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文物考证法等研究方法,对秦汉三国时期山西武术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认为秦汉三国时期,秦朝虽下令收缴天下兵器,禁止民间习武,但天下依然有战争发生;西汉时期,北方匈奴频频南下侵入,对西汉政权产生了威胁;东汉末年群雄蜂起,战争连年;魏、蜀、吴三国形成鼎立之势,社会动荡不堪.在这近500年重视武备的历史背景条件下,山西作为汉匈战争的前沿和兵家必争之地,武术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文章从山西出土兵器、骑射技术等方面阐释秦汉三国时期山西武术的发展,并力求为我国武术史的研究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
文章采用文献考证法、考古法、专家访谈法对现存出土的三国时期刀进行考证,从中发现三国时期刀的特点与功能,从而厘清刀的起源、种类、发生、发展与在战争中应用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了延安时期红色体育新闻报道的发展状况,探寻其特征与历史功绩。延安时期红色体育新闻报道广泛宣传党的体育思想和方针,积极传播推广体育竞赛,报道军队体育的开展情况,动员组织民众参与体育活动。其特征主要有:报道的主要对象是军事化体育运动及竞赛,报道形式多样、内涵丰富、传播对象广泛,报道理念以弘扬延安体育精神为主要宗旨。延安时期体育报道的地位及价值:报刊作为联系纽带,宣传体育并支援了战争,传播中国共产党早期体育观,促进了红色体育运动的发展,为新中国体育报刊的发展提供了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4.
南洋时期,是郁达夫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其显著特征是坚持抗战,其思想内容表现在及时分析战争形势和世界局势,以鼓舞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心;揭露并批判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和侵略政策与日本作家佐藤春夫等假友好真反动的嘴脸;对汪精卫的投降卖国、周作人张资平的充当汉奸文人予以痛斥。这种抗战爱国思想一直坚持到他生命的最后。  相似文献   

5.
于文荣 《收藏》2007,(2):55-59
公元3世纪初至6世纪末是我国历史上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此间尽管西晋曾有短暂统一,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全国仍处于长期的动荡分裂中,人们被迫四处迁徙,土地荒芜,原本富庶的中原遭到破坏。战争的确给人们带来了灾难,但同时也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交流与大融合,推动了社会生产的发展。特别是随着中原大量人口南迁,使江南尤其是江浙一带孙吴政权活动的中心区域经济崛起,很快赶上或超过了中原地区,突出表现在制瓷手工业发展迅速上。  相似文献   

6.
综合运用文献、文物双重互证法等考察两汉时期军队的体能、技能训练体系。从《汉书·艺文志》所载“兵技巧”类书目入手,探讨两汉时期军事体育与战争形态、武器装备及军队训练的关系,其中“兵技巧”主要包含“习手足——军队的体能训练”“便器械——使用兵器的技能训练”“积机关——军事工程学领域的方法”三方面内容。两汉时期的“兵技巧”在军队体能训练和技能训练方面的特点和价值体现为:①引入手搏、剑道、蹴鞠等一系列身体活动作为“习手足”的训练手段与方法;②形成从民间到军队以弓射、骑射、弩射以及刀、剑、戟、矛为核心的“便器械”技能训练体系。两汉是中国古代战争和军事训练的重大变革时期,以车战和步战为主的中原军队必须面对北方游牧民族以骑射为主的新型战争,其军事体育和军事训练体系为在汉匈战争中取得最后胜利提供了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7.
收藏信息     
汤进刚 《收藏》2001,(7):50-50
太行区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革命根据地之一。“七七”事变后,由于华北抗战形势日趋恶化,中共中央决定在华北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1937年10月成立冀(河北)豫(河南)晋(山西)省委,领导正(河北正定)太(山西太原)路以南地区的抗日斗争。1938年8月改称晋冀豫区委,1943年10月改称太行区党委,直到1949年全国解放。八年抗战中,太行区对整个晋冀鲁豫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发展,对华北地区的持久抗战,起到了战略据点作用。解放战争时期,太行区党组织又领导人民与I$1L~党进行了顽强的斗争,在战争环境中实行土地改革,加紧经济建设,为胜利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做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8.
于仁斋 《武当》2006,(6):3-4
中华武术是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项宝贵的民族文化,武术的发展历史融于民族的发展历史中。远古时期,祖先在狩猎等生产活动中逐渐积累了劈、砍、刺等与生活实践有着密切联系的基本攻防技能。原始社会时期,部落战争中搏斗经验不断得到积累与总结,如击、刺、拳、脚等动作被得到模仿、传授及完善,中国武术开始萌芽。进入邦国时期,连绵不断的战火促使武术向实用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商周时期开始将射御、习武列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唐朝以来,为  相似文献   

9.
奥林匹克运动与军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卞婴 《体育学刊》2003,10(3):11-14
军事战争是古代奥林匹克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渊源,以和平为宗旨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也始终无法摆脱人类军事冲突的现实。研究奥林匹克与军事关系的历史、现状、特征及其发展趋势,有助于奥林匹克运动的传播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网球天地》2011,(2):22-52
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开国上将。吕正操不但是我国铁路交通战线杰出的领导者,也是中国网球永远的领路人。从20岁战争时期的戎马生涯,到90多岁晚年岁月,吕正操始终网拍不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