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为解决高职虚拟现实技术相关专业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中存在的瓶颈问题,通过引入市场化的机制、专业化的服务和融资途径,构建具有低成本、便利式、开放化的新型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孵化平台,从现实到虚拟、线下到线上,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者提供创新创业项目、创新创业公益沙龙、创新创业诊室、创新创业集训、创新创业导师跟踪、创新创业项目路演、创新创业种子孵化、创新创业入园加速等全链支持。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结合,打造一系列特色教育模式和相关活动,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教育体系,以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培养。  相似文献   

2.
近日,"2013黑龙江省大学生创业高峰论坛暨创业项目对接会"在黑龙江大学召开。活动以"深化高校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促进大学生创业项目与社会零距离对接"为主题。包括创业高峰论坛、创业工作成果展、创业项目对接会和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坊等4个部分。教育部、省教育厅、地方政府、高校、创投公司等方面领导嘉宾与会,  相似文献   

3.
"以就业为导向"是各个高职院校在新形势下的教育理念。各个高职院校为了加大就业力度,提高学生的竞争力,纷纷对学生加强创业教育。但在这种百花齐放,良莠不分,参差不齐的创业教育态势下,学生们的创新意识淡薄,创业激情无法点燃,创业成功率低,坚韧性不够。究其原因,是因为没有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创业教育和构建适合的创业环境。而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从三个方面,即引导激发学生创业激情——构建创业实践体系——选择合适创业项目让学生展开创业,希望能为其他兄弟院校创业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纵观国内外创业教育发展趋势,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是时代发展、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构建创新型社会需要创业型人才的大量涌现,解决社会就业问题、构建和谐社会需要通过创业带动就业。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可从树立创业教育理念、开发创业教育课程、引导毕业生参加就业培训、探索创业项目、营造创业教育校园文化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是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大学的创业教育也逐渐成为热门,但很多高校的创业教育远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求。通过对学生进行调研后发现,在校大学生创业意识较强,他们期望学校能给予更多创业辅导和创业实践机会,在选择创业项目时,多选择资金投入小的销售业和饮食业,倾向于选择与专业相关的创业项目。针对学生对创业教育的需求,构建高校"分层进阶、五位一体"的创业教育体系,以期提升高校创业教育水平和学生创业质量。  相似文献   

6.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已成为全国高校的重要任务,然而最能体现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成果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却大多质量不高。为提高高校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质量,可以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等高质量创新创业类竞赛为载体培养学生创业意识、打造优秀创业团队、推动创新创业项目孵化研究,巩固成果,最终达到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发现存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薄弱、课程体系设置不完善、创新创业项目质量和水平参差不齐等突出问题.从营造校园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完备课程体系及建立创新创业项目评估体系等维度着手,完善"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8.
公益创业作为一种全新的创业理念与创业模式,契合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和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时代要求,对于提升人力资本素质、稳定扩大就业规模、创新高等教育改革、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树立坚定的公益创业教育理念、构建系统的公益创业教育模式、开展广泛的社会公益活动、培育稳固的公益创业项目、建立科学的公益创业评价机制,有助于大学生健康有序地开展公益创业活动。  相似文献   

9.
徐小洲  李娜 《教育》2013,(23):62-63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为了推动大学生创业,促进高校知识成果转化,加强高校与企业间的合作,印度政府启动了一系列创业教育计划,通过设立创业项目、提供资金保障、建立管理机构、开展教学研究、服务大学生创业等措施,积极推动创业教育的发展。分析印度高校创业教育,对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开展具有借鉴意义。创业教育的发展动因印度发展创业教育的背景非常复杂,其中人口与经济是推动印度大力推进高校创业教育的两个关键因素。人口激增与高失业率的困扰印度就业状况的严峻,集中表现在就业数量与就业质量方面。《世界人口  相似文献   

10.
以创业带动就业,是国家扩大就业,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现实中,由于存在着大学生创业者创业意识缺乏、创业心理准备不足;创业教育缺失、指导虚化;缺乏创业技能和创业经验;创业项目选择不当;创业融资渠道狭窄、创业资金筹集困难;创业人才、核心技术缺乏;国家创业扶持政策没有充分利用;法律维权意识不强,受骗情况较多等原因,造成...  相似文献   

11.
社会创业与学生创业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阶段社会创业与学生创业活动呈现出的显著特点,表明学生从事创业活动不仅缺乏资金问题,还缺乏系统指导。为此,有必要加强创业教育,优化创业环境,营造创业氛围;作好中介服务,拓宽就业渠道,充分利用媒体迅速、有效地传递用工信息、发布创业项目,构建起服务创业的立体平台。  相似文献   

12.
创业路演项目是一项全新的实习实训项目,具有对接学生的所学专业与就业行业,帮助学生做好创业准备,为学生创业提供演练的机会,为企业了解学生的创业项目提供平台,注重学生创业心理教育等特征。创业路演项目分为准备、设计、实施、反馈四个阶段,对高职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有效推进是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的重要方式,也是当下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高校应当不断反思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并积极进行优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主要存在对创新创业认识不够到位、大数据背景导师相对缺乏以及创新创业项目成果孵化率相对较低等三个主要问题.针对此现状,高校可以通过转变创新创业教育理...  相似文献   

14.
正日前,由KAB全国推广办公室、恒源祥(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第三届"青年恒好"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召开。本届活动以"中国梦"为主题,除了对公益创业项目、校园编织吧创业计划书进行征集,还对大学生创意编织进行展示,同时资助公益创业项目及校园编织吧,引导大学生树立公益创业意识,扶持资助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来自有关方面的领导、专家及创业青年代表60多  相似文献   

15.
随着创新创业时代的来临以及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大量的外国学生选择到中国学习,并在中国就业和创业。然而,国外留学生存在缺乏创业理论知识、缺少实践、面临语言与文化障碍等问题。文章以三峡大学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探析国外留学生创新创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途径,从而提升国外留学生在中国参加竞赛和社会创业的能力,推动中国学生与国外留学生的资源共享和交流,加强中国文化和国外文化的融合。  相似文献   

16.
高职学生校内自主创业项目的开发与制度化建设是高职学生创业和就业教育的重要载体.有必要概要探讨高职学生自主创业基地的发展及其价值,分析校内实训基地在培养学生自主创业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基于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校内实训基地学生自主创业项目的实践,探索和系统地总结了校内实训基地学生自主创业项目开发的原则、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7.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已经走过了萌芽期、初步发展期、热浪期、冷静反思及缓慢发展期等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目前,大学生自主创业比例较低,创业成功率也极低,尚不能够成为就业的现实渠道.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是符合世界及我国就业形势的战略抉择.政府和社会应该积极致力于建设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文化环境,高校应该致力于建设服务学生就业创业的教育体制和机制,大学生则要充分根据个人优势和特点科学选择创业项目、创业地域及创业时机,以共同推进大学生自主创业.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6,(99):153-154
O2O是指将线下的商业模式,通过互联网载体搬到网上,从而让用户在线上能十分便捷选购相关服务,然后在线下实体店面去体验。由于辐射面积广,包含数据量大,O2O创业项目一致饱受关注。安徽三联学院大学生《恩创者》创业训练项目试图运用O2O模式打造在校大学生互联网体验式就业实训平台。该论文从《恩创者》项目设计与开发的环境分析、具体内容和推广策略三个方面较为切实地进行了大学生创业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19.
高校创业孵化园的建立成为高校创业教育的重要形式,以创业孵化园为平台培育和扶持具备发展前景的创业项目。在高校创业孵化园运行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如项目选择标准不一、减免式扶持过于简单、退出机制缺位以及融资模式单一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大学生创业孵化园的运行质量,高校就业创业指导部门应着力解决此类问题,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工作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国家对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越来越重视。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鼓励创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支持青年创业"。其中职业学校开展创业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对职校生实施创业教育,培养其创业(新)理念,可提升职校生的就、创业能力。本文就职校开展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及几点体会做一下探讨,以此为职校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