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利用本体对档案学领域知识进行组织的必要性,简单介绍本体的概念,并且给出了档案领域本体的构建步骤,深入分析了档案领域本体在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各个功能中所起的作用,最后指出下一步的工作是在<中国档案分类法>和<中国档案主题词表>的基础上构建档案领域本体.  相似文献   

2.
文献遗产反映国家、民族的群体记忆和身份,对国家形象的塑造和传播影响深远,然而学界并未从本体构建视角审视文献遗产的利用和传播。为此,文章在文献遗产、数字记忆、本体构建和自然语言处理等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提出参照和复用CIDOC CRM、DC、《中国档案分类法》等领域本体、分类法和词表的文献遗产本体模型构建过程,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为例开展实证研究,验证文献遗产本体构建流程的可行性与合理性,为文献遗产的组织展示、知识传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论档案领域本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体是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参考和分析了当前构建领域本体的常用工程方法,通过借鉴其他领域本体的构建原则,提出了构建档案领域本体的知识工程方法,并探讨了在档案领域本体构建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和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4.
本体是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参考和分析了当前构建领域本体的常用工程方法,通过借鉴其他领域本体的构建原则,提出了构建档案领域本体的知识工程方法,并探讨了在档案领域本体构建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和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5.
论证语义出版的领域本体构建理论运用于文艺作品数字出版的可行性,说明《三国演义》在严肃历史类长篇小说中的代表地位,提出对《三国演义》进行本体构建研究可对其余类型小说进行本体构建起到触类旁通作用。其后阐述领域本体构建在出版领域的应用现状,进一步分析适用于《三国演义》领域本体构建的原则和方法,将“明确性”“一致性”“扩展性”“智能性”“开放性”五大原则作为《三国演义》本体构建的原则,在七步法等国际惯用本体构建方法的基础上拟定九步法作为《三国演义》本体构建的方法论。之后,实际推演九步法中五步可用人工编辑方式验证的步骤用以验证本体构建运用于《三国演义》的可行性。最后,本研究对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电子政务领域本体构建需求的基础上,提出构建领域本体的必备条件。针对这种需求,分析电子政务领域数字档案的特征,并根据该特征,探讨电子政务领域数字档案本体的构建过程。   相似文献   

7.
本体技术成为当前许多领域信息化的重点研究课题,文章通过分析档案信息化所面临的共享困难问题,认为构建档案信息本体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继而讨论了一些有关构建档案信息本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体旨在解决计算机系统之间的语义鸿沟问题,其概念起源于哲学领域。虽然本体在计算机及其相关领域已经被普遍地探究和实践,但图书情报学领域本体构建方面的研究还很少。笔者以《中国分类主题词表》为基石,辅以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词典,以中国学术期刊网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为后期补充,探索图书情报学领域本体的构建,并利用Jambalaya插件力图实现其可视化。  相似文献   

9.
学科领域本体的构建与进化*-以经济学领域本体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概述国内外领域本体构建方法及本体进化的研究现状;介绍以《中国分类主题词表》为基础构建“经济学领域本体”初始版本的基本过程,阐述经济学领域本体进化的基本设想,以及具体进化过程及方法,包括获取进化实验数据集,抽取候选关键词,获得本体新概念,建立概念关联等。  相似文献   

10.
2005-2006年《档案与建设》文献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与建设》由江苏省档案局、江苏省档案学会联合主办,从1984年创刊至今已有24个春秋。《档案与建设》在构建我国档案学理论体系,活跃我国广大档案学者的学术思想和学术成果的交流,凸现我国档案学实践和事业前进的轨迹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档案学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档案与建设》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是档案事业类的核心期刊。它为全国高校档案专业教师、档案工作者、  相似文献   

11.
航空领域本体构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对领域本体构建方法选择原则进行了研究,在提出领域本体构建方法设计与选择原则的基础上,根据航空本体的特点,提出了基于<中国航空百科词典>的航空领域本体构建方法.该方法通过尽可能复用现有术语,重视框架设计与概念间关系规划环节,将概念间关系确定尽可能通过计算机自动完成,人工工作量少,领域专家参与少.通过本方法试验,初步构建出了航空领域本体,在较短的时间内构建出了航空本体.论文针对进化在本体构建中的重要性,在构建方法中重点论述了航空领域本体进化方法,按流程对本体进化中的新词获取、概念及关系确定、版本标识、进化周期等工作环节进行了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2.
王卉 《图书馆论坛》2021,(5):118-126
文章针对近代广东海关档案现存的语言、书写及专有名词不断变换问题,提出近代广东海关档案海关档案名称规范档的语义模型,为档案中多样化的相关名称表达提供数据规范。针对近代广东海关档案中不一致的名称,通过规范控制来分析其中的文字表征、发音特征以及相关的表达方式;参考《中国档案主题词表》及近代广东海关档案专有名词词典,从语义逻辑关系出发,构建近代广东海关档案名称规范数据的语义模型。近代广东海关档案名称规范数据语义模型的构建,不仅可以作为其他海关档案开发利用的参考框架,而且为进一步构建海关档案本体提供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3.
面向传统家谱档案中的先贤人物,主张通过历史人文解析与数字技术相结合的手段,实现家族文化的挖掘与展示,转变传统家谱档案为立体的多维度资源。以浙江省仙居县高迁村的《吴氏西宅宗谱》作为研究素材,借助本体技术构建吴氏家谱本体,以求揭示当前传统家谱研究的数字化转向趋势,并提出了传统家谱档案可视化研究在"新乡贤建设"与"家风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档案类资源因多以汇集资料形式存在,且文件之间存在层级结构关系,故难以采用图书馆和博物馆对资源的描述方式。本文以复旦大学馆藏当代中国社会生活资料为例,通过对档案领域本体OAD和EAC-CPF的研究,并对BIBFRAME2.0模型适用档案类资源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最终选择以BIBFRAME2.0为基础,引入OAD本体中的部分语义词构建适合档案类资源多层级结构描述的本体模型,为以关联数据方式整合馆藏资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关联数据是一种有效的语义网信息组织规范,将其应用于数字档案资源知识组织工作是切实可行的.本文在分析其可行性与必要性的基础上,构建了数字档案资源知识“关联”组织框架模型,并从档案领域本体建设、档案关联数据质量提升、数据关联关系利用以及关联组织协调机制构建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6.
领域本体的构建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领域本体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国内外本体和领域本体研究出发,比较分析了典型的领域本体构建方法,提出循环式领域本体构建法,并使用该方法构建软件缺陷领域本体。  相似文献   

17.
档案知识聚合作为档案领域构建多维度、跨媒体知识体系的新方法,为多模态名人档案资源的知识挖掘与利用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通过分析名人档案资源特征,从总体方法论角度设计基于语义的档案知识聚合模式,模式设计整体分为资源采集模块、本体构建模块、关联聚合模块和知识服务模块四部分,从确定资源内容、本体模型构建到知识服务类型对如何实现底层多模态档案资源的知识性聚合展开方法过程探究.最后以吴宝康名人档案资源为例进行实证性研究,证明模式设计的科学性与实用性,进而为档案知识聚合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与发展路向.  相似文献   

18.
以数字参考咨询领域为例,探讨了数字图书馆领域本体构建的必要性,介绍了构建领域本体的知识工程方法中的“七步法”,随后论述了数字参考领域本体构建的设计,给出了数字参考领域本体框架,并采用OWL语言和Prot啨g啨工具实现了对领域本体的形式化描述詈笞芙?了领域本体构建的得失,指出了领域本体构建应当注意的四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高速铁路领域本体构建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前已有的本体构建方法并不适合高速铁路领域的实际情况.本文在研究本体的两大构建方法即本体工程和基于叙词表的本体构建方法的基础上,从高速铁路领域知识由多学科构成的实际情况入手,并在专家构建的<高速铁路范畴表和主题词表>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范畴表和主题词表的多专业领域本体构建方法.文章对此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然后以此方法为指导构建了高速铁路各专业本体并将其初步合并为一个统一的高速铁路领域本体.对本体构建工具的选择、专业本体构建原则和多专业本体合并方法进行了阐述,并以动车组专业本体构建为例说明了专业本体的构建过程.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知识档案管理系统建设的关键技术问题,对开放档案信息系统参考模型OAIS进行知识化扩充,进而提出一个知识档案管理系统建设的参考模型,并论述档案知识的本体表示方法以及档案本体的构建过程;本文还结合某供电企业知识档案管理系统的建设,给出了知识档案本体的构建实例。本文提出的知识档案管理系统建设的参考模型及相关技术,对其它行业也具有普遍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