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在我近20年的记者生涯中,采访过很多人,施蛰存伯伯是我在<交际与口才>当记者时最初"练手"的对象.那是1995年6月23日,正值我们杂志开办第二年,有个栏目"名人访谈"缺稿.  相似文献   

2.
评书是古老的艺术,早在春秋时代就有人说书,流传至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口头文学.廊坊电台长书频率自2002年开播至今,已走过了十五个年头,经历了从"全国首创"到"全国普及",再到现在"突破创新"的一个发展历程.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深知,要在"求新求变"中寻找节目与广大受众的平衡点,既要跟上社会的发展步伐,又要满足广大听众的收听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3.
长新闻     
网上有很多人渴望吸引人的、有深度的新闻报道,这是好事. 非常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记住数字新闻时代仍然处于初创时期.未来一些年仍然会发生重大的变化.这意味着我们对在线新闻的很多认为不言自明的真理并非蚀刻在花岗石上的.  相似文献   

4.
正当"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的时节,浦江县原档案局局长、档案馆馆长邢会洪同志被组织批准退休了.在欢送会上,他作了一次言短意长的告别发言,我们听了除深受启迪外,自然回想起有关他的许多生动事迹来.  相似文献   

5.
曹大营长     
"小兔崽子!"我蓦然一惊,回头,不是喊我,一个老头呵斥往他金鱼盆里扔石子的小孩.小兔崽子,我多少年没听到这个词了.别人管我叫"原老师".  相似文献   

6.
孙建清 《今传媒》2007,(2):32-32
如果你到小书摊上翻翻杂志或报纸的副刊,经常可以看到署名"佚名"的文章,有些时尚类、生活类、励志类杂志竟然一期杂志上有四五篇署名"佚名"的文章.在前几年里,我对"佚名"佩服得五体投地,人家写作能力真是了得,就跟批量生产一样.后来,我才慢慢明白,原来这"佚名"根本就不是一个人的名字,正确的读法应当是遗名或隐名.  相似文献   

7.
黑雪 《传媒》2001,(11):4-6
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思想深刻,立意高远,内容丰富,是我们党和国家面对充满挑战和希望的21世纪的宣言书,对做好新世纪的新闻出版工作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指导意义.为此,记者近日采访了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石宗源.  相似文献   

8.
张学继 《历史档案》2008,(4):112-113
迄今为止,学术界一直认为,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为清朝"钦差出使各国考察政治大臣"载泽、端方、戴鸿慈、尚其亨、李盛铎(以下简称"五大臣")起草考察报告的是梁启超与杨度.  相似文献   

9.
编者按:党的好儿子,人民的好公仆,县市档案局(馆)长的好榜样,荣成市档案局(馆)原党组书记、局(馆)长武盛斌同志带着对档案事业的无限眷恋,匆匆走完了他55岁的人生历程,永远离开了我们.斯人虽去,浩气长存.武盛斌同志在他的有生之年,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值得学习的宝贵精神财富.学习武盛斌,就要学习他一生跟党走,无怨无悔爱兰台的崇高品质,就要学习他"勇争一流,敢为人先"的顽强工作作风,就要学习他淡泊名利,廉洁奉公,无私奉献的献身精神.  相似文献   

10.
"兄弟省市同行到上海来,我们感到非常高兴" 上海市档案局吴辰局长此言即出,还真不是空泛的客套话.2005年在新疆的一次全国性档案工作会议上,上海市档案局接受了培训西部地区档案部门工作人员的任务.三年来先后接待6个"规模班"和两个专题班.湖南省经积极争取,得到了上海市档案局的大力支持,在上海举办了湖南省档案局(馆)长培训班.  相似文献   

11.
生命在于健康,健康在于平衡! 健康是人生中不可替代的第一财富.在一次保健座谈会上,主讲医生在一块黑板上写下一串长长的数字--10000000,然后他讲,七个"0"依次代表爱情、家人、朋友、事业、房产、地位、金钱,剩下的"1"则代表健康,您可以清楚地看到如果少了这个1,其他内容便完全失去了意义,因为它们最终只能等于"0".可见,"健康"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正如一个多病缠身的国王,不如一个健康的农夫快乐.  相似文献   

12.
在清乾隆年间昆明寒士孙髯(字髯翁,号颐庵)所撰的大观楼长联中,"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四个典故均与大理的历史有关.  相似文献   

13.
轻视、拒绝注释和文献之风不可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而不注"或不列参考文献是一些人抄袭他人作品时惯用的一种形式.轻视、拒绝注释和文献者,以传记、纪实、"学术普及"类图书作者居多,甚至连一些科技学者和作家也深陷其中.轻视、拒绝注释和文献之风值得出版界、学术界高度重视并予以抵制.  相似文献   

14.
爷爷爱抽烟,但抽的是那种农村自己田地里种的叶子烟.我们那里的老人都抽这种烟,大概和所谓的“雪茄“差不多吧.把晒干的叶子烟剪一小截,搓成圆柱形,再插在烟斗上,点燃后,就可以“吧嗒“吧嗒“地抽了.……  相似文献   

15.
"物联网":信息产业革命的第三次浪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荣春 《传媒》2010,(7):49-51
传播学大师麦克卢汉曾预言,随着人类传播技术的发展,人类将进入"地球村"时代.当我们还在为麦克卢汉的"地球村"、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以及威廉·米切尔的"比特之城"而惊叹之时,另一扇信息交流的大门--"物联网"正悄然向我们打开,它开启"物与物,人与物"的交流与沟通.  相似文献   

16.
认知世界     
近日欧洲行,所见所闻,想到认知世界的话题,即我们对自己生存的这个地球整体、各个国家的了解与认知.我想说的是,这种了解与认知,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认知者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譬如我. 对于"世界"这个概念,按照我们这一代人最早接受的教育,是分成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前者称"同志",后者是"敌人",外加亚、非、拉"兄弟"."同志"们都很幸福,"敌人在一天天烂下去",剩下的就是"待解放的三分之二受苦人". 遇到三年"自然灾害",彼时中苏交恶,于是有了"苏联逼债,搞得我们挨饿"的说辞.  相似文献   

17.
江总书记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一个国家不断发展、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主动地位的重要决定因素。我们必须树立强烈的创新精神,在学习前人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扬弃旧义,探索新知,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进程中,培养和树立起创新精神,应成为新世纪中小学校长的重要素质,也是时代对我们校长最基本的要求。一个具有与时俱进和创新精神的校长才能带领全校师生员工朝着更高的目标迈  相似文献   

18.
刘玲华 《传媒》2013,(2):50-52
近年来,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关注普通百姓生活的新闻越来越多,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这类新闻受到普遍欢迎,成为电视新闻节目中最具活力、最有看点的部分.细细想来,道理很简单,因为电视新闻关注百姓,百姓自然爱看自己身边的新闻. 道理简单,不等于很容易就能做到.虽然近些年我们的新闻节目有所变化,但普遍存在的也是最突出的问题,还是离老百姓的生活不够近,新闻播音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高高在上的语态、完全的官方辞令、只唯上的工作状态,使电视播音工作离群众总是存在一定的距离. 新闻播音工作如何在新时期、新形势下自觉切实地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体现在新闻宣传实践中?满怀真情走基层,意诚心正转作风,实话实说改文风才能使新闻播音工作"接地气""长灵气".  相似文献   

19.
新年寄语     
时光飞逝,龙年已至.这一年,是"十二五"规划大力实施的开拓之年,是《科技与出版》杂志的"而立之年",是本刊主管、主办单位变更为清华大学、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的奋进之年.回首2011,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和"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激发了我们对出版事业的激情和对本职工作的钻研;清华大学出版社"高品质、高要求、高水平"的经营理念和"科学发展、和谐共赢"的社会责任,给我们展示了新的前景、树立了新的目标;科技出版委和编委会对我们的指导与帮助,使本刊不断调整航向、提升品位;读者、作者和协办单位对我们的关注和支持,使本刊与时俱进、面貌常新,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0.
"草根"一说引自社会学领域,被赋予了"基层民众"的内涵。站在新闻报道的角度看,草根这一词源无疑隐含着它的社会新闻价值。只有真实地反映基层民众的生活现状和内心诉求,我们的新闻才有力量。笔者在采制"走进长水村"系列报道时,吃住在农屋,深入田间地头、高山林区、农家小院,接地气、转作风、改文风,收获颇丰。特别是把"草根"作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