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模因是文化信息存在和传播的一种状态,语言模因是一种文化传播单位,通过有创新地模仿而让新知识、新概念等得到复制与传播。语言模因既促进了语言的传播与文化的进步,也对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一些新途径:在教授词汇和句型时利用语言模因的特点,即基因型模因与表现型模因,培养学生对语言模因的敏感度,掌握语言模因的规律,丰富语料储备,从而加强语言模因运用能力,可望有效提高大学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写作教学与口语教学等各教学环节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模因是文化信息存在和传播的一种状态,语言模因是一种文化传播单位,通过有创新地模仿而让新知识、新概念等得到复制与传播。语言模因既促进了语言的传播与文化的进步,也对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一些新途径:在教授词汇和句型时利用语言模因的特点,即基因型模因与表现型模因,培养学生对语言模因的敏感度,掌握语言模因的规律,牛富语料储备,从而加强语言模因运用能力,可望有效提高大学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写作教学与口语教学等各教学环节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本文着重分析了语言模因的传播方式和特性,对人们辨别、控制以及打造语言模因等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语言模因的传播具有可复制性、社会性、自私性、变异性、选择性等五大基本特性。  相似文献   

4.
模因论在网络流行语分析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网络流行语进行模因分类、开展模因生命周期研究和模因特点分析等方面。模因论在对网络流行语做描述性分析时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但是由于模因论本身存在"强模因"界定的逻辑悖论、模因概念的生物学困境、解释层次的困境,因此对网络流行语形成原因的解释力度还不够,需要从更宏观的社会文化层次进行更深入地分析。  相似文献   

5.
语言模因通过创新模仿将新现象、新观点与新思想等得到复制与传播。从社会语言学视角来看,由于媒介的发展、公众创新心理的表达和国家经济政治文化载体的变化,语言模因出现了文明度不高、规范度不够、崇洋媚外等变异现象。语言教育工作者应持客观、公正和发展的态度,在教学中对积极的、健康的语言模因加以发扬和传播,对消极的、有害的语言模因予以摒弃和制止。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讨论一些语言模因存在或传播的时间的长短不一现象,阐述了模因生命力的决定性因素,揭示了文化科技等因素对语言模因生命力的影响,得出了语言模因的生命力取决于文化、科技、社会实践等因素的结论,以期为语言模因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模因在网络流行语的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它们的复制、传播为丰富网络流行语提供了一条快捷、有效的途径。本文介绍了模因的概念,以模因的周期理论,说明成语、俗语、名言、名句等模因在网络流行语中成功复制和传播的原因,着重分析了基因型(genotype)的网络流行语模因和表现型(phenotype)的网络流行语模因。文章以模因论为基础,通过对网络流行语言中的模因现象的探析,为人们打造网络流行语言中的强势模因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7,(57):39-40
模因是文化的基本单位,通过复制、模仿、继承等方式加以传播,也是文化得以延续的基本载体。将模因与翻译结合不仅能够从新的视角探究翻译模因的演变和更迭,而且为翻译实践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从语篇模因与文化模因两个角度,剖析《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汉译本中模因的传播特点以及对源语文本、目的语文本和文化的影响,对翻译实践研究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9.
等值,作为西方翻译理论的核心概念,一直以来为世界各国的专家学者争论不休。随着语言学、语义学、语用学等的引入,等值翻译的内涵不断地丰富起来。以模因论为基础,从形式、语义、语用等方面对等值翻译进行深入探讨,揭示了源语模因到目标语模因的复制和传播过程,有效地实现异国模因的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0.
模因论在语言学领域中是一个新理论,对很多语言现象的分析和解释更具有说服力和科学性。在模因论的视角下社会语言学的研究也要有相应的方法。从模因作为传授知识进行教育的工具、模因作为话语交际工具进行使用、模因作为信息的传播工具进行使用等三方面探讨,具体方法涉及实验测试法、问卷调查法、语料库数据定量与定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基于语言模因的高职英语教学新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模因是新达尔文主义者Dawkins提出的假设,用来解释人类文化进化的规律.文章通过讨论语言模因现象,分析了模因与语言教学的关系,探讨了语言模因的复制与传播规律给高职英语教学带来的启示,并就模因论对传统外语教学方法的运用、语言材料的选择和输入、语言环境的创设及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和使用语言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思考和要求.  相似文献   

12.
模因是以生物进化原理研究文化变化和进化的概念。模因理论认为文化是主体群体嵌入在思想、行为和器物中的行为总模式及其结果,文化的创造力来自于人类存储和选择模因的能力。模因和生物学中的概念(尤其是基因)的类比是模因理论的基本构架。但是,西方学术界对类比是否具有局限性,模因理论是否是文化进化理论的正确方法等问题正在展开讨论,目的在于促进这一理论的发展。文章首先剖析模因理论中存在的这些问题,然后提出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看法,最后概括说明模因理论的应用领域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应用计算机将空间心电向量模、模变化率按时间序列展开,通过对“心肌炎”患者进行测试,提出QRS空间模主峰挫折,模变化率出现多峰等新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4.
从模因论角度看楼盘命名——以南昌市楼盘名为研究对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楼盘名的类型、专名、通名和音节进行定量分析,通过统计的方法区分出各种强势模因与弱势模因,并从语义内涵、社会心理等角度分析强势模因之所以强势的原因,为今后的楼盘命名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语言变异是社会语言学的一个热门话题。从模因论的角度对语言在词汇、句法和篇章等层次上的变异现象进行分析,可归结为模因保留、选择、传播、变异及模因创新复合的结果。应该说,模因作用下的语言变异有利于语言的发展,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与传承。  相似文献   

16.
“模因论”和“认知隐喻”是外语教学中有关文化和语言不得不关注的两个重要概念。其特点、类型及其成因等方面有着许多相似之处。经过比较分析之后,了解“模因论”和“认知隐喻”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对语言文化学习和教学十分重要。模因论(memetics)是基于新达尔文进化论观点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研究。后进入到了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哲学等领域。模因(meme)源于生物学词汇(基因)。模因是一种信息单位,更是一种文化传播单位,通过模仿而得到复制和传播。模因是一种与基因相似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模因论"和"认知隐喻"是外语教学中有关文化和语言不得不关注的两个重要概念.其特点、类型及其成因等方面有着许多相似之处.经过比较分析之后,了解"模因论"和"认知隐喻"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对语言文化学习和教学十分重要.模因论(memetics)是基于新达尔文进化论观点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研究.后进入到了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哲学等领域.模因(meme)源于生物学词汇(基因).模因是一种信息单位,更是一种文化传播单位,通过模仿而得到复制和传播.模因是一种与基因相似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模因是一种信息或文化单位,可以通过学习和模仿进行复制和传播。翻译模因论从模因论视角来研究翻译问题。提出习语中的文化意象也是一种模因,英汉习语中的文化意象模因翻译可以通过保留意象模因、改变意象模因和增减意象模因等方式来实现。  相似文献   

19.
"Meme"一词进入中国十几年,国内学者对于模因论的研究正逐步深入。本文依据中国知网数据库,对2011-2016年收录在CSSCI外语类主要核心期刊中主题为模因论的文章进行检索,对与模因论主题相关的53篇论文进行概括与分类,并对国内近五年来基于模因论在语言学和语用学、翻译、语言教学及认知等领域的应用和研究,做出综述和总结性分析。  相似文献   

20.
赵凌志 《考试周刊》2013,(72):57-58
模因有利于语言的发展,同时模因本身靠语言得以复制和传播。语言的学习是语块化的语言模因不断输入和输出的过程。本文以英语专业写作课为例,研究了模因论视角下的预制语块习得对二语写作的促进作用,指出了背诵、模仿等增加预制语块的模因输入是促进语言自然输出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