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史稿·灾异志>集中收录了清代的各种自然灾害和自然异常事件,是清代官方最完备的灾害档案,具有重要的灾害史和灾害学研究价值.除此之外,它对现代天文学、气象学、医学等学科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文献档案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讨论了清代河南巡抚衙门公文档案的类型、版本以及档案中的浮签、眉批和公文投递方式。这些档案不仅对研究清代的河工和捻军起义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而且对研究清代巡抚衙门的文书制度和行政运行机制也极具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讨论了清代河南巡抚衙门公文档案的类型、版本以及档案中的浮签、眉批和公文投递方式.这些档案不仅对研究清代的河工和捻军起义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而且对研究清代巡抚衙门的文书制度和行政运行机制也极具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4.
《黑图档·咸丰朝》是记录清代盛京总管内务府衙门处理往来公文的档册,对于研究盛京地区的钱粮清册具有重要价值。通过对《黑图档·咸丰朝》内钱粮清册档案的整理,从钱粮清册档案造送时间,有关销算、恩赏、发放俸饷、工程以及官兵借钱这五种类型的钱粮清册档案及其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出钱粮清册档案具体在反映清代咸丰年间的经济状况、清代赏恤制度以及清代官员及食辛者库等处人口实际情况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以期补充清代盛京地区钱粮清册档案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嘉陵江流域保留有较为丰富的清代地方档案,以著名的《南部档案》和《巴县档案》为代表,包括其他一些零散的清代地方衙门档案,具有重要的历史学、文献学价值。  相似文献   

6.
“双套制”管理模式研究是在纸质档案和电子文档两种载体并存情况下,利用先进技术手段使传统档案管理与计算机管理技术相融合,并在档案管理方面发挥各自的优势,以达到理想的保存及利用的目的。本文就清代档案采用“双套制”管理的必要性、可行性及采用“双套制”管理的原则做一简单的论述。一、清代档案采用“双套制”管理的必要性清代档案数量巨大,种类繁多,内容涉及清代从中央到地方的各个领域,是研究清史和近代史的最重要的第一手资料,具有重要的信息价值、利用价值、极高的文物和保存价值。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是保管明清历史档案的国家…  相似文献   

7.
朱萍 《兰台世界》2013,(19):152-153
<正>《清史稿》是二十五史中唯一的一部拥有《灾异志》的"正史"。《灾异志》分"灾"和"异"两大部分。"灾"就是自然灾害,"异"是指自然异常,它集中收录了清代的各种自然灾害和自然异常事件。《灾异志》以时间为序,将清代大量灾害史资料集于一目,可谓清代官方最完备的灾害档案,其灾害史和灾害学方面的研究价值自不待言。除此之外,它对其他诸多学科比如地质学的研究,也具  相似文献   

8.
郑丽 《四川档案》2010,(4):18-19
遂宁市档案馆目前馆藏档案23万余卷,其中仅清代、民国档案就多达16000余卷.对地方史掌、人文景观、自然科掌、民俗风情研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9.
灾害档案在灾害研究、决策咨询、社会记忆建构等方面具有重大开发价值,在如今的数据驱动型社会,灾害档案信息收集、管理和利用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通过分析大数据应用于灾害档案开发利用工作的优势,从目前灾害档案开发利用工作中现存的标准化体系、馆藏档案研究、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立卷归档标准、档案工作协同机制、信息共享平台等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何新华 《档案学研究》2015,29(3):120-124
清代朝贡表文数量众多,根据书写材质的不同,可分为纸质表文、金叶表文、银叶表文和蒲叶表文等。这些不同的外交文书材质,既是清代档案研究的重要内容,也体现了世界各地不同的自然、人文特征,因而具有重要的比较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各地档案馆逐步展开对价值较大、数量较多的清代地方档案的整理工作,学界对清代地方档案的研究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进展。文章将对2019年清代地方档案整理和研究方面的成果进行概述,以期完善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为未来清代地方档案的整理和研究提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清代档案保存至今,甚为丰富,给研究清史提供了大量的、有重要价值的原始材料。究其原因,其一是清代距今时间不远,有利于保存至今;另一重要因素则是清代统治者重视对文书档案工作的管理,并制定了相应的工作制度。本文主要从现今档案工作程序(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利用)的角度来探讨清代的档案工作制度。  相似文献   

13.
陈倩 《兰台世界》2020,(4):156-160
档案资料是盐业史研究的重要参考物,也是厘清盐业史相关问题的重要佐证物。在食盐专卖的古代中国社会,私盐处于地下交易状态,大多官方史料对事件本身记载有限,重点从宏观层面讲述贩私的原因以及惩治贩私行为的国家与地方法规等,而档案资料则详细记录了贩私案件本身,是十分有价值的研究对象。《清代巴县衙门档案》作为我国清代档案中价值珍贵的县衙门档案,保存了大量盐业记录,其中包括诸多有关私盐的记录。通过梳理这些档案,可以在总结清代巴县私盐特点的同时窥见四川私盐问题并佐证相关史料。此外,《清代巴县衙门档案》还有研究盐商缉私、丁宝桢改革盐务、贩私惯犯等问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清代文书档案副本制度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想通过研究清代文书档案副本制度的建立、发展和意义 ,以达到分析和鉴定文书档案的成分和价值 ,更好地管理和使用清代档案 ,从而促进古代文书档案文本制度的研究 ,填补古代文书研究领域的空白  相似文献   

15.
以《黑图档·嘉庆朝》内的盛京刑部档案为研究对象,对其史料价值进行讨论,认为其可以作为研究清代盛京刑部的宝贵的第一手史料、研究清代司法部门实践的参考来源、研究清代咨文在司法实践中使用情况的重要文本、研究清代旗人司法特权的生动案例及研究清代社会生活的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16.
张晓霞 《兰台世界》2013,(19):143-144
<正>巴县婚姻档案是清代巴县衙门在行政管理和诉讼处理过程中保存下来的真实的历史记录,共计6000余卷。这些档案是当时当事直接形成的,并不是事后根据记忆或者传言编写的,具有图书、报刊和其他各种文献不能代替的特殊地位,价值珍贵,绝不亚于清代中央国家机关档案和私家档案。它不仅是清代社会生活的生动写照,还是清代地  相似文献   

17.
清代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中,大多配备有数量不等的从事档管理的工作人员,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档案工作人事管理规范。研究这些制度,对于总结清代档案人事管理的经验教训,进一步探讨与清代档案工作相关的书吏及危害等问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孔府档案是指今山东曲阜孔子博物馆保存的孔氏家族在明代至民国时期对内、对外活动中形成的文书档案,它具有历时长、数量多、形式独特、涉及地域广等特征,价值极高,有"西有敦煌文书,东有孔府档案"之誉①.就文书而言,其手本②、札付、启状、勘合等均少见于清代州县衙门档案,极为珍贵,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9.
档案著录是档案整理与研究的重要内容。既往对于清代档案著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案卷级著录,而对文件级著录的研究尚不充分。本文以清代南部县衙档案著录为例,详细论述清代地方档案文件级著录的标准及实践中的著录项目、管理、流程与审查等,以弥补档案文件级著录研究之不足,并为清代档案及其它档案的文件级著录提供可资借鉴的方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20.
赵彦昌  姜珊 《档案学研究》2022,36(5):142-148
清代档案为清史研究提供了最原始的基本史料,清代司法档案的整理促使法律史研究的“问题”导向更为微观、具体,并引入多元的研究方法。同时,法律史研究中对诉讼文书展开研究也为后续清代司法档案的整理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经验,围绕“档案中的虚构”等问题的讨论也使清代司法档案的价值得到更深层面的理解,并进一步促进对清代司法档案的更为全面的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