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5 毫秒
1.
1996年,广西自治区率先进行了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录取的试点改革,并取得了初步成功。此后,网上录取这一全新的招生录取模式陆续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来。教育部已明确规定,必须尽快实现招生录取管理模式以纸介质档案信息流转为基础的人力密集型模式向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支撑、以电子化信息流转为基础的技术密集模式的重大转变。实现网上录取,就必须建立考生电子档案,这是实行网上录取的基础性工作,是网上录取顺利进行的前提和保障。普通高校招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牵涉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所以对考生的电子档案  相似文献   

2.
10月9日,来自全国各省市区招办网上录取技术人员及有关专家近30人在四川省成都市参加了2001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录取技术研讨会。在为期两天的会上,与会代表畅所欲言,讨论热烈,对今年全国网上录取技术工作进行了经验交流,并形成共识:必须加强网上录取安全系统建设,以保障网上招生录取系统安全可靠的运行。2001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录取工作在教育部直接领  相似文献   

3.
普通高校招生实行网上录取是新一轮高考改革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把现代信息技术引入招生工作,使传统的招生手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2001年教育部确定了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普通高校招生均实行网上录取,其中包括现场局域网录取和远程广域网录取两种形式,同时努力提高远程网上录取数量和比例,争取后年基本实现远程化,以充分体现网上录取的优点的工作目标.鉴于此,我院成立了以主管校长、教务处长任组长的专门工作小组,从设备、人员、技术等方面做好一切网上招生所需要的准备工作,从而顺利地完成了我院2001年远程网上录取工作.现就我们参与网上录取的经历谈一下我们的体会.……  相似文献   

4.
信息波     
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录取工作会议召开本刊讯最近,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录取总课题组第一次工作会议在天津召开。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总课题组组长瞿振元,总课题组其他成员,1999年将进行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录取试点的北京、上海、天津、辽宁、广西、四川的招办负责同志及技术人员出席了会议,重庆、福建、湖北、宁夏招办的有关同志列席了会议。会议围绕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录取系统以及如何建设这一系统,进行了  相似文献   

5.
普通高校招生实行计算机网上录取,是顺应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更好地贯彻公平竞争、公正选拔的原则,进一步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提高普通高校招生工作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举措。为了切实做好普通高校招生计算机网上录取工作,根据国家有关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政策规定和计算机网上录取的特点,制定本试行办法。1、教育部统一领导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录取工作,统一研制和维护网上录取应用软件,统一  相似文献   

6.
苏明焱 《林区教学》2012,(8):112-113
从2001年开始,全国普通高校的录取工作全面实施网上录取。经过几年来的探索与实践,网上录取已经成为目前各高校进行高考招生录取工作的唯一方式。阐述了录取系统的研究意义、高校招生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特点以及录取系统的工作流程和具体功能。  相似文献   

7.
普通高校招生全面实行了网上录取,各级各类学校均通过网上录取的方式录取新生。由于实行网上录取,各省考生的电子档案信息标准一致,学校录取新生的信息规范统一,利于学校管理;在录取过程中以计算机为操作平台,通过教育科研网传递电子档案,学校审阅电子档案的时间较审阅纸档案时间大为缩短,从而缩短了投档时间,提高了录取工作效率,利于学校科学选才。由于网上录取,招生学校不必派出教师到全国  相似文献   

8.
做好高校招生远程网上录取工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普通高校招生实行计算机网上录取是新一轮高考改革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把现代信息技术引入招生工作,使传统的招生录取手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这一改革自从1999年在全国试点获得成功以来,进展非常迅速,不断取得突破,2000年即在全国实现了网上录取省市数、高校数、通过网络录取的学生数都超过半数的“三个过半”的工作目标。2001年教育部确定了全国都实行网上录取,努力扩大远程网上录取的比例,争取后年基本实现远程化,以充分体现网上录取优点的工作目标,招生录取手段改革进入决战决胜阶段。 随着参加远程网上录取院校数量的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9.
按照教育部部署,作为招生录取手段改革的计算机网上录取,2000年要在试点省市数、院校数和网上录取总数达到各50%的目标。这标志着网上录取工作已经进入攻坚阶段。教育部要求各“211工程”项目院校及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2000年同时在北京、天津、辽宁、上海、福建、湖北、广西、重庆、四川、云南等十省(区、市)进行计算机远程网上录取。实施网上录取,将使以纸介质档案信息流转为基础、人力密集型的招生管理模式转变为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支撑、以电子化信息流转为基础、技术密集型的招生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0.
普通高校招生管理辅助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网上录取工作的全面实施,高校招生管理工作必须适应信息化发展的要求。本系统以《普通高校招生来源计划管理系统》和《普通高校计算机远程网上录取子系统》为基础,将各类招生信息导入本系统,实现招生计划制定、网上录取和新生入学注册的科学管理。并能对各类信息进行查询,对数据库进行备份,对相应的报表进行输出打印。  相似文献   

11.
教育部近日对广西壮族自治区招生考试院“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和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中心“锐意创新、积极进取”精神进行了通报表彰,表彰他们为推动全国实施计算机网上录取工作作出的突出成绩,并授予“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录取先锋”称号。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普通高校招生工作总结会上,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代表国家教育部为上述两个单位颁了奖。广西壮族自治区招生考试院早在1996年,便着手开发基于计算机网络平台的高校招生信息管  相似文献   

12.
网上录取与网络安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杜马 《中国考试》2005,(12):40-42
高校招生网上录取是高考制度改革的内容之一,是广大考生、家长、中学以及社会各方面普遍关注的问题。网上录取,将过去录取时招生工作人员与院校录取人员面对面的交流改变为由招办控制的计算机与院校控制的计算机之间的对话.从而改变了过去以纸介质档案流转为基础、人力密集型的招生管理模式。建立以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为支援、以电子档案信息流转为基础、技术密集型的招生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3.
信息波     
《普通高校招生计算机网上录取工作试行办法》重新修订重新修订后的《普通高校招生计算机网上录取工作试行办法》前不久由教育部学生司下发给各地招办。教育部学生司要求各进行网上录取试点的省(区、市)招生办公室,要根据本《试行办法》,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省(区、市)2000年普通高校招生计算机网上录取工作试行办法实施细则,加紧做好网上录取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为了检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我国招生考试领域也引入了许多高科技含量的先进技术,包括网上录取及网上评卷等。教育部自1999年开始进行网上录取试点,到2002年全国各省基本实现了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的网上评卷的一般工作程序如下:  相似文献   

15.
高招后续数据处理系统是各高校在招生实践工作中,为解决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录取应用软件高校子系统功能局限而定制开发的扩展系统。本文结合高招实际工作,就高招后续数据处理系统开发过程中的五个核心问题:设计目标、功能需求、总体结构、数据库构建和系统部署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构建高招后续数据处理系统的可行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6.
高招后续数据处理系统是各高校在招生实践工作中,为解决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录取应用软件高校子系统功能局限而定制开发的扩展系统。本文结合高招实际工作,就高招后续数据处理系统开发过程中的五个核心问题:设计目标、功能需求、总体结构、数据库构建和系统部署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构建高招后续数据处理系统的可行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7.
根据教育部关于高考改革要坚定不移、积极稳妥、循序渐进的精神和全国网上录取工作总体规划,2001年全国各省(市)普通高校招生均实行网上录取。为此,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发出通知,就做好2001年网上录取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要在思想观念、组织形式、工作方式等方面主动适应录取  相似文献   

18.
世纪之交,海河之滨传出了一条喜讯:1999年天津市普通高校招生全部实现了计算机网上录取,其中网上远程录取实现了院校所数和招生人数“双过半”的成果,受到了教育部的通报表彰,并被授予“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录取先  相似文献   

19.
2000年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录取工作胜利实现了教育部确定的网上录取的省(区、市)数、学校数和通过网络录取的学生数都过半的“三个过半”的工作目标。全国共有21个省(区、市)实行网上录取,占现有省(区、市)的68%;通过计算机网络录取学生的普通高等学校共845所,占普通高校总数的82%,其中实行远程异地网上录取的高等学校共430所;网上录取学生总数111.7万人,占2000年招生计划的54.75%,其中现场网上录取81.1万人,远程网上录取30.6万人。这是记者在前不久召开的2000  相似文献   

20.
网上远程录取使高校招生手段和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同时,也对如何使用和管理电子档案提出了新的课题。网上录取过程中电子档案的流转是主要工作内容。文章对网上录取中电子档案的特征、使用和管理,以及存在的不足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