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我是一名兼职科技辅导员的小学科学教师,在进行科技教育时,我努力做到立足学生发展,把握科学课堂,延伸课外,激发学生兴趣,将科学教学与科技活动巧妙融合,为学生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2.
赵锐 《科教文汇》2012,(20):103-104
实施创新教育是教改的主要内容,因此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觉得应该从处理教材内容、确定教学形式两个主要方面入手。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情境,使学生亲身体会到探求真知的乐趣。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达到创新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长沙市创新教育的实验开展得比较早,实验面较广,参与人数多。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形成了以创造性思维训练系列课程为载体,以学科创造性教学和创造性实验活动为两翼的创新教育实践模式。本文从多年的实践出发谈几点体会。一、更新观念,育人为本实施创新教育,其首要任务是要使广大干部与教师自觉更新陈旧的学生观。只有这样,才能目标明确,心气顺、干劲足。首先是要把学生看作具有发展潜能的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学生的发展”,“离开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教育就失去了依托和生命力”。因此,实施创新教育一要坚信每个学生都…  相似文献   

4.
赵小鸽 《科教文汇》2009,(14):201-201
创新意识是一种求新、求异、求变的意识,不满足现状和已有成果的意识,这是一切创新活动的原始动力,在创新活动中,有了创新意识才能抓住创新机会,产生创新方法、启动创新思维。在生物学科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为冲出“应试教育”和“减负”的怪圈找到了突破口,激发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探索,运用各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5.
李庆双 《科教文汇》2009,(10):85-85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已是21世纪教育的“制高点”。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延伸和发展,它有利于学生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创新教育有两个目的:一是让学生更加喜爱学习和活动,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二是通过学习和活动的创新,培养学生创造的志向、能力和才干。创新的教学方法既减轻了老师和学生的课业负担,又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只有在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乐学氛围中,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张扬,创新精神才能得以诱导、发展和提高,创新之火才能熊熊燃烧。  相似文献   

6.
一、历史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是创新教育的主要参与者和实践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要想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有创造性的教师,才能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出有创新能力的学生。这就要求教师率先垂范,锐意进取,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能力。要不断学习现代教  相似文献   

7.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一种教育,它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去对权威、传统进行挑战,突破条条框框,思维定势的局限,形成自己独特、新颖、富有创新的见解。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研究和实施。一、实施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感知能力在传统的教学活动模式中,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其结果是学生成了应试教育的奴隶,学生的学习缺乏激情和冲动。而实施探究式教学,教师转变了角色,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在…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了美术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一、教师首先要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树立创新意识。二、营造适合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良好氛围。三、丰富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为他们的创造发展提供空间。四、更新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9.
彭宗杰 《中国科技信息》2007,(13):216-216,218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取向的教育。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营造宽松和谐教学气氛,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师生共同参与,立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给每一位学生创新机会和发展的空间,充分展现其自我才能。  相似文献   

10.
课堂教学是实施以培养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如何真正发挥主渠道的作用,变接受性学习为创造性学习,关键在教师。教师只有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和勇于创新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才能做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一、激趣引思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宽松、和谐、自主的环境中学习,才能思路开阔,思维敏捷,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进发出创新的火花。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教育改革过程中,创新教育已占据重要位置。创新是知识经济对人才要求的核心,而创新思维则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核心。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活动,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索式等教学方法.深入开发学生的思维资源,千方百计、千辛万苦地开启学生创新思维之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经济和社会突飞猛进.才能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  相似文献   

12.
教育过程是一种创新的过程,教师只有不断创新,改变过去老传统教学方法,改变教学观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以教学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抓手,进行高效教学,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在中专语文教学中首先要树立创新教育思想,在教育学生的同时,注意培养学习者的创新意识是当前学校教育的重要问题.同时创新教育也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内容,我们只有积极推行创新教育,才能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其次,在改革现行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再次,要改革教学方法,建立开放、和谐的教学情境;最后,改革学生评价机削,鼓励、引导学生个性发展,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才能培养出适合市场经济的创新型人才,才能出现语文教学蓬勃发展的局面.  相似文献   

14.
黄金团 《科教文汇》2013,(11):134-136
当今社会现代科技高速发展,创新已成为时代最鲜明的特色。增强中职语文课的吸引力,帮助学生重新燃起希望之火,还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是语文进行创新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关键。只有充分认识创新教学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才能增强教师进行创新教学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15.
黄金旺  廖义奎 《大众科技》2022,24(1):168-170,167
高校实验队伍的稳定、建设与发展,直接关系到高校实践教学的效果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文章通过分析当前实验队伍建设方面现状及原因,结合"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工程教育认证理念,提出了在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开展工程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要重视实验队伍建设,教学实践和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并指出建设一支综合素质高、工...  相似文献   

16.
创新教学是在当代教育目标规范下,学校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教师遵循创新教学的原则,以创新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启发学生的创新动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树立学生的创新志向,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传授创新技法,开展创新活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做好英语教学的创新工作,我们要从激发学生兴趣、情境体验式教学、以问题探讨为中心等几个方面来进行.  相似文献   

17.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因此创新教育也就成为当代教育改革,尤其是新课程改革的主旋律之一。如何在历史教学中通过知识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我认为首要的是转变教师在教学中的行为。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应该怎样转变呢?在创新教育环境中“教师和学生要建立一种新的关系,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从此不再是传递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  相似文献   

18.
刘娜 《科技风》2011,(17):219
教学是一种双向性的信息交互的思维活动,教师只有创造优越的教学情景,师生之间创建"共同的意义空间",才能有师生教学同步、思维同频、教学相长的新局面出现,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广阔性、灵活性等思维品质的培养才能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也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教学双边活动效率,学生的素质才能不断地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9.
李焕 《科教文汇》2012,(4):162-163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而创新的关键要素是人才,人才的成长靠的是教育.在目前职业教育大力发展的大环境下,我们要培养出一批有一技之长的专业型实用性人才,尤其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职院校教学的方向.我们应不断加强创新意识,提高教师的创新培养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我们的职业教育之路才能走得更稳,职业教育也才能发展得更强.  相似文献   

20.
课改的全新理念带来了全新的课堂教育生活,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都发生了一些可喜的变化。教育的使命是让每个人发展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潜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落实创新教育,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我们每一个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为了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学到更多的知识,应该从课堂创新教学出发来优化教学方法,达到课堂教学事半功倍的目的。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体会和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