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靳晓黎一、币值稳定与经济增长的和谐统一关于经济增长与币值稳定的关系,国内外许多论著都作过非常精辟的理论分析。从实践的角度看,德国、日本在战后经济高增长时期的低通货膨胀事实几乎人皆知之。但是仍有人对经济增长与币值稳定的关系心怀疑虑...  相似文献   

2.
据国家统计局,2010年11月我国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至4.6%,达到了10年来的高点.通货膨胀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问题.伴随着物价上涨,普通百姓的生活切实感受到影响,从2010年棉花、白糖、大蒜、绿豆、青菜价格的飙升到近期油价的上调,人们的生活成本日益增大.为了保障群众基本生活,避免经济出现畸形发展,我国政府必须采取调整收入政策、货币政策、对外经济政策、提高利率、降低工资水平及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抑制通货膨胀蔓延,使我国经济稳定的发展.文章从通货膨胀的含义及由来,分析了我国发生通货膨胀的原因,指出了我国应该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通货膨胀目标制是一种以保持较低且稳定的通货膨胀率为目标的货币制度或政策框架,代表观点主要有:货币政策框架、货币政策目标规则及货币政策的制度性框架。考量我国现实经济现状,对通货膨胀目标制进行适用性分析,结果发现:通货膨胀已成为我国宏观调控中重要的考量因素,其在我国的实行是一个渐进式过程,随着金融体制的进一步改革,通货膨胀目标制必将成为我国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  相似文献   

4.
12月5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结束。这次会议基本精神就是要让2008年保持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协调发展,就是要防止经济过热和稳定物价。为了实现这些任务,2008年宏观经济政策将出现显著的变化,就是在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同时,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一般来说,货币政策就是一个国家透过中央银行,根据全国的经济情况,调节其全国的货币供给量或利率水平,以达到维持经济稳定与促进经济发展之目标。更具体地说,在短期内,当一国经济出现衰退时,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央行采取扩张的或从松的货币政策,以便刺激总需求,达到提高就业、增加产出的目标;在经济出现通货膨胀之时,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央行采取紧缩的或从紧的货币政策,以便抑制总需求,达到稳定物价、避免通货膨胀的发生。长期来看,央行一般会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维持适度增加的货币供量和适度的利率水平,以便促进实体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  相似文献   

5.
通货膨胀政策曾在世界上某些国家起了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我国这几年,不论在理论上是否承认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但实际上采取了膨胀的货币政策。面对这种已经膨胀的需求,我们今后的对策是相对紧缩还是继续执行温和的通货膨胀政  相似文献   

6.
经过近二十年的研究与实践 ,学术界和各国货币当局重新将控制通货膨胀、实现价格稳定作为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 ,对货币政策在维持短期经济稳定方面的重要作用也基本形成共识。当前全球经济在经历恶性通货膨胀后进入低通货膨胀时代 ,对货币政策目标和具体实施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 ,同时也为货币政策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本文将综述近年来货币政策研究的最新进展 ,并提出货币政策研究所面临的新课题。一、货币政策的总体目标货币政策的总体目标是与实际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和经济学研究的进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随着经济运行主要矛盾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在国际金融危机过后的经济复苏期里,为了有效控制和管理好国内的通货膨胀预期,应采取适度调整货币政策,稳定食品价格,控制房地产价格,并适当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范围等措施,使我国的经济在复苏的同时把通货膨胀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并且能够尽快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实现宏观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通货膨胀与股票价格关系包括了两个方面:股票价格是否包含了通货膨胀信息能为货币政策干预股价提供理论依据;通货膨胀是否影响股票价格能够为股票投资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对通货膨胀、股票价格和货币政策三者关系的理论与我国的经验分析可以得出一般性结论:我国货币政策主要是根据通货膨胀水平做出调整的:股票价格所反应出来的通货膨胀信息并不明显.没有证据支持货币政策对股价做出了反应:通货膨胀对股票价格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货币政策的利率调整而产生影响,并且在不同的通货膨胀水平下对股价的影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
就数学角度讲,货币供应量增长与利率存在一个简单函数关系。但实际上货币扩张(往往快于人口增长或可持续的经济活动,这意味着债务总额增长快于GDP增速,当债务达到一定量,货币收缩即发生,而货币周期性膨胀和紧缩无法维持货币币值的稳定。货币政策是对通胀(缩)的  相似文献   

10.
在澳大利亚上调现金利率以缓解通货膨胀的政策背景下,对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了比较分析,总结了影响利率的相关因素以及对货币供给和实际GDP的影响。该分析广泛引用学术期刊、教科书、著作和官方网站的相关观点、理论、数据和实证案例。研究发现现金利率的上升会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减少和总体GDP的下降,央行可以通过设定通胀目标来稳定通胀预期,减少经济的不确定性。从而得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采取各种措施如扩大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等来实现利率的提高这一结论,并且提出了可以结合财政政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等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