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父母的都希望孩子成才,但许多父母对成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家庭中的劳动教育却多有忽视。有些父母故意不让孩子参加家务劳动,以为这样做是在给孩子创造一个幸福的童年(在那些缺少父亲或母亲的家庭,家长更舍不得让孩子干活,以“弥补”孩子缺少父爱或母爱的不足);还有一些父  相似文献   

2.
残疾孩子是不幸的,而帮助孩子战胜不幸、走向幸福的关键人物就是父母,尤其是母亲。母亲们为此付出了许多许多。做母亲辛苦,做残疾孩子的母亲更辛苦。在母亲节来临之际,"本期关注"特意为许许多多特殊的母亲选编了一组文章。谨向所有为残疾孩子撑起爱的天空的母亲们致以节日的问候!  相似文献   

3.
没有哪位父母不愿自己的孩子成为幸福的人。中国人的父母是世界上最有爱心、最爱孩子的父母。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希望孩子终生幸福的愿望也许远远超过希望他们成才的愿望。然而,人们对幸福的理解是不同的。有人说,幸福就是事业有成;  相似文献   

4.
正"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世界的手。"当我在第四届中国幼儿园园长大会的宣传屏幕上再次看到这句话的时候,跟第一次读到时同样觉得震撼,感慨万千。儿童的教育对于一个家庭来说的确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一个孩子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主要靠父母的教育,但父母全身心的关注一定会教育好一个孩子吗?我认识一个家庭,父亲在外工作挣钱养家,母亲在家带孩子。这位母亲把所有的时  相似文献   

5.
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生活得幸福。但究竟怎样才能使孩子获得幸福呢?许多家长对此并不真正明白。现在的孩子们"运气"好,生在盛世,长在盛世,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要比我们做父母的小时候好了不知  相似文献   

6.
正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并尽己所能为孩子谋求"幸福"。有的家长认为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质生活就是给了孩子幸福;有的家长以为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为其投资未来就是在给了孩子幸福;有的家长则以为留下万贯家财是给了孩子最大的幸福。但每每问起当今的父母:"你的孩子幸福吗?"父母又似乎很矛盾地说:"现在的孩子们吃的穿的玩的,都是我们小时候没见过的,但他们的童年似乎缺少了心理上的幸福感。"谁偷走了孩子的幸福?抛开各种社会因素,笔者认为,父母错误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是孩子缺少幸福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杨水秀 《顽皮娃娃》2009,(2):I0014-I0014
为人父母,本是幸福的事情。拥有成功的孩子,更是一种幸福。然而,由于方法不当,许多人只感到了烦恼和辛苦。  相似文献   

8.
最近几年在对家长的培训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今日中国问题父母比问题孩子多,而且每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一定有问题父母。父母只有改变自己才能让孩子真正改变,孩子的问题本质上是家长的问题。下一代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是天下所有父母的共同期盼。本文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为什么希望把"婚姻家庭教育"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9.
爱子之心人皆有之,天底下哪个做父母的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幸福和快乐地成长呢?为此,不少父母致力于创造一个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家庭环境,以尽到父母对子女的应尽责任。然而,现实生活中,不少父母却感到让孩子幸福和快乐太难了。  相似文献   

10.
李凤林 《家长》2014,(6):27-27
天下没有哪个母亲不爱自己的孩子,但有些孩子体验到的不是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而是痛苦。责任不在孩子,而在父母。  相似文献   

11.
有人说:“父母是屋檐,为孩子阻挡风雨:父母是阳光,给孩子带来温暖……”的确,父母是这个世界上最疼爱我们的人,他们给了我们生命,给了我们幸福,今天,我想写写养育了我十二年的父亲母亲。  相似文献   

12.
<正>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也是一位母亲的我,闲暇时拜读朱永新老师的《致教师》一书,目光随然被《好的教育是一种合力》、《孩子身上有父母的影子》给深深地攫取住了。如何寻找适合孩子的家庭教育?带着问题,我徜徉在带有墨香的文字中,品读、思考,有了一番新感悟。一、改变孩子,父母要克服"重智轻德"的教育理念。朱老师在文中指出我国现存的教育弊端:无论学校教育  相似文献   

13.
《教育》2007,(7)
不久前,一个10岁男孩的母亲给我写信,讲了自己的诸多困惑和不解。她说:我一直觉得,我还不算一个无知的母亲。我的父母很爱我,但我的童年不幸福,这种缺憾再也无法弥补,所以,我很早就下决心,要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但是,这么多年过去,我发现自己其实很失败,孩子并没有朝着我希望  相似文献   

14.
母爱是人类的天性。母亲对孩子理性的、有效的爱即是科学母爱。生命全程发展观认为,人的发展是毕生进行的,父母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着眼点是孩子的毕生发展;孩子是自己毕生发展的生命经历者,父母只是孩子生命中的重要配角。科学母爱的目的是让孩子体验幸福的人生。母亲以抚养者、分享与分担者、引导与欣赏者、牵挂者的身份实现她在孩子毕生发展中的母爱功能。  相似文献   

15.
真爱孩子     
爱是一种责任。孩子不仅是父母的、家庭的 ,又是国家的以及社会的 ,爱孩子既是个人行为 ,又是社会责任。成功的爱 ,会使孩子有益于国家 ,有益于社会。而失败的爱 ,不仅仅会影响孩子的发展和成长 ,还会危害孩子的一生。比如 :一个十四岁孩子因考试成绩不佳 ,竟被母亲毒打致死。但这位母亲 ,平时对其孩子照顾得十分周到 ,每天陪孩子学习到深夜 ,希望孩子学习成绩好 ,将来有出息而获得幸福。孩子死后 ,她追悔莫及 ,自缢于狱中。你能说她不爱孩子吗 ?正因为这位母亲太爱孩子 ,且望子成龙之心太急 ;所以 ,她才犯下了不可挽救的错误。因此 ,年轻的…  相似文献   

16.
<正>家是孕育希望和滋养幸福的地方。但对于一些孩子来说,家也是人生不幸和破碎的起点。如何营造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家庭氛围,家庭教育中要蕴含怎样的价值观才能够让孩子体验到家的温暖和幸福,需要我们重新审视。首先,要以生命的视角审视家庭教育。孩子与父母只是相对的名词,孩子的出生才建构了父母的角色。但父母在照顾、抚养、教育、陪伴孩子的过程中,逐渐地固化了自身具有保护性和控制性的父母身份,忘却了孩子首先是一个生命体。  相似文献   

17.
她曾经出色得无可挑剔牧晨出生在一个幸福的家庭。她的父母均是国家干部。像天下所有的父母一样,她的父母盼孩子成龙成凤,对女儿,只讲奉献,不求索取。牧晨的母亲,比其她的母亲还多了一个艰苦的过程——保胎。  相似文献   

18.
幸福     
幸福是瞬间的美。幸福是永恒的记忆。幸福是一对年迈的老人在夕阳的余辉里,盛着满脸的笑容,相互搀扶着,走在恬静的花园里。幸福是成了家的孩子,在工作之余,带着妻子儿女,去看望已是两鬓斑白的父母。幸福是天真活泼的孩子拿着奖状,笑盈盈地站在父母面前。幸福是一对恋人伴着婚礼进行曲,迈着轻盈的脚步走进了新婚礼堂。幸福是听到孩子的第一声啼哭后母亲露出的甜美的笑。欣赏你的周围,你就会发现,原来幸福是无所不在的。幸福!114031$辽宁省鞍山市立山区第八中学04届17班@王茜  相似文献   

19.
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陪伴。在亲子陪伴中,孩子能获得安全感,形成信任、依恋、依赖、期待等积极情感,发展智力并学会与人交往,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太忙,没时间管孩子"是很多家长不能陪孩子的理由。"总是很忙"的家长,当听到"再不陪我,我就长大了"这句很多孩子发自内心的呼声,你的内心是否被触动?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陪伴他一起成长,对父母来说是责任,是幸福,也是一门艺术。那么,职场父母在忙工作和陪孩子之间,怎样做才能兼顾并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本期,我们邀请专家和家长就此话题展开讨论,希望  相似文献   

20.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使用的方法是否妥当,直接影响着家庭教育的效果。父母科学的教子方法,将会点燃孩子健康成长的火花。快乐、幸福的心态为孩子的学习、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再加上"一定要让孩子感到快乐、幸福""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多多鼓励,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以身作则感染孩子"等具体的方法,就能帮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