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肌肉力量测量方法简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论了肌肉力量测量的实验室和运动场测量方法,就其基本测量指标、基本测量仪器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有关肌肉力量训练水平的测量与评价的基本规范。  相似文献   

2.
人体测量学     
G804.49 20032562肌肉形态特征与肌肉力量相关研究=The relativeresearch between force and mophology ofmuscle[刊,中,A]/张海平(沈阳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3(1).-44-46,53参43(SJ)肌肉力量//人体测量//研究 肌肉力量是人体运动的基本素质,与肌肉形态有关,更有赖于肌肉的横断面积大小。测量人体肌肉的形态指标或肌肉的横断面积,推测肌肉力量,并对不同人群的肌肉力量进行比较,探索肌肉形态特征与肌肉力量的内在规律,这对运动员训练水平的评估、运动损伤的治疗与康复及科学选材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肌肉力量测量方法   总被引:40,自引:3,他引:37  
文章首先简要地介绍和讨论了与肌肉力量测量方法有密切关系和应该明确的几个基本问题,即关于肌肉收缩的五种基本形式,关于国际上肌肉力量分类的研究结果,关于绝对力量、最大力量、快速力量、起动力量、爆发力量、反应力量、力量耐力等定义。然后,介绍了用于肌肉力量测量的实验室和运动场测量方法。其中,就基本测量指标、基本测量仪器、基本测量要求和注意事项、各种仪器和测量方法的优点及主要不足等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有关肌肉力量训练水平的检查与评定的基本设想。  相似文献   

4.
肌肉形态特征与肌肉力量相关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肌肉力量是人体运动的基本素质 ,与肌肉形态有关 ,更有赖于肌肉的横断面积大小。测量人体肌肉的形态指标或肌肉的横断面积 ,推测肌肉力量 ,并对不同人群的肌肉力量进行比较 ,探索肌肉形态特征与肌肉力量的内在规律 ,这对运动员训练水平的评估、运动损伤的治疗与康复及科学选材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确定下肢肌肉附着点空间坐标的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近景摄影测量的先进技术,对人体(尸体)下肢肌肉的起止点进行量测;运用计算机进行编程解析,求得国人下肢肌肉附着点的三维坐标。建立下肢4个运动环节的独立坐标系;运用刚体方位广义坐标描述下肢环节运动;提供肌肉机能评定相关的定量参数资料。建立起止点坐标与有关的人体测量参数间的回归方程,为活体下肢肌肉起止点的推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对下肢肌骨系统解剖学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本文采用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对人体(尸体)下肢肌肉起止点进行测量;用DLT公式解析,求得国人下肢肌肉起止点三维坐标;建立起止点坐标与有关的人体测量学参数间的回归方程,为活体起止点位置的推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专业男足运动员肌肉受伤的危险性基于其肌肉的柔韧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题背景:如众所周知,肌肉的紧张常极易在运动时造成肌肉的损伤,然而却极少有前瞻性资料来证实这一观点。假设:肌肉紧张度的增加。足球运动员肌肉紧张度的增加即被视为等同于肌肉与骨骼受伤的危险性的增加。课题设计:前瞻性团队研究。方法:在1999-2000年度比利时足球赛季,作者检查了146名专业男足运动员,这些受检者中无1例在以前的2年中几乎从无肌肉受伤病史。在本赛季开始前分别测量他们的外侧肌腱、股四头肌、内收肌以及腓肠肌等肌群的长度、角度和柔韧性等指标。所有受检者都被告知:在整个赛季中,如有任何受伤后,都必须明确记录在案。结…  相似文献   

8.
浅谈肌肉力量的测试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肌肉力量是人体运动的基本素质 ,人体的各种活动均以肌肉的收缩为动力 ,牵拉骨杠杆 ,围绕关节枢纽进行。目前 ,肌肉力量测定以Cybex等动肌力测量系统应用最为广泛。了解和掌握肌肉力量的测试手段及应用 ,对探讨肌肉力量与肌肉形态间的内在关系 ,科学指导体育训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柔韧素质是指人体肌肉、肌腱、韧带和肌肉筋膜等结缔组织的弹性和伸展能力。柔韧素质的好坏,一般以人体运动时关节(骨骼)活动的范围和幅度来体现。因此,对柔韧素质的评价通常采用的方法是测量关节(骨骼)的最大活动幅度。最典型的测试方法是"坐位体前屈":主要测量人体在静止状态下的肩、脊柱、髋、膝等关节可能达到的综合活动幅度,以此反映这些部位肌肉、肌腱、韧带和肌肉筋膜  相似文献   

10.
桡腕关节运动的生物力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X线摄片测量,并运用STK录像分析系统对挠腕关节掌屈、背屈、内收、外展的最大运动幅度及参与运动的各肌肉的肌肉长度、力臂变化值进行了定量的测量分析,揭示了桡院关节运动外部表现与内部作用的生物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11.
《湖北体育科技》2019,(12):1075-1079
目的通过Tensio-Myo-Graphy(TMG)无创肌肉状态测量技术来测量骨骼肌运动后的兴奋状态变化以及兴奋维持时间,为今后准备活动的选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24名普通大学生作为受试者进行两种不同类型不同时长准备活动。测量两种不同种类不同时长的准备活动:5min和10min慢跑、3min和6min动态牵拉对下肢肌肉的兴奋状态的影响。通过TMG记录肌肉的收缩时间(Tc)、放松时间(Tr)、反应时间(Td)、持续收缩时间(Ts)和最大径向位移(Dm)等指标。结果 4种准备活动均对肌肉的测试指标产生了影响(p<0.05),但不同时长对肌肉状态的影响无明显差异(p>0.05);动态牵拉和慢跑对肌肉的上述指标均产生影响(p<0.05),但两种准备活动产生的影响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通过慢跑和动态牵拉,肌肉兴奋性都得以提高,但是两种时长的同种准备活动对腓肠肌、股二头肌、股四头肌的肌肉状态的影响无明显差异,慢跑和动态牵拉各自对肌肉状态产生的影响并无优劣之分,所以在选择准备活动时,可根据个人喜好以及环境因素选择相应的准备活动。  相似文献   

12.
肌肉疲劳通常是指肌肉运动系统最大作功能力或者最大收缩能力的暂时下降,表面肌电图信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肌肉收缩功能的变化,其检测具有非损伤性、实际性、多靶点测量等优点.通过文献综述法简要总结了运动导致肌肉疲劳的表面肌电图特征,介绍了表面肌电图主要测量指标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通过人体不同部位肌肉含量的研究,探寻提高健美运动员科学训练的有效途径。选取8名国内高水平健美运动员,在赛季初期利用双能X射线体成分与骨密度扫描仪,对运动员上肢、下肢、躯干、全身肌肉含量进行测量,并进行比值分析。为健美运动员在大训练周期中科学改善身体不同部位的肌肉含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神经——肌肉电刺激实验中的肌力评价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逐次实时标定法建立计算机采样处理的臂力与腿力测量评价系统,给出力的峰值、力峰持续时间和力的时间梯度三类指标,用以评价神经——肌肉电刺激实验前、过程中及其后肌肉功能群的机能能力水平变化。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旨在探讨跳远运动员膝关节屈伸肌群形态与专项力量间的相互关系。肌肉形态测量采用CT断层扫描,力量测试采用美国Cybex-Norm等速测力系统,数据处理采用SPSS11.0软件。研究结果表明:从形态上看,一级跳远运动员大腿肌肉各相应断面面积明显大于二级运动员,且右侧略大于左侧;在相同测试速度下,一级运动员肌肉收缩力量大于二级运动员,且右侧略大于左侧;跳远运动员在低速屈膝、伸膝时,肌肉力量与其横断面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以前曾经测量过离体肌肉的机械效率,其数值在0.2—0.3之间;在周期性练习中也得到相同的数值;生物力学的研究结果,与这个数值也是一致的。从实验获得的作用力——时间特性曲线已经表明,乌龟的肌肉比青蛙的效率高一些,另外,无论是动物的离体肌肉还是人体的肌肉,当肌肉伸展以后,再直接收缩,能获得更好的效果。这是由于肌肉离心收缩时,储存在肌肉中的弹性势能被释放出来而引起的,如果储存起来的弹性势能的释放过程,恰好与接踵而来的向心收缩同步,那么,我们就可以获得一个较大的有用功。显然,此时有用功的数值比预先没有产生离心收缩的向心收缩要大得多。  相似文献   

17.
肌肉工作时的能源是现代训练中设计训练方法和选择练习手段的重要理论依据。从生理生化来看,运动训练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提高专项运动所要求肌肉产生或释放能量的能力,以及全身肌肉协调配合的能力。因此,探讨肌肉工作时的能源与  相似文献   

18.
<正> 一、绪言运动是动物的主要特征,因此对机体中承担这一重要功能的肌肉收缩机制的研究,在远古时代就已引起各国学者的重视。可以说从古希腊克劳迪厄尔斯·盖伦已经开始对肌肉的外部特征进行了科学的测量。但是,真正对肌肉生理学的研究应归属于19世纪。首先是从细胞生理学着手,大量运用了骨骼肌为试验材料,对肌肉的构造和机能等方面开始了比较简单的研究工作。1786年意大利生理学家加尔万(Galvani)首先发现了青蛙大腿肌的电生理现象。此后,肌肉生理学的研究开始了  相似文献   

19.
马维平 《体育科研》2010,31(5):91-94
用每周一次的肌肉力量训练频率的方法,对高校从未受过常规定期的肌肉力量训练普通大学生,进行在每周一次的体育课上进行了为期10周的肌肉力量训练实验,以观察肌肉力量训练产生的效果。训练前后为他们测试了卧推杠铃和直立杠铃弯举的成绩(1RM),还分别测量了练习前后大腿围和上臂围等。训练周期以后1RM比开始前增加了10%以上,不管是卧推杠铃还是直立杠铃弯举等项目都有明显的进步。结果表明,每周一次频率的肌肉力量练习确实能增加大学生的肌肉力量,但这种形式的锻炼并未能使身体形态发生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王娜 《体育科学》2011,31(3):74-80
目的:研究成年女性在卧位臀部肌肉伸展时,是否存在一致的、可以区别的肌肉激活顺序。同时,探讨语言提示对髋部肌肉激活和运动的影响;方法:让受试者按照无语言提示、语言提示特定肌肉的条件进行测试。当受试者处于卧位髋部伸展时,测量髋部和膝部的角度,测试臀大肌、腘肌中部、腘肌外侧的肌电数据;结果:在无语言提示条件下,受试者的髋肌激活按照腘肌中部、腘肌外侧、臀大肌的顺序进行。与之相比,3块肌肉在语言提示条件下,在不同的运动阶段,呈现出不同的肌肉激活和运动状态;结论:健康成年女性在卧位髋部伸展时,肌肉激活存在一致的顺序,而语言提示可以改变激活时间、幅度及运动状态。该研究可以为腰部、髋部肌肉疼痛女性患者的康复提供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