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减轻作业负担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 ,由于陈旧教育教学理念的干扰 ,作业负担过重已经成为困扰中小学教育工作中的老大难问题。我们必须本着有利于学生轻负高效的学习 ,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育人目的 ,对作业的内容、形式及评价进行改革与创新。一、课内作业与课外作业作业按课堂教学时空划分 ,分为课内作业 (即课上练习 )与课外作业。这两部分作业的关系 ,应是课内为主 ,课外为辅。课内作业为主 ,是遵循效益性原则 ,即向课堂要质量 ,这是教学轻负高效的基本保证。课内作业为主 ,要求教师课前精备、课上精讲、课上精练与多练。课外作…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课内读写作业、课外读写作业两方面入手,结合小学语文课内阅读、课外阅读和写作作业设计的案例,对小学语文体验式作业予以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3.
一、正确处理好六个“关系”   1量与质的关系。在数学作业的安排上,教师要把着眼点放在作业的质量上,不要老在数量上打圈子。题量应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难易而定。设计和布置作业要做到目的明确,针对性强,不布置简单重复、盲目乏味的作业,最大限度地减轻学生的作业量。   2课内与课外的关系。课内是完成作业的“主战场”,课外是其延伸。作业力求在课内完成,课外视不同年段布置少量的作业。按中央“减负”《通知》规定:“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书面家庭作业控制在一小时以内。”因此,教师应增加课内练…  相似文献   

4.
一、课内与课外互动课内,与课外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课内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优化课外阅读的质量,而课外阅读却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理解课内文章。因此,让课内与课外互动起来,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以微信公众号“信院译苑”为平台,探索翻译专业协同育人模式,从翻译专业课程课内学习到课外线下社团活动及线上自媒体平台管理,打通课程与课外,培养具有学习能力、协作能力、领导能力、双创能力及新媒体素养的高素质翻译人才。  相似文献   

6.
翻译是英语专业学生高年级的必修课程也是英语学习所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为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大连东软信息学院英语系在《笔译》课程中和课程外,将与某公司合作的翻译项目,按照学校TOPCARES-CDIO的教育教学理念,作为课程的三级项目在课内或课外进行翻译实践。在此新的尝试中,教师作为项目管理者,将班级分为若干小组或在课外成立翻译小组以项目的形式开展翻译实践。同时在翻译过程中引入翻译软件SDL Trados提高翻译的效率和质量。整个翻译是基于项目的管理模式进行,取得了较好的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7.
学生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是教学工作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学生的作业有课内和课外两种。课内作业是为巩固和消化所学的知识,并使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而设置。课外作业是为巩固教学效果而设计的供学生课外进行的练习,它是课内作业的延伸和补充。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为减轻学生负担,合理布置与批改作业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组织好学生作业的布置与批改。一、作业的布置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作业的布置(课内作业和课外作业),要做到“量”适当,“质”精当。为此,作业的设计与布置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要有目标性,突出重点、难…  相似文献   

8.
基于网络平台的体验式小组合作翻译教学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基于网络平台的体验式小组合作翻译教学,模拟翻译职场,采用教室+网络形式,通过小组合作翻译、评析、修订译文的方式,把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从业意识。  相似文献   

9.
语文学习是"课内打基础,课外练功夫"。随着课改的推进,语文作业布置的理论研究将更深入,实践经验将更多,使得学生"愿练功夫在课外,能获成功在课外"。  相似文献   

10.
学生做作业与教师批改作业,是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学生由知识转化为技能的基本途径。学生的作业分课内和课外两种,课内作业是为巩固、消化所学知识设计的,课外作业是为巩固教学效果,供学生课外进行练习,并转化为技能技巧而设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组织好学生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相似文献   

11.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在学习者、教师和测试机制三个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口语教学改革必须从学生、教师和测试机制三方面入手,完善课堂教学,开发利用课外时间,发挥教师的引导和测试的监督反馈作用,充分调动学习主体的能动性。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的职业技能培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定位,职业技能培养是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当前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培养的途径大致可以分为课内培养和课外培训两种方式,而培养模式可以分为渐进式、项目式和蛙跳式三种。  相似文献   

13.
当前高等教育存在一些不和谐现象和亟待解决的问题。高等院校要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应实施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的大课堂教育,进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4.
通过采取理论研究、实验研究和问卷调查三种形式圆满完成本项研究。本项研究的内容包括变革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变革考试制度、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三部分。在教学过程中 ,变革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充分利用课堂教学 ,创造课内外语言环境 ,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变革考试制度 ,清除”应试教育”的消极影响 ,发挥其积极作用 ,使考试为教学服务。另外 ,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 ,利用调频广播电台、多媒体教室和电子阅览室等设施创造课外语言环境 ,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创造课内外英语语言环境教学模式 ,通过提供一个英语氛围 ,让学生轻轻松松地在课堂内外学英语 ,从而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5.
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就业指导课是一门集理论性、实战性及参与性为一体的课程,为了上好这门课本人结合几年的教学尝试,在其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对其教法进行了一些探索,觉得要注重好以下几个方面的结合:一是以理论为指导。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二、实行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的结合,使教学形式灵活多样;三、传授就业技巧时应注重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军事课是普通高校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具有极其丰富的素质教育内涵。构建以必修课程与通识选修课程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研学相结合的立体化课程体系,根据"90后"学生的特点不断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创新,适时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探索四位一体的素质教育模式,充分显示出以军事课为主要平台的学校国防教育的全方位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7.
徐宁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10,24(10):109-111,117
为培养应用创新型高素质营销人才,设计"社会实践、模拟实践和感受实践三维一体"课程内实践教学体系,将合作学习的原理与技巧植入到教学方法改革之中,创新"团队式三段九步"教学法,使教学在时间上延长、空间上延伸、内容上扩充。学生通过课前主动准备、课中主动学习、课后主动评价确立主体学习地位,实现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共同优化、各实践教学环节共同优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英语教学的连接:第二课堂活动及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遵循英语教学原则,对第二课堂活动准确定位,开展多样化的第二课堂活动,为学生学习英语提供了广阔的交流空间和实践的机会,形成了英语教学的连接,提高了学习效率,锻炼了自主学习能力,也促进了大学英语教学,增强了学生英语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9.
嵩山地区“普通地质学”野外实践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外实践是"普通地质学"课程的重要的教学环节。基于野外教学的特异性分析,提出了"室外不够室内补,内外兼修互成辅"的实践教学原则,以嵩山世界地质公园为依托,在实践基地建设的深入与外延、实践技能训练方式上做出调整,同时将过去的认知型为主改变为以探索型为主的野外教学方式,提高了野外地质实践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也进一步完善了野外地质实践教学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This research explores differences in multiple choice test (MCT) scores in a cohort of post-graduate students enrolled in a management and leadership course. A total of 250 students completed the MCT in either a supervised in-class paper and pencil test or an unsupervised online test. The only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nine test scores was for one test where the students scored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unsupervised online test. There was no increase in mean test scores over time and the mean test scores for the unsupervised online test were not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mean test scores for the supervised in-class test. The study suggests that unsupervised online MCTs can be a viable tool for assessing knowledge in post-graduate students provided they meet best practice standards for online assessment. Concerns about increased cheating in unsupervised online testing are not suppor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