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专稿”中用六个页码的篇幅来刊登一位老师的一节课堂实录及相关评论,这在本刊还是第一次,然而,我们相信,读者在看完此文后,心情将会和我们一样,在受到震动之后留下深思,这种思考涉及的方面很多:教育应不应该体现出对生命的关心和敬重?一位好教师应该具备哪些方面的素质?怎样的课才算是好课?语文教学应该重视什么?如何捕捉教育的契机等等?总之,通过这堂课和之后的网友评论?我们的思维将生发出许多的联想,并从中得到收获和感悟。  相似文献   

2.
在“专稿”中用六个页码的篇幅来刊登一位老师的一节课堂实录及相关评论,这在本刊还是第一次。然而,我们相信,读在看完此后,心情将会和我们一样,在受到震寸南动之后留下深思:这种思考涉及的方面很多:教育应不应该体现出对生命的关心和敬重?一位好教师应该具备哪些方面的素质?怎样的课才算是好课?语教学应该重视什么?如何捕捉教育的契机等等。总之,通过这堂课和之后的网友评论,我们的思维将生发出许多的联想,并从中得到收获和感悟。  相似文献   

3.
<正>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提醒管理者经常思考三个问题:"我们的事业是什么?""我们的事业将是什么?""我们的事业究竟应该是什么?"那么,教育管理者和执教者,也应思考三个问题:"我们的教育教学现状是什么?""我们的教育教学将会发展成什么?""我们的教育教学究竟应该怎样发展?"我想,在经济欠发达地区,首先应关注教育的"公平"与"质量"现状怎样?将会发展成什么?究竟应该怎样发展?  相似文献   

4.
多元智能理论自提出以来,已经越来越多地被我国教育工作者所认识,在教育界尤其是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改革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甚至轰动,掀起了一股“多元智能热”。当我们陶醉在这派繁荣景象之中时,我们是否应该冷静地反思一下:我们真正理解多元智能了吗?如何科学认识多元智能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如何正确借鉴多元智能理论?这些都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践行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5.
当前,学历教育已接近结束,师训教育将转入以岗位培训为主的轨道上来。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我们应该站在战略的制高点上,作一下总体的思考:今后的师训教育应围绕什么主题来进行?如何才能使我们的师训教育纳入终身教育的永恒轨道? 笔者认为:教育理论的学习和实践应该是今后师训教育的主题。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才是师训教育的生命线。不容乐观——学历虽然合格,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并未达标  相似文献   

6.
“在一个完全理性的社会,我们当中的精英都渴望做教师。这是因为:一代又一代地传承文明应该是人们最高的荣耀,也是最高的责任。”这是美国教育部长赖利访问北京师范大学并发表题为《21世纪的教师》的演讲时,开门见山引用美国原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总裁艾柯卡所说的话。 教育光荣,教师光荣。然而,对于我国的教育,人们难免有一种淡淡的忧虑:大国办教育难,办大教育更难。那么,我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呢?会不会是难上加难?教育的前景很乐观,路程很艰难。在我们乐现地展望教育前景的同时,也来关泣一下基层教育工作者的状况与思考吧。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常常在思考:我们应该怎样做教育?我们应该怎样做老师?我们应该培养怎样的学生?我们选择做教师的目标是什么?这条长长的教育路我们该在职业出现倦怠时怎样继续走下去?本文作者就自己参加省级国培项目的培训学习谈谈自己的一些感悟。  相似文献   

8.
正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提醒管理者经常向自己做三个追问:我们的事业是什么?我们的事业将是什么?我们的事业究竟应该是什么?我以为,作为理性的小学教育管理者,我们应该经常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小学教育?今天的小学教育缺失了什么?孩子成长的密码是什么?  相似文献   

9.
一分钱掉到地上,在幼儿园也常见到,问题是小朋友们捡不捡?捡了以后交还是不交?交了以后老师又该怎么办?而对孩子们传唱被改过词的《一分钱》,教师又该怎么办?我们以为屈老师坚持以正面引导的做法是对的,她的困惑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任何时候,对于尚缺乏分辩能力的幼儿进行包括一分钱在内的拾金不昧和艰苦朴素教育应该是无疑义的。问题是怎样做更好?或者您就此还有些什么其他看法,我们都欢迎您参加到这一讨论中来,并以教育随笔形式将稿件寄给我们,本刊将择优刊发。  相似文献   

10.
教育是什么?到底是什么?众说纷纭!有人说教育是对自我和他人的一种提升,有人说教育是一种职业。我觉得哪种说法都有道理,但是我们是否应该考虑教育应该回归到做人的根本上去?我带的是中学各类学科中档次最低的学科——地理。记得自己刚进入"教育"这一行的时候,除了激情壮志外,满  相似文献   

11.
●上海教育下一轮的发展,应该把基础教育作为一个重点来考虑,因为这是很可能会出亮点的地方。●我们的基础教育和世界一流差距在哪里?我认为,还是在于规范性和选择性。●我们的中小学要实现基于信息平台的教育,难度是很大的,但是如果我们不奋起直追的话,我们和人家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2.
当我们都在呼吁学校教育、课程改革应该以人为本的时候,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去深思:学生是什么?这个问题提出来好像有点多余,有人会说,学生不是在学校里学习的孩子吗?这句话听起来不是没有道理,但对学生的理解果真如此简单吗?真要从学术角度对这个概念做一个清晰的解释的话,的确有很大的难度,但是,我们应该对这个问题给出一个明确的解释,因为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研究将影响到整个教育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3.
关于高等学校育人环境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总则第五条规定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发展科学技术文化 ,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围绕这一任务 ,高等学校应该如何去适应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 ?应该树立怎样的教育思想和观念 ?如何培养出广受社会欢迎的高素质人才 ?这些问题 ,构成了当前高校教育改革的主题 ,我们必须很好思考和回答。一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 ,江泽民指出的“面对当前国际国内新的形势 ,我们的教育思想、教育体制和结构、教育内容和方法 ,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的矛盾 ,已…  相似文献   

14.
自从去年下半年到梅山岛与老师们一起办学,在满足我教育情怀的同时,面对梅山岛日新月异的高速发展和现有的与发展不相匹配的教育现状,强烈的矛盾冲突不断鞭策我思考、探索:我们为什么要办学?我们究竟该办一所怎样的学校?在梅山岛办学,办这所全岛唯一的义务段学校,我们不仅仅为学生办学,还应该像陶行知所说的那样",以乡村学校为改造乡村生活之中心,乡村教员  相似文献   

15.
一、情感教育课的缘由近年来,少数青少年学生情感冷漠、行为异化,甚至重大犯罪事件一次次震惊着社会。作为教育者,我们总是不断地问自己也问同行:今天我们怎样教育孩子?承载了太多美好期望的教育在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围绕着这些事件,公众的讨论焦点有的在痛惜和谴责,有的呼吁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有的指出家庭、学校和社会要高度重视尊重生命的教育。无疑,这些都是对的。但我认为,问题的核心应该归结到:这是我们的教育体系、是人的素质形成的环境缺失情感教育所致。我们在反思缺失情感教育造成问题的同时,就应该重视将情感教育渗透到…  相似文献   

16.
刘庆昌 《当代教育与文化》2019,11(6):10-13,F0003
教育本体和教育现象实际上分别是教育整体的内隐部分和外显部分。当我们把教育界定为"一种善意的干预"时,意味着教育本体是"善意的干预"之意念,而教育现象则是"善意的干预"之我们可以感觉到的那一部分。"教育是一种善意的干预"这一判断的完整表达,应该是:"教育是教育者为成全受教育者而对他们实施的干预"。揭示出这一点的最大的意义是把我们对教育的理解推进到了行为的层面,并启发我们在动词的意义上理解教育。  相似文献   

17.
学科教育学的发展方向主要有两个:一是研究学科教育“是什么?”“应该是什么?”即学科教育本体论和价值论的哲学的学科教育学;一是研究学科教育“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做?”的实践的学科教育学.学科教育学应该朝哪个方向发展?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有理由将远距离教育看作一种有特殊利益的方法。这是一种值得注意的、经济的学习形式,它具有广泛交流的特点。因为我们把远距离教育评为发展中国家适合的一种方法,所以,首先让我们考虑一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两个问题。它们是:远距离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它能有什么贡献?让我们看一下国际上和发  相似文献   

19.
柏海山 《今日教育》2009,(11):58-58
我能够认识什么?我应该做什么?我能够期望什么?人是什么?这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奠基人康德一生孜孜以求并力图给人类解答的几个问题。那么,置身于教育中的我们是否应该自觉地进行一番理性的哲学拷问:教育是什么?我应该做什么?我能做什么?教育是为社会服务,也是为人服务,但归根结底是为  相似文献   

20.
教育的佳境应该是,让学生觉得在校读书是一种快乐.怎么做到这一点呢?我们在此陈述七种方法,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