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董旭午 《学子》2012,(11):4-6
编写语文教材就是为了能实实在在地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洪宗礼先生常这样讲,他的"三一"教材观更充分体现了这一理性追求。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领略一番洪先生的"三一"教材观。所谓"三一",即"一本书""一串珠"和"一条线"。"一本书",是说语文教材不按读、写、知分编课本,每学期只用一用教材,而全套教材是一个整体结...  相似文献   

2.
一直以来,语文教学存在着一种现象:学会教材中的知识被当成教学的终极目标。教材被当成一个知识标本而解剖,学生整天围着教材转,翻来覆去地咀嚼教科书中数量有限、有时并不优美、大多成人视角的课文,语文学习沦落为学习"字、词、句、段、篇"的支离破碎操练。结果是,我们的学生在漫长而宝贵的小学六年时光里,在二千多个课时里,总共读了仅两三百篇简短的课文!这样的语文学习,这样的阅读量,根本不可能丰厚学生的语文素养。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语文教育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丧失了兴趣,  相似文献   

3.
表达训练一直以来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话题。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是借助这个例子让学生学会表达。"温家宝总理到一所学校视察时,也说过:"要让孩子学会表达。"他们都道出了语文教学的真谛。  相似文献   

4.
刘树华老师是市教坛新星、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中学高级教师。他经常告诉我们,语文课要充分发掘教材中的语文性,最大限度地利用文本,全方位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上出"语文味"。这次,听了他执教的《雾凇》第二课时,对他的这一追求有了更深刻、更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材不仅指语文教科书,还包括对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切信息。我们把语文教科书称为"显性"教材,把其它的语文信息称为"隐性"教材。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具有自觉填补"显性教材"(教科书)留下的空白的意识,充分发挥教师个体应有的课程价值,自觉根据教学实际对显性教材进行加工、整合和创造,挖掘出和教学相关的"隐性"教材,从而进一步丰富显性教材内容,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小学高年级语文教材中,说明性文章出现了很多篇,在教材参考中明确给它们定义为"文艺性说明文"和"科学性小品文"。从名称上的不同就可以看出,"文艺性说明文"和"科学性小品文"比"说明性文章"更强调了文章的语文性。但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上,我们更容易被"说明性文章"的说明性所吸引而忽略属于语文这个学科更本质的属性。  相似文献   

7.
阮直 《成才之路》2010,(30):I0004-I0004
中国的教材无论是儒家文化主导的1949年之前,还是苏俄主义主导的1949年之后,都有一条主线。这个主线是我们始终坚守的"核心价值观’,这个"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就是"道"。以语文教材为例,从来就不是以语文的基础知识为轴心选择文本和展开语文教学的,而是主张"文以载道""不载道"的语文再经典我们也不闻不问。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材处理指的是在准确理解语文教材的基础上选择教学内容、利用教学资源的教材组合过程,它解决的是"教什么"的问题。语文教材处理艺术指的是科学地、动态地、高效地从课文中提炼与组合最佳教学内容的艺术,它解决"教什么最好"的问题。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更重要,因此说,处理好教材是上好课的前提。  相似文献   

9.
崔峦先生说过:"我们欣赏并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求发展,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当前某些语文课堂教学中"乱花渐欲迷人眼"已经使语文教学价值取向大为褪色。而当我们无数次被乱花迷眼之后,重新把眼睛定格在教材上时,我们明白了:大道至简,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正本清源,需要返璞归真,需要把握住教材,我们的语文课堂才能凸显出教学之根本,简约而不简单。  相似文献   

10.
特级教师余映潮针对中学语文教师的教材阅读,首次提出了"理读"的概念。他将"理读"解释为"寻找式地读,清理式地读,整理式地读",这是一种有效的教材阅读方式,也是"理读"的第一种境界;语文教师在此基础上,还应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细致解剖文本,进而达到"理解式地读"的要求,也就是"理读"的第二种境界;最后,语文教师在阅读教材时还要具备理智辩证的眼光,客观地审视和处理语文教材,争取进入"理读"的第三种境界,即"理智式地读"。  相似文献   

11.
创造性地组合教材是指教师根据教学需要,以语文教材中的某一文本为依据,灵活地将其和教材中或者教材之外的相关文本组织在一起教学的方法。新课标明确强调:"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样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相似文献   

12.
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发展学生的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本色,是语文教学的根。小学语文教材文质兼美,富有思想感情,蕴含着语言、思维发展的无限空间。我们要紧紧凭借教材这个"例子",用一双语文的眼睛"挑选、找准"文本的语言训练点,  相似文献   

13.
崔国明 《学子》2012,(2):8-9
在一个狭义的范畴内,语文教材指的就是语文教科书、语文课本。从语文教材构成的具体形式来看,它以"文选"的方式呈现,典范性是语文教材的一个重要特点;与此同时,尽管语文教材编排的形式可以精彩纷呈,但依然缺乏像自然科学那样的系统性、完整性和普适性。在语文教材中,"选文"是一个最重要的载体,而以文本承载语文知识、  相似文献   

14.
吕素厚 《中国教师》2012,(16):53-55
<正>语文教学改革一直倍受关注,语文教材的使用更成为语文教学的焦点问题。多年来,我们一直把教材等同于课程,认为教语文就是教教材。随着课改的逐步推进,这种课程观已发生转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  相似文献   

15.
詹德塘 《教学随笔》2014,(10):20036+36
一直以来,国家教材被教师认为是最基本的教学资源和课程资源。我们过多关注在语文教材上,忽略了很多有用的课程资源,把语文狭隘地定位为"惟材而走",同样也忽略了小学语文生活化,导致了小学语文教学缺乏生机和活力。新的课程标准实施后,广大一线教师积极挖掘小学语文课程资源,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旨在探讨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并以《田忌赛马》为例进行论证。本文先介绍了《田忌赛马》的故事背景和作者,并明确了文章的目的和意义;接着,分析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及其面临的挑战和问题;然后,以《田忌赛马》为例,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教学策略,包括课前准备、教学方法和策略、文本分析和理解、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学与教的互动、家校合作以及评估与反馈。以期通过这些策略给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带来实质性的帮助,从而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虽然现行职业院校语文教材较之过去确有长足的进步,但是,有关技校语文教材的"文化标准"问题,课文篇目的"选择标准"问题,特别是教材的"开放性"问题,同行之间有相当大的分歧。这里,笔者对"开放性"进行了一些研究。  相似文献   

18.
研读教材,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提高语文教学效益,提升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从研读、研透教材开始。研读教材是教师与文本进行个体对话、交流的过程。教材中的文本基本都是"文质兼美"的,静下心来,反复阅读,仔细品味,不正是语文教师的一种享受吗?教师研读教材,应该做到"走进教材"和"跳  相似文献   

19.
《2011版新课标.总目标》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而语文教材中经典的爱情诗篇,与歌曲、绘画、建筑等艺术一样对人的"感情""道德""情趣"具有感染和熏陶功能。但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对爱情作品的教育一直存在着误区,其实语文教学,爱情作品是绕不开的话题。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师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主要体现于教师对教材的创造性使用方面。语文教师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使用是基于"理想课程"转化为"现实课程"的需要,为多元主体间提供平等对话平台的需要,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