨文语序上似乎很难确定.  相似文献   

11.
在汽车业蓬勃发展的中国,国外汽车仍是中国汽车市场的主流.而汽车的命名及汉译名也涌现出了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本文首先对国外汽车商标命名的主要文化来源进行分析.总结出八大来源:有历史意义的人名,名篇佳作,本土民族特色和历史,神话传说,美好联想的词汇,风景名胜地名,地理自然现象,创新词或臆造词.其次,在分析商标功能的基础上,发现德国翻译目的论对商标翻译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最后,总结出可用于汽车商标汉译的六种方法:音译,直译,意译,音译 意译,缩写.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列举事例对日语、汉语对外来语吸收方式进行了比较。日语最初主要采取将外来词译成汉字的意译,“二战”后则采用音译的方式吸收外来词汇;汉语则一直采用意译占主导地位的方式引进外来语。日语、汉语对外来语吸收方式的不同,充分体现了两国民族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英语典故的文化内涵及汉译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语典故源头众多,并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只有对它们追根溯源,才能理解其深刻含意,将其恰当地翻译成汉语。英语典故多来源于历史故事、寓言、神话传说、《圣经》及文学作品;其汉译有直译、意译、借用、加注四种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4.
乔磊 《宜宾学院学报》2009,9(5):101-102
近年来,汉语中的英语外来词不断增多,其语形表现主要有纯音译、音译兼意译、纯意译以及外来词的直接引用四种形式.其大量涌入并广泛流行,与我国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英语在国际交往中的重要地位和媒介的快速发展分不开,更与英语外来词自身的特点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商标既是产品质量的象征,也是产品形象的代表。一个好的商标译名是商家决胜商战的重要因素之一。商标汉译之"美"在于音韵美、形式美、意境美。商标的汉译方法有音译、直译、意译与谐音取意四种。  相似文献   

16.
外来词的吸收引进是各种民族文化互相交流的必然结果。随着中国和世界的交流.汉语也吸收了大量的外来词汇。汉民族吸收的外来词有几种类型,大致可以分为音译型、音译+表类属词型、半音译半意译型、借形词、字母词等几种。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同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交流愈加频繁,大量英语外来词涌入汉语。英语外来词汉化的方式主要有:音译、音译加汉语语素、意译、音意兼译、英文字母加汉语语素等。  相似文献   

18.
钮葆 《现代语文》2005,(1):39-39
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和社会制度多元化格局的形成,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交往的日益频繁,汉语文生活中外来词语正在以较快的速度增加着.反映现代汉语文生活的语文词典,适当增加外来词语的收录无疑是应该的.其中,如何收录由汉语语素构成的(即意译的)反映外来概念的词语,如何收录借用日文汉字而按汉语读音的借形词,对如何收录音译及音译和意译结合的外来词语(可分为音译加表意成分和半音译半意译两种情况),意见是比较一致的.  相似文献   

19.
汉语吸收外来词主要有四种方式:一是纯音译,如休克(shock英)、沙发(sofa英)、苏维埃(俄)、模特儿(法)等。二是音意兼译。把一个外来词分为两半,一半音译,一半意译。如浪漫主义(romanti-cism)、马克思主义(Marx-ism)、冰淇淋(icecream)、新西兰(NewZealand)等。三是音译后外加一个表示义类的汉语语素。如“卡车”的“卡”是car(英语“货车”)的音译,“车”是后加上去的。又如“啤酒、沙丁鱼、芭蕾舞”等。四是借形,借外族语言的汉字词,而读汉字音。这是吸收日语词的主要方法。如“景气、取缔、干部”等。另外还有字母词,如MTV、CT等。“…  相似文献   

20.
佛经汉语翻译的音译系统发生与早期胡语梵语的汉译实践有直接的关系,汉译佛经的音译系统是十分复杂的。窥基、慧琳在《一切经音义》第27卷对《莲花经》作出了音义辨析,提出了较为丰富的梵语音译词,例如人名、地名、物名、佛教术语和咒语等。在《莲花经》翻译中,音节替代的可能规则是比较微弱的,这些音译词显然遵从一些音译的规范与惯例,是翻译标准化的表征,尤其是汉译音译词的选词最大限度地遵守了汉语的表达习惯和传统规则,汉译音译词倾向于无组合关系的常用字或者生僻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