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大争议建筑     
有时候你走在北京宽阔的马路上会忽然发现:街道两旁那些曾令你仰慕的高楼大厦,如今怎么看都不顺眼,甚至刺眼。有时你真的不敢相信,眼前就是孩提时代画笔下让自己神往的北京吗?一座古老都市、一座国际大都市、一座现代化大都市、一个政治文化中心,北京的城市特色究竟是什么?迷惑产生了争议。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 四川汶川大地震,举世震惊.大灾面前,每一个浙江人都在想:我能做些什么?是的,我们必须做些什么,我们也一定能够做成什么.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决定举全集团所有媒体之力.  相似文献   

3.
地处长江下游南岸的江苏省句容市,是隶属于镇江市的一个县级市,人口只及60万。就是这样一个区区小市,在最近三五年里却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一座现代化的城市在苏南茅山脚下矗立起来了。句容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句容人这些年到底干了些什么?作家张国擎的长篇报告文学《我能为你做点什么——“句容现象”思考》向人们展示了句容的新姿,展示了句容人的新的精神面貌,回答了人们所关心的“句容现象”到底是什么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纽约时报"未来将停止出版印刷版报纸"的声明,关于平面媒体未来的争论更加激烈.很多人认为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印刷报纸将消亡.这是许多报人都在焦虑地思索的一个问题.平面媒体会不会沦为网络的信息供应商?这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在冬天还没有来临的时候,平面媒体该做些什么?能做些什么?对于冲击最大的地方平面媒体,这个问题显得更为紧迫.  相似文献   

5.
南京中山陵园附近的卫岗55号是一座具有典型民国建筑风格的院落.从大门进去,路的左手有一座三门四柱牌楼.青砖灰瓦,上方装饰着红、黄、蓝、绿四色彩绘.中间的门楼,四角各有三尊兽雕,其顶部的横梁南北延伸,伸进两端的龙口之中. 大门右侧角落的一块石碑揭开了这座院落的身世——原来,这里是国民革命军遗族学校旧址.墙里开花墙外香,"遗族学校"深藏不露,甚至很多南京本地人都不知道,可是它在海外名头却是响当当的.从头细说,这都要归功于这所学校的校长——宋美龄. 国民革命军遗族学校到底是什么来头?校名中的"遗族"到底是些什么人?事务繁忙的宋美龄为何要亲自担任校长呢?拂去80余年的历史尘埃,让我们把目光再次投向硝烟弥漫的北伐战场.  相似文献   

6.
少年儿童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时候。每一个少年儿童都有热切求知和好奇的心理,他们总是爱向大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老师们)没完没了地问许多事情,比如,他们要问:人怎么生下来的?世界什么时候有人?天上为什么有星星、月亮、太阳?月亮里有人吗?太阳为什么要下山了那些星星都叫些什么名字了他们要问:全世界都有些什么国家了为什么会有各种颜色  相似文献   

7.
余秋雨先生认为:“一百多年来,这样一群十分特别的上海人是怎样塑造出来的呢?因素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条与报纸有关,上海在很长时间内是全中国读报最多的一座城市。 ……从某种意义上说,上海人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传媒化的族群。 一个世纪过去,现几乎所有的城市都已传媒化了。上海要重建自己的传媒优势,必须认真谋划。” 如今,由读报读出来的上海人,在20世纪即将落下帷幕的时刻,打响了新一轮的报业竞争大战。可以想见他们会在下一个百年中,以新的读法,构成一种现代的集体文化态度,塑造全新的上海人群体人格,以重新安顿城市。  相似文献   

8.
随着数字出版进程的加快、电脑新软件的不断开发,一些文字技术的处理和校对等工作,由电脑承担的比重会越来越大,于是有人提出了一个问题:今后还需要编辑干些什么?编辑从事的书稿修改加工,不过是种辅助的"技术性"工作,不懂编辑学的人照样可以干。所有这些,实际上都是对编辑行为在性质上的认识误区。  相似文献   

9.
一个"热闹并烦恼着"的黄金周又结束了,我们不妨也对媒体的有关黄金周报道来一次盘点和反思,看看媒体都做了些什么?又都忽略了些什么?  相似文献   

10.
2000年5月1日,上海市政府宣布:黄浦江上三座大桥、江底两条隧道的过桥费、过路费一律取消。这笔不小的财政收入就这样放弃了,上海人打的是什么算盘?实际上,交通的便利将浦东的房地产开发、夜间娱乐消费及上海的汽车业都带动了起来,随之而来的经济效益可谓财源滚滚。但是,交通费降低导致车流最骤然加大怎么办?上海人自有办法,对出租车进行单双号限制,问题就解决了。 上海人精明。这几乎是所有外来人士的第一观感。在这个城市里,电视台制作的那些智  相似文献   

11.
近几个月,济南市公安局陆续收到市民报案,反映在红绿灯路口经常发生聋哑人抢劫案。一时间,“聋哑帮”流窜多省、四处抢劫的传闻在市民中引起震荡。经过精心策划,济南警方抓捕了这一团伙的10名成员。“聋哑帮”都是些什么人?有什么来历?成员什么身份?作案特点是什么?他们为什么要结成抢劫团伙?靠什么维系帮派?记者就这些问题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2.
瓜子是一般人都爱吃的零食,但如果把一盘带皮的瓜子和一堆剥了皮的瓜子同时递给你吃,你会选择什么?恐怕大部分人的选择会是带皮的瓜子。为何?因为凭感觉,显然是带皮的瓜子嗑起来更香些。也就是说,更多的人看重的往往是“嗑瓜子”这一逐颗品尝的过程。说起来,我们所做的经济报道  相似文献   

13.
小引 站在二十一世纪的门槛上回眸,对上海的昨天后人也许不无好奇: 上海人,你都曾干过些什么?  相似文献   

14.
《青年记者》2015,(3):31
一座城,一群人,一份报纸,一段旧时光……用什么颜料为繁复的2014年的结束涂彩?许多人说,是旌旗猎猎中的“橘色”夕晖。用什么词为耀眼的2014年做注脚?许多人说,是发自本心永不言弃的“任性”。亲爱的读者,我们是晚报,是这座城市里最接近市民的一份纸媒。在闪回般飞逝的365天里,我们没有懈怠,也不敢消停,我们像脚夫一样负重着赶路,像农人一般在劳作中度日,作为一张城市报纸,我们一直渴望、努力地和800多万市民一起认真生活度日。我们是如此任性地走过了这一年:从地铁二号线南延伸段  相似文献   

15.
一切事物都有深奥的规律,无论你是什么角色,让我们如同世上每一个人那样去追求真理,接近真相吧!也许因为是女人,所以会坚定不移地将所有问题杂糅在一起,为什么不可以?如果说我们的职业是一架跑车,那么"热情"就是不可或缺的"汽油"。只要把油门踩下去,管它什么问题、什么方式,女人的一  相似文献   

16.
一个对当代汉英词典有所了解的人,都不免会问这样一个问题:已经够多了,还有什么必要再出一部呢?为了适应使用者,编者将使出什么前所未见的招数呢? 说得实在些,在出了林语堂的《当代汉英辞典》、(北京)商务版的《新时代汉英大词典》、吴光华的《汉英大词典》、高教版的《汉英实用表达词典》之后,再出一本什么,可以在翻译用的词典群里另树一帜呢?在出了吴景荣的《汉英词典》、译林版的《新汉英词典》、外研社的《现代汉英词典》之后,再在这一学习参考性词典里出一  相似文献   

17.
文艺作品一直是大众读物的最爱。近年来的文艺类图书有什么特点呢?都市题材、历史题材、青春题材、通俗题材……不同题材的小说,受众主要是些什么样的人呢?此文会一一告诉您。  相似文献   

18.
为什么有些合作关系持久不变,有些则如昙花一现?为什么有的人让你一见如故,有的人却总是与你意见相左?成功的合作有哪些相同之处?从优秀的合作者身上我们都能学到些什么,这些与我们的工作、生活有怎样的联系呢?  相似文献   

19.
百万支票     
正这个城市每天都在变脸,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一类人越来越多,从城郊结合部到繁华地段却同样不为人知的小街小巷,渐渐,表情少了惊惶、拘谨,多了些夸张的满不在乎,像是在说,这里不仅是你的,也是我的。本地人对他们的称呼也在变:农民工、民工、打工者。最后一种称呼涵盖更广。虽说南京人是厚道的,却也有几分眼色,所有打工的,尤其是苏北人,几乎是可以跟农民归到一类的。本地人分得清楚。而打工的在一个地方呆久  相似文献   

20.
这其实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也是一项应当实施的工程。从感性说起或许容易说明问题下班回家,或者节假日里,在对传媒的选择上,你会做些什么?从我个人来说,如果看电视,一般会先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